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尢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最令语文教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细致评批和评价,可每月几百篇的大小作文,教师要做到每篇部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文老师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的。再说传统那种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作文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多大明显成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学生作文批改的效益,可以从以下两步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常的作教学大多是老师唱独角戏。计划教师订,题教师命,习作的指导、批改、讲评等全部由教师包办,学生只有完成习作的任务,几乎没有别的参与机会。这样的作教学,学生一直都处在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符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广大语老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全面参与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发习作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作文一写好后就交给老师,误以为批改不关自己的事。而教师终日埋头在学生的作文堆里,尽管批改得很仔细,出力甚多,学生仅仅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抛到一边。这种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费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建国50多年来,作教学变化不大。比如作批改,一直要求语老师对学生的作必须精批细改,而这种批改又一直收效甚微。早在20年前,叶圣陶、吕叔湘两位老先生就同时呼吁:“他们(指叶老所结识的语教师——引注)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作批改是作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小学语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时都是十分精细的。但现在有些人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学生看到‘满堂红’就皱眉头,看见惹人注目的大叉叉就反感……”笔并不赞成语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批改,更反对“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后显然缺乏辨证地思考:教师的批改,无论精细或粗略,只要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不应忽视,小学作评改面向的是练习作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需要课这个范本,那么学习修改岂能离开范例,老师怎能可以随他们自己改去?叶圣陶先生曾“亲自逐字逐句地批改”了肖复兴初三时写的一篇作。使复兴感到在“写作道路上迈出的脚步方才比较扎实一些”。因此在他的儿子写作时,肖复兴也“觉得应该像长辈待我一样,将一份诚心、耐心给予孩子”。给学生做个样子,让他们有法可依,我想小学语教师是应该精批略改的。  相似文献   

7.
习作批改,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之一。多少年来,精批细改,一直是语文教师务必遵循的重要工作。根据报纸披露,中小学教师的大部分业余都是花在习作批改上了。如此这般,教师哪里还有时间进行本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呢?习作批改中的耗时低效往往让语文老师为疫于批改又收效不大而苦恼。每每听到老师们自责的牢骚时,我就在扪心自问:习作批改,难道爱你如此不易吗?为此。我在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力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只有必须明确学生自改习作的意义,消除传统习作批改的弊端,探究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方法,思考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步骤,才能使学生在自改习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修改的习惯和能力而提高习作的水平,才能使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益而实现(《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可它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一般做法就是全批全改。由于学生增多,作文批改量加大,结果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即使老师精批细改、呕心沥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的作文,可是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对当时作文的印象已经淡薄了,多数学生连看都不看,更不认真仔细地研究,教师再进行评讲,劳而无功。这种由教师单向作精批细改的传统方式,收效低微,还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呢?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作文教改实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或是评分式,或是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批改中,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作批改,叶圣陶先生的话值得深思:“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批改的方向。作批改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的作教学方法,是学生写,教师改,尽管教师为批改作忙得手忙脚乱,却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八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抓好作文批改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努力在“批”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自改的能力 ,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改“详批”为“略批”,留自改空间由于平时教师的“详批”、“精批”,使得一些学生的“改”成了一句空话 ,批改成了“包办婚姻”,学生自改没有空间。因此 ,笔者把学生习作的批改定位为 :指点迷津。即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方向性的略批 ,指出文中的优缺点 ,“可以在作文本上 ,做一些符号 (写上一些方向性的话 ) ,让…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少教师头疼的事。许多教师花大力气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然后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作文批改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发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所得到的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谢超红 《教师》2013,(30):66-66
作文批改对于本来教学任务繁重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任课班级多,作文数量大,老师辛辛苦苦地改,费时又费神,而结果是“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让我苦苦思索了多年,几经学习摸索,逐渐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较强的作文批改教学路子——自主评改。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批改作,在教师的整个作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都有通过批改,使学生的习作水平能螺旋上升的愿望,这就涉及到了批改作的目的。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就是:“非教自己作,乃修正学生之意义及字句也。”这就是说,批改学生的作,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为作所付  相似文献   

17.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学生通过阅读批改过的习作,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改进不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批改中尝试采用师生共改、学生自改互改、家长学生共改等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提高作文批改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习作模式。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但效果怎么样呢?习作本发下后,能将老师批改的地方重新誊写的学生很少,学生一般只是看看老师的评价等级或分数,甚至连评语都不一定仔细阅读,不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评改。这样,教师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导致教师教得沉重,学生学得也沉重——习作兴趣不高,应付了事,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9.
批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批改作文的效果极不乐观。一般语文教师都批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因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在学生习作定型后,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对作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进行全面检查,作出口头或书面的导向、改正和鉴定的过程。开放性的作文批改,应以激励评价为批改宗旨,批改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