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般来说 ,记人和记事的文章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事在人为 ,人因事显。记人要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的思想品德 ,而记事则一定有人的活动。但是严格说来 ,记人和记事的文章还是有区别的 ,不但二者选材重点不同 ,写作的目的也不相同。记人是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德 ,记事则是为了表现某一个特定的主题。记人的文章着眼于人物的思想性格 ,而记事的文章则着眼于事件的完整性。因此以记事为主的文章 ,所记事件必须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及结果写清楚。记事的文章中也会写到人物的活动 ,但人物的活动要服从于事件的发展 ,不…  相似文献   

2.
一、读写结合,借鉴范文,指导作文。初中阶段的记叙文练习,主要包括记事、写人、状物、写景、抒情等几个方面。在讲读课文时以单元安排语文教学,对每一篇文章从体裁或思想内容上抓住主要特点有重点地讲解,读后让学生练习写作。因此读是写的基础,读中学写,写又是读的运用和巩固,以读带写,以写助读。练习写记事的文章,首先要读一些记事的文章。如:《一件小事》、《清贫》、《挺进报》等文要素分明、记叙清楚,这些也是记事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3.
《温公续诗话》在记事、论辞上都承继了《六一诗话》。史学家身份和儒臣的思想背景以及北宋前期的政治变化,使得司马光的诗学思想具有特殊之处。结合司马光的史家背景和政论思想,能够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温公续诗话》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社会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了古代传说的原始形态。不能将传说见之于文字的早晚作为衡量传说可信度的唯一尺度。上古可能存在一个"造字运动"时期,但决不是全民造字的群众运动。复杂记事需要才是产生文字的根本动力,只有大规模的战争才能产生复杂记事需要。作为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仓颉"是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的一种记事方法,仓颉因发明而得名。《周易》中"系辞"一词本身就是这种记事方法在汉语言中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中的记事文章,在初中阶段不可忽视,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记事文章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方法不当。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给学生们前人在写作中总结出来的记事方法,效果显著。一“以小见大”法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重大的主题。在作文教学中,我联系课文来指导作文。课文《榆钱饭》的记事方法就是以小见大。作者从亲身  相似文献   

6.
记事类记实作文是以记叙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学写简单的记叙文,首先要练好记事的基本功,因为记事是记叙文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同时,它又是写人、写影、状物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练笔,帮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基  相似文献   

7.
《周易》记事文的文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记事文语言简洁精炼,用词准确恰当,记事内容广泛,在记事中综合运用了议论、抒情、对比、心理与场景描写、人物形象刻画等文学笔法,对后世散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周易》卦爻辞中有关历史事件、社会生活的记事分析,来探讨《周易》卦爻辞记事文作为记事体文学先驱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草丛北斗》是写景记事的纯散文,又是饱含深刻哲理和思想内蕴的随笔杂感,更是作家的真诚的吟唱和浓郁的个性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练习五课题《过路的解放军盖草屋》要求《人民的勘务员》和《驿路梨花》是两篇风格不同的记叙体文章,前者语言朴实,后者文笔优美,对于学习记事都很有帮助。这次练习是记事的扩写练习,《驿路梨花》中梨花的妹妹叙述解放军盖草屋的经过只用了百来个字,是略写的,现在要求学生在读了两篇歌颂雷锋精神的课文后,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原来简短的文字扩写为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10.
《大淖记事》是汪曾棋新时期小说中的名篇。作者在思想与艺术上对自由的追求与曾受捆绑的痕迹在小说中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张力。小说的价值正在于这种张力,它凸现了作者当时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二母争子"故事在汉藏两族人民中广泛流传。虽然两族人民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与教育相异,然而这一题材的故事不同之中却存在诸多相同。本文将对汉藏两族此类故事进行比较,发掘其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安布鲁斯.毕尔斯(Ambrose Gw innett B ierce)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名字虽鲜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但“辛辣毕尔斯“的绰号至今仍在美国家喻户晓。毕尔斯的战争短篇小说,以新颖独特的构思、诙谐辛辣的语言、简洁的创作风格,表现出对健康人性的强烈关注、对战争的深切反思。本文通过对其战争小说进行通观性分析,试图揭示蕴含于简洁诙谐的创作风格中的深刻而严肃的主题意义和多样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民间故事村之一——湖北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是一个罕见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方面应切实将其列入工作日程,积极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章探讨了古代类书与言小说总集编纂之间的关系。古代言小说总集分层分类的编辑方法不是发端干《世说新语》,而是借鉴了类书的编辑经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层分类”的编排体例和“标题隶事”的编辑方法。由于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太过宽泛,小说献资料数量太多,类书按类编排资料的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ddresses emotions involved in encountering classroom diversity as appearing in beginning teachers’ stories. Previous research has pointed out that teachers’ emotions related to growing classroom diversity are seldom addressed, although increasing classroom diversity has been distinguished as a significant emotional challenge for teachers. In this article, teachers’ work is viewed as relational and moral work, in which emotions are inherently present. We conceptualise emotions as simultaneously social and individual. Instead of predefining the term ‘diversity’, we are interested in what kind of classroom diversity seems to become meaningful in teachers’ stories. The data consists of narrative interviews with seven Finnish beginning teachers. The findings illustrate how, in beginning teachers’ stories, students are both categorised and approached as unique individuals. Furthermore, the findings show diverse ways that emotions are present in teachers’ stories about classroom diversity, and how the working community also affects teachers’ emotions. We argue that teachers’ stories related to emotions and classroom diversity can be interpreted as moral negotiations, in which teachers’ own values and ideas of teaching are challenged.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may add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in diverse classrooms, and are also significant for teacher educators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6.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怀疑精神,在启蒙的立场上继续关注着“新”与“旧”的悖谬问题,喜剧性的叙述笔调使这两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17.
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可分四个时期。在这些历史小说中,他创造了学究式文体;探索作品结构,不断推陈出新;具有一种诗意的抒情和淡淡的哀伤,用平淡而又不乏深情的笔触写人写事,在悲哀中追求壮美。  相似文献   

18.
使用动漫艺术对经典童话进行再生产,是伴随20世纪后期经典消费浪潮而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文化艺术现象,动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它有特定的内涵及现代特性,动漫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它又解构消解了经典童话原有的审美特征和深度意义。它糅合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童话艺术,是童话的艺术新宠。它解构经典童话的再生产,促进经典童话的艺术再创造,开拓出了一个美丽的大众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19.
言据标记语涉及的是话语的话语,引导读者理解命题信息,引导性的语言符号资源散见于短篇小说中。对言据标语语进行了重新分类,并用于分析英汉语短篇小说,对言据标记语的功能语义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In attempt to honor the legacy of Dudley Allen Sargent and address our current concerns in kinesiology in a transformative manner, this article examines both our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narratives with respect to kinesiology and examines how this relates to our identity. In the language of anthropologist Clifford Geertz, we need to examine the kind of stories we tell about ourselves and the kind of stories others tell about us. I contend that we need to not only share our ow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narratives but also make space to listen to the narratives of 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