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瑾 《湖北教育》2001,(9):36-37
毕业复习是小学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怎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又如何让“复习课”成为“旧瓶装新酒”,让学生“喝”起来有“味”,学起来乐此不疲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其中有一个“多”与“少”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数学复习课的习题,使复习课教学生动有趣,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呢?下面笔者从复习课中习题的设计方面谈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正>复习课的目标怎么定位?为复而复,是重复操练经历过的问题,让生疏变为“熟练”;还是让学生再经历、再成长,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由一到二,由二知三呢?在习题的选择上是蜻蜓点水,一题再一题地做,还是精选典型,将知识点与点之间有效地整合起来,让学生感觉过程是好“玩”的,又有新的发现,有新收获,思维又得到发展?笔者设计了《多变的周长》这一拓展课,试图探索复习课如何“学而有趣、旧中有新、练中有思”。  相似文献   

4.
朱光龙 《考试周刊》2012,(81):132-133
我近几年一直从事初三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如何上好初三历史复习课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动”起来 初三历史复习课往往会采用“讲解考点一勾画重点一解题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往往老师占主导地位,使得部分学生厌倦上复习课,感到上课枯燥无味,导致复习效率低下。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变得既高效又活跃呢?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讨论初三语文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即复习课的有效教学问题。长期以来,通过大量听课,笔者发现语文复习课上“自我放逐”现象还依然存在。复习课就是练习课,讲评课就是对答案……这些低效复习无疑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本就任务繁重的考生更感“山重水复”、“一头雾水”。如何让学生顺利跨越“山重水复”的门槛,迎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已成为语文复习课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金水 《广西教育》2006,(1A):23-24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关注每个生命的存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充满更多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才能创造性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梳理、融会与贯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对复习课都十分重视。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复习课似乎只是将新授课中的内容通过压缩复述了一遍,有些复习课其实就是习题讲评课或知识整理课,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但课后独立解决问题时又只能“望题兴叹”“一筹莫展”。如何避免以上的问题,实现更加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如何让零散琐碎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复习真正实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设计问题,教学中要能够关注生成,拾级而上,顺藤摸瓜。  相似文献   

8.
英语复习课该怎么上,如何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复习课焕发生命的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如果在复习课中创设一条立意新颖的"storyline",各项任务围绕该"storyline"开展,就能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徐慧 《小学数学教育》2023,(11):17-18+66
<正>复习课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查缺补漏,建立知识联系,又能促使学生提高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核心素养。然而综观各个类型的复习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措施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内容面面俱到,却成了知识的堆砌;形式犹如“蜻蜓点水”,学生仍停留在原有的认知层面。如何让复习课精彩而高效呢?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大问题”又称“核心问题”,“大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复习课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利用“大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积极探究,把知识和经验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让复习课变得“活”起来、“串”起来、“亮”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而对当今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模式,怎样进行总复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又如何让“复习课”成为“旧瓶装新酒”,迎合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喝”起来有“味”,学起来乐此不疲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笔者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复习课中的“四忌”与“四宜”,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2.
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怎么上?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让复习更扎实有效?许多教师感到迷惘和困惑。笔者有幸观摩了台州市以“有效复习”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很多课例在各项关系的处理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付义衡 《教师》2012,(16):97-97
复习课是牛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形式,承载着阶段性的知识学习,对学生知识查缺补漏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习认知策略,内化已学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提升学习能力。如何让小学英语复习课“温故”而“知新”呢?  相似文献   

15.
从事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复习课也上过好多次。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益?笔者认为,教师要强化学生对数学复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对知识的梳理,让每一部分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出规律,找出异同之处,在心中建立知识体系。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优化复习过程。如何优化复习过程?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张国晖 《南昌教育》2007,(12):28-28
以往的高中政治复习课,常常是老师把知识点条理式的进行讲解,象“炒现饭”似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上好高中政治复习课,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17.
严灏  李玮 《湖北教育》2010,(1):30-31
复习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讲台上教师侃侃而谈.讲台下学生恹恹欲睡。许多学生对复习课总提不起精神来。认为复习就是把以前的内容重复一遍,毫无趣味可言。事实上。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说新课教学是“栽好一棵树”,那么复习就是“育好一片林”。栽好一棵树固然不易,育好一片林也要下一番功夫。因此,让复习课精彩起来.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下面以《云雀的心愿》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堂上越来越不愿意回答问题。特别是进入高三,日复一日的复习、做题,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长期的讲授和分析使学生的话语权利备受漠视,课堂尤其显得沉闷乏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高三的复习课上也能动起来、活跃起来?我以为,新课程标准中对话理论的提出是针对现实、改造现实的,...  相似文献   

20.
许宵波 《新疆教育》2013,(15):225-225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让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使数学课更充满活力呢?在此提出几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