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田永生 《现代语文》2008,(12):60-61
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础和核心元素,戏剧就是通过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表现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作品主题,曹禺大师的《雷雨》在这方面堪称经典,四幕话剧在方寸舞台上,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三十年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现以教材中节选的第二幕为例,让我们体会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先生是如何层层刻画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  相似文献   

2.
曹禺的"人生悲剧命运四部曲"之一<北京人>,以曹家的经济衰落作为串连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和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曹禺通过选取意象来表现生存个体的孤独意识,体现了作者对大家庭中个体生存困境到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曹禺把他细腻的笔触伸向人物最隐秘、最丰富的心灵世界。其戏剧从人物深陷的困境和生存状态方面来关注他们的灵魂世界;从伦理与情感的角度,揭示人物灵魂沉沦与冲突的因由。  相似文献   

4.
戏剧作品常常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我国优秀的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第二幕)也是这样。它在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奥尼尔和曹禺的戏剧创作几乎都弥漫着"家的主题",可以说他们的作品大多书写家庭的悲剧。两位剧作家在剧中都内隐着一种自我救赎精神。他们希望通过忏悔、圣爱和宽恕、出走的方式获得家庭的自我拯救。奥尼尔和曹禺通过自身的生命体现,对人类命运和前途执着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们对人性和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曹禺的《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表现了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传统评价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自私虚伪,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者"。  相似文献   

7.
曹禺创作的戏剧——《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不仅有激动人心的剧情、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最重要的是剧中的女性:周繁漪!通过她的感情经历,为大家揭示了在由封建思想统治的家庭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将最终破灭!  相似文献   

8.
戏剧家曹禺创作的名剧《雷雨》是一部很感人的戏剧,成为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剧目之一,它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雷雨》悲惨的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的家庭内核及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展现了此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曹禺戏剧中的事件创设了一种紧张急迫的戏剧情境,产生了强烈的剧场性张力.曹禺以潜伏危机的方式推出紧张急迫的事件,营造一种具体而压抑的场域情势,支配人物的心理,主导人物的行动,营造强烈的剧场裹挟力.他总是围绕一个主要事件链条式地推出连环性事件,环环扣紧,层层加码,不断蓄势,强化冲突,产生出了强大的行动支配力和剧场冲击波,强化剧场效果.他又以集束式的背景事件来强化现实危机,加剧人物之间的情感搏斗与性格冲突,增强戏剧情境的紧张势态,形成一种剧场张力.于是,曹禺戏剧中的事件彰显了突出的戏剧价值.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戏剧在讲究情节的复杂性和外在冲突的尖锐性的同时,又十分注意开掘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家对"内向化"戏剧的追求。在作家的早期戏剧创作中,既展示了人物心灵的动态发展过程,又通过"潜台词"等戏剧手段显现着人物在瞬间状态下的矛盾心态。这是曹禺剧作区别于其他中国现代剧作家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现行苏教版必修四节选了曹禺先生的《雷雨》第二幕作为反映戏剧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主题来教学,这其中有几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必须讲清的,那便是:戏剧矛盾冲突的安排,戏剧人物真假美丑善恶的真实性,戏剧人物语言艺术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血亲复仇是古希腊悲剧《欧墨尼德斯》的主题,也是古希腊神话和戏剧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不仅反映古希腊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和城邦伦理冲突,而且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凡人与神灵伦理冲突,二者实际上又是戏剧背景所处时代社会形态转变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在这个时代,一方面父权制已经建立,需要进一步清除母权制残余;另一方面社会秩序的维护开始从人治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3.
“人物出走”虽然古已有之,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戏剧家象曹禺那样自觉地运用它。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家》,无不描写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出走。曹禺通过人物出走,表现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仅从艺术方面来看,认为曹禺剧作是把人物出走作为戏剧因素和结构因素来使用的。出走是一种大幅度的动作,这就能突出戏剧艺术的特性。出走能加剧矛盾冲突,能制造悬念,能把戏剧矛盾由低潮推向高潮,能造成剧情的“动荡感”和舞台的“运动感”,能产生出“陡转”、“跌宕”、“吃惊”等的吸引力,因而,人物出走能收到良好的戏剧艺术效果。由此可知,人物出走是曹禺戏剧艺术的一大建树,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剧坛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著名的戏剧作品<雷雨>中人物的冲突激烈、典型,人物的冲突有着当时深刻的多元化社会文化根源,也反映了作者曹禺的思想观念,本文通过作品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来分析剧中典型人物的四种性格类型的形成及发展,透视当时的社会文化变幻及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戏剧《李尔王》中的父子冲突体现了多重伦理原则。首先,父子冲突体现了社会伦理的演变,父权传统遭到了新思想的挑战,子辈中出现了敢于反抗父权的叛逆者,他们不择手段化解父权带来的焦虑和威胁,并最终在冲突中胜出。其次,父子冲突中对自然法则的崇拜破坏了人类社会文明,力量至上的丛林法则让传统道德伦理蒙羞,使其成为不堪一击的社会稳定遮羞布。从美学原则上看,善恶冲突具有使善者价值更为璀璨的作用,文学往往通过恶来衬托善,并通过恶带来的恶果来反思社会伦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在解读他们的剧作时可以发现诸多暗合之处,二人的戏剧表现出如下共同特征:男性主人公性格的懦弱犹疑,在潜意识层面都流露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情节安排上"复仇"主题的渗透;超自然的意象设置。这种借鉴与摹仿是曹禺出于重建中国民族精神,唤醒国人自我独立意识需要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笔下的冷清秋和曹禺笔下的蘩漪都是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的女性,两人身上流露出来的女性意识反映出旧社会家庭关系的矛盾冲突及上流阶层在精神、道德、伦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和批判。  相似文献   

18.
曹禺和尤金·奥尼尔是二十世纪东西方戏剧届的领军人物。尤金·奥尼尔的创作使美国戏剧真正跨进世界行列并对世界戏剧做出贡献,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曹禺因其一系列经典的剧作被人们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从草创期走向成熟,自上映后便在世界各地进行演绎。把《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的悲剧冲突进行比较分析,可见曹禺和奥尼尔虽身处不同的国家、浸染着不同的文化,但他们的创作所蕴含的悲剧观念却存在着众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汉宫秋》的主题可以从作品、世界、作者、读者这四个角度来分析:第一层是"爱情"层,叙述汉元帝和王昭君的帝妃爱情故事;第二层是"政治"层,即通过《汉宫秋》中的政治事件来隐含地表现当时的一些政治问题;第三层是通过戏剧故事含蓄的表达出才士不遇的情怀;第四层则是通过戏剧中的冲突和矛盾而反映出的人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0.
谢建文 《文教资料》2010,(21):14-16
曹禺戏剧在讲究情节的复杂性和外在冲突尖锐性的同时,十分注重开掘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执着的探求。在作家的早期戏剧创作中,对此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