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综观各地作文教学实况。“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写作活动中的作用,日甚一日地受到重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兴趣的确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他们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好”作文就不会那么少见了。  相似文献   

2.
农村不少小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其实对于生活在农村广阔天地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笔下应该有本地的风土、人情、生活、劳动的情趣。民俗风情清纯可爱,更原生态,能让人感到清新自然,让人耳目一新。乡土语文资源可谓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写作财富。如何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农村乡土写作素材,提高作文能力,使乡村孩子的作文能够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我结合平时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林胜国 《教师》2013,(27):71-71
小学生常常对作文感到无从下手,他们怕作文,不爱写作文。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改变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使其真正产生热爱习作的巨大动力呢?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写作情趣谈     
中学作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从培养学生写作情趣入手,广泛启动学生内在的思想原动力,便之对作文写作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角度、多侧面去调动学生写作情趣,尽快使学生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作文教学形成一整套僵化的模式,即重视写作技巧,轻生活实际,重要求而轻指导,并且使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严重脱节,从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望而生畏,为了完成任务而胡编乱凑,不但达不到培养孩子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平,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当前重视日记写作,拓宽写作创新思路,才能使作文教学走出误区,使日记写作成为孩子抒发灵性,展开想象,表达感情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以致作文教学走进另一误区,即只重视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而忽视了其它文体写作,特别是忽视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其实,议论文写作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辩能力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积极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基础,其次要鼓励学生吸收课文中的营养,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并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生活,激励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在写作中享受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改变小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现状,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写作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意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改变小学作文现状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海林 《现代语文》2007,(2):110-110
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其实也难怪,如果作文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孩子对它不感兴趣,甚至害怕、讨厌它,又怎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出来呢?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学生平时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反映,是把自己的观察经验、思想情绪等告诉人们的方式,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实际就是一种交流。但现在有些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对作文兴趣不高,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为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的最大遗憾,是没有把学生置入大社会、大自然之中,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唯独老师、家长是他们的影子,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被咎的痛苦,故初中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机,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表达时,就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现有知识努力成文。那么,如何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作文四法     
吴蔚莹 《辅导员》2014,(22):56-56
如何写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其实就是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的综合。作为指导者、引路者的教师,要给孩子自主的权力,让他们会写作文,乐于作文。一、联系实际,再现生活,提供写作情境 教师应该尽量联系实际,布置学生写关于周围生活的作文,如写反映家乡变化的作文。作文课始,我说:“同学们,近两年来我们大庆油田建设的非常美丽,你们能把自己熟悉的认为最美的景点,介绍给游客吗?”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趋向重在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改革,改变那种只局限于课本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只重视“范文”,依样画葫芦,或只使用各种资料上的作文题的程式化的写作训练方式,因为那样只能使学生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熄灭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何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写作模式,以下是我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作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综合反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所以,写作在语文学科的任何考试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中学作文课教学的几点看法。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学生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卡刀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他们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如果在他们一开始学习写作时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件很轻松的事了。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文试题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外,写作也是一个让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事情。然而,作文又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分值最大的一题,可以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成绩的高低。面对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素材及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是在孩子眼中,作文像雾像雨又像风,神秘莫测。一听说要写作文,就眉头紧锁,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作为教师,要消除孩子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把他们引进作文之门,打好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使他们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一筹莫展。教师要把作文教学摆在突出位置,采用有效方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情况,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搭建作文交流的平台,我和孩子们一起办了一份班级作文报。孩子们个个憋足了一股劲儿,都想在作文报上一显身手。连续出刊了几期后,我发现作文优秀的孩子占据了作文报大半壁江山,作文平平的孩子要想在作文报上露脸,可就“难上加难”了。长此以往,这些孩子的写作兴趣势必受到挫伤。于是我建议,在作文报上连续刊登三次的同学,让一次机会给没有刊登过的同学。  相似文献   

19.
李云艳 《河北教育》2005,(13):37-38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可要写好一篇作文谈何容易,听,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便“唉”声一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们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撷取生活中的浪花,对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困惑和反感,已成为影响语文教学的一大问题。他们写作的时候.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为了应付老师,不少学生照抄作文范本,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状况.已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