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思想精华的核心是仁。仁的涵义,孔子自己解释是爱人。仁的另一个涵义与人的自我修养有关。如果说仁的第一层意思(爱人)是把别人当作人的话,仁的第二层意思(克己复礼)就是把自己当作人。因此仁就是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读儒两题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亚圣”,正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所尊奉的正是关于“仁”的学说.在孔子那里,“仁”是一个伦理道德的范畴,其涵义可从三个层次加以认识.一是“爱人”.据《论语·颜渊》一章记载,樊迟问仁,孔子所回答的就是这么两个字.“爱人”意味着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归结  相似文献   

3.
释“仁”     
与习见不同,本文认为:孔子所说的“仁”,是一种有着特定内含的行为准则。“仁”的实质是亲亲与爱人,要求对象是大夫与士。亲亲是处理宗族关系的准则,爱人是对待平民大众的准则。“仁”的这一内合不全是孔子赋予的,孔子的特识在于:把对大夫要求的“仁”进一步转移到士,并根据士之家庭关系相对简单的实际于亲亲一义中特别提出一个孝字,同时突出了爱人一义。所以有此变化,是因为主要入仕为官,为官就得有为官的标准,孔子的标准就是“仁”。因此,孔子所说的“仁”更像是官吏行为准则,然这并不表示对亲亲孔子就不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1.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交往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交往思想的核心。他经常谈论“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者,“爱人”也。从人从二,主体际或多极主体之义,交往之义。“仁”的指义,针对不同的对象主体,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曾给予过各种不同的规定:“仁者爱人”“孝悌”“克己复礼”“忠恕”之道、“由己及人”之取向。我们认为。“仁”在孔子的解释中有两层最基本的意义:一是“仁者人也”;一是“仁者爱人”。所  相似文献   

5.
刘红 《江苏教育》2008,(11):5-7
孔子谈仁最多。仁的核心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对一切人持有一种尊重和爱敬之情。孔子所宣扬的仁还具有泛爱的特点,“泛爱众而亲仁”,即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各种道德的原始起点.也是最根本的道德。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做一个仁者是孔子的终极理想.怎样才能做一个仁者呢?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说:“爱人”①,又说“泛爱众而亲仁”②。《十三经注疏〈论语·微子〉》讲:“仁者爱人,爱人谓之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探讨“仁”的历史渊源,对研究孔子“仁”的思想的形成和以“仁”为  相似文献   

7.
秦素红 《新高考》2008,(5):70-72
【考点梳理】 一、人与人的和谐 1.中国的民本思想 (1)孔子关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思想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相似文献   

8.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而由“仁”发现“人”,从“仁本”走向“人本”,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的基本理路。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并由此在教育内容方面呈现人本(文)主义教育色彩,即建立以“仁”“礼”为核心的世俗主义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凸现人的主观能动特性,即以启发诱导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按照自励、励人的原则去形成具有强烈人本色彩的教师观,即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和教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本化,其实就是教育体系的道德化,其终极指向是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完整而丰富,其中“仁”的教育思想是其核心,批判的继承和发扬其“仁”的教育思想遗产,对于现代中学生品德教育大有裨益。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仁”的涵义很深刻,概括来说,“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仁”的思想的一般意义是“爱人”,是封建的人道主义。二、“仁”的思想的特殊意义乃是一种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精神。三、“仁”的本质意义是“天”赋予每个人的一切根  相似文献   

10.
一、儒家“人性”观1.孔子。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是孔子,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儒》)“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就是“爱人”,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贯穿着爱人的思想,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孔子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这五者即是“:恭、宽、信、敏、惠”。恭则…  相似文献   

11.
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卫道士孔子,是所谓“仁”的倡导者,并虚伪地宣扬“仁”就是“爱人”。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拾起孔子的牙慧,也胡诌什么“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忠”。好一副大善人的道德说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虚伪的面纱遮不住狼子的野心。  相似文献   

12.
试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自爱自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孔子教育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以“礼教”为形式,具有极强的否认自我、压抑个性的消极性质。然而,我们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窥探孔子的教育思想,却能发现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爱自立意识,具有积极的色彩和价值。一、孔子教育思想中具有自爱自立的意识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基本含义是“爱人”。这个见解后来被盖子概括为“仁者爱人”。“仁”有“忠”和“恕”两个方面内容。所谓“忠”,就是“事君”、“孝父”、“悌长”、“信友”,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下引文只注篇目)。所…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中,精华是丰富的。“仁”就字形说是二”、“人”的结合,也即人与人矛盾的统一;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人应“爱人”。(《论语·颜渊》以下凡引自论语者,只注明篇名)现在自然科学有人类学一门学科。孔子的“仁”学可以说就是社会科学的哲学人类学。这是因为,它着重讲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类社会集体生活的文明进化;绝少讲人作为自然物的生理学。它  相似文献   

14.
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仁”的概念具有独特的涵义.孔子为了达到“克己复礼”而提出仁学,并围绕“爱人”这一核心思想而展开.仁学所主张的“爱人”思想,并不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爱,是一种跨阶层的广泛的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之举.仁学的内容,具有不可否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仁”是孔子整个理论体系的总纲。孔子认为“仁”是“君子”与“士”修身的极则;“仁”以德政安百姓;“仁”与孔子提出的社会秩序的“礼”是统一的。“仁”有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具有尊重人、爱人的合理内核,这决定了它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文明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伦理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血缘关系比如“孝”“悌”,还有一个是关于非血缘关系比如“仁”“信“知“勇”“义”。前者主要作用在于宗族、乡党这样的“血缘共同体”里,然后者主要作用在于国家、天下这样的“非血缘共同体”里。比如在《论语》说:于曰:道子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爱人”就是仁、“使民以时”就是义、所以在这里说的德就是所谓的“信”“仁”“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规悌、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上)显然,“孝”“梯”就是宗族、乡党的血缘共同体里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孔子二千五百三十五周年诞辰,特别是在建国三十五周年佳节前夕,中国哲学史学会根据上级党的文件精神,召开孔子思想座谈会,这表明党对祖国古代文化和学术研究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在党的“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导下,振兴中华,建设四个现代化和两个文明从胜利走向胜利有此需要。这里,谈谈我对孔子思想的总的看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内容是丰富的。“仁”就字的结构看,是人与二的结合,也即人相耦,人与人矛盾的统一。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爱人”。现在自然科学中有人类学一门学科。作为社会科学,孔子的“仁”学可以说就是哲学的人类学。  相似文献   

18.
一、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1.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交往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交往思想的核心。他经常谈论“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者,“爱人”也。从人从二,主体际或多极主体之义,交往之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体系。“仁”是指博爱的精神,应在以人为本基础上阐释“仁”的倡导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念以及完善自我和人格修养。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思想确立了“仁”的道德本体地位.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正在积极开展追求民主法治建设道德化以及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人类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肯定和适应春秋时期“重人”、“重民”的历史潮流,在吸收、提炼原始社会遗传下来的氏族民主精神和良风美俗,总结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说。一、孔子第一次提出“爱人”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见《论语·颜渊》下引此书,只注篇名),孔子还讲过“节用而爱人”“泛爱众”(《学而》)等等。“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原则,而“爱人”则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其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概括。孔子提出“爱人”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