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编辑工作本身至今虽然没有独立创建学科——图书编辑学,但是,在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却有许多学科逐步形成。我在这里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校雠学校雠原指校勘书籍中文字、篇卷的错误,古称“校雠”,今称“校勘”或“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汉代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学有广狭二义,前面所说的校对书  相似文献   

2.
2002年冬天,接到北京清华大学罗福午教授的电话,他说,《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一书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教育部将对此次获奖的图书颁奖。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要知道,这个荣誉凝聚了罗福午教授和我多少辛苦的劳动;最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是我编辑的第一本书,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怎能不开心呢?  相似文献   

3.
陈菁 《出版参考》2015,(1):39-40
前几个月,我代表单位招聘一名编辑.面对20多名应聘者,问了他们每人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编辑这一职业?怎样做,才能算是好编辑?” 有的说:“我是中文硕士,文化底子好,可以当编辑.” 有的说:“编辑就是看稿子,做图书出版的,如果能修改点稿子就更好了.” 有的说:“我喜欢看书,所以我想应聘编辑.我认真仔细应该可以做好编辑的.”  相似文献   

4.
刘向、刘歆是西汉著名的编辑家,他们奉诏对当时全国的图书进行了编辑整理。刘氏父子等在校书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校勘程序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刘氏父子在校书时编定的《别录》、《七略》奠定了古代图书目录编辑的基本框架,他们整理群书的经验和《别录》、《七略》对后世书籍的校勘、目录的体例和分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书是什么?     
编辑工作的产品是书,书的品位和质量,是编辑的思想水平和基本功力的体现。所以,探讨图书编辑工作,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书。书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说文解字》说:"著于竹帛谓之书。"《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6.
一、撰写图书宣传文章的意义和作用1.扩大图书发行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不仅要对图书的质量负责,还要对图书的结果负责。所以,编辑要积极参与图书的宣传、促销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写好图书宣传文章,引导读者选购、阅读所需要的图书。这个任务,只有编辑有条件完成。因为编辑最了解图书的特色和质量,了解作者的情况和成书背景,也了解同类书的情况等,对图书最有发言权。过去说,“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不同了,“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书宣传不到位,读者得不到信息,同样销售不出去。人家的书虽然差一点,但宣传得好,同样销量大。因此,…  相似文献   

7.
浙江书局是晚清官办书局中规模较大、刻书最精的刻书机构之一,刊刻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典籍。浙江书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校勘队伍,依托浙江藏书家和藏书楼众多的优势,再加上有充裕的刻书经费作保障,其所刻图书以精品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8.
编辑何以才能不辱使命呢?答案是图书的质量。质量越高,编辑的使命完成就越好。然而,什么是质量?经过数年的编辑实践与思考,我认为,质量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一 图书质量最起码的含义应该是,图书不能有太多的错别字,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图书出版有个规  相似文献   

9.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  相似文献   

10.
陈明远说,有一次他问郭老(郭沫若):“您写诗向报刊投稿以后,编辑部改不改?提不提意见?退不退稿子?”这个十足孩子气的问题把他逗乐了。他笑着反问我:“假如你来当编辑,我的诗稿落到了你的手里,你怎么处理呢?”我认真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有一个炒得很火的话题,就是纸书还能存在吗,还能存活多久?有人说,纸书必死,连什么时候死都给出了准确的时间:2018年。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是怎么推断出来的,总觉得这么说的人故弄玄虚。当然,也有人站出来强烈反对,说纸书怎么能死呢?纸书死了,到哪儿去闻书香?好像纸书不是为了读的,  相似文献   

12.
“三审制”的回顾与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与外商洽谈合作项目时,外商对我们的成本核算中要支付二审与三审的审稿费用表示大为不解。他提出.既然书稿已经由书稿编辑进行编辑加工,为什么还要有第二和第三个人来做这项工作?如果需要第二和第三个人来检查才能保证书稿质量的话,说明这样的编辑加工人员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人员出版社为什么要聘他呢?……由于国情不同.编辑工作的模式不同,因此他的一连串问题使我们难以回答。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些国家没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从整体上却好于我们(除去文字特点等原因),我们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近几年却成了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图书出版引入市场机制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审稿制度,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这些都逼迫我们去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我说李速你这个混蛋!他说,看来还没有,那我就放心了.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14.
有个学生问我看到《发现论语》(杨润根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没有,我问他这本书怎么样?他说作者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治学有新观点,自然是好事,这唤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找来该书一看,只觉十分吃惊,作者对《论语》一书所作的新的诠解,我不敢妄加评说,书中对许多汉字的分析解释,使我感到惊异的同时,也实在不敢苟  相似文献   

15.
总编辑作为出版社抓图书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出版社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该出版社出书的方向、质量和效益,乃至整个出版社发展的总体水平、规模和前景c有人说,“优化选题首先要优化总编辑”,这是有道理的。出版社要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靠的是什么?主要靠出版社的产品——图书,靠自己出书的独特风格和不可替代性的独特价值。出版是一种文化选择,出什么书,怎么出,都是一种选择的结果。选择的主体是出版社的全体编辑。近年来出版界积极探索建立以选题策划…  相似文献   

16.
也为编辑讲几句公道话——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李健近年来,当读者、作者纷纷谴责一些质量低劣的出版物时,往往都把编辑推到了被告席上。一些读者甚至当面指责说:现在当编辑的水平太低了,很多书错误多得没法读。作者也常对出版后的书的质量大发牢骚。当然,读者确实有...  相似文献   

17.
再谈图书编校质量下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也是出版社的生命,是关系到出版社能否获得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而编校质量是决定图书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试想一本错误连篇的图书有谁能读得下去?图书,或者说是编辑,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授业、解惑的功能,一本错误百出的书是要误人子弟的。一、  相似文献   

18.
“同志,请替我找一本适合我们阅读的书。”一个青年读者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年龄还大,你怎么叫我去为你找书?要讲文明礼貌!”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外借处出纳台后端坐不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了,有的人还没有解决。我想还得把鲁迅请出来解答。在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里讲到他第一次见鲁迅时,在谈到出版编辑工作时鲁迅对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过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短短两句话就  相似文献   

20.
图书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是谁主观随意制定的,而是图书编辑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客观必然性的要求,是图书编辑工作固有的规律性。各类图书的编辑工作都有自己的具体原则,如社科图书的编辑工作原则,科技图书的编辑工作原则,文艺图书的编辑工作原则,少儿图书的编辑工作原则,辞书的编辑工作原则。等等。我们这里说的基本原则,是适用于各类图书编辑工作的原则,具有普遍的意义。图书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列举出下面四点,即适应服务原则,选择优化原则,稳定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一、适应服务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图书编辑工作的影响和制约。图书编辑工作的外部环境是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