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德田足球越来越走下坡路的今天,似乎只有巴拉克能够唤起球迷的热情了。卡恩已经神勇不再,他的狮子吼也渐渐地属于了德国足坛的历史,粗糙的德甲赛场愈发让人不忍目睹。无奈之余,惟有英俊而且球技不错的巴拉克尚能让人感觉到德国足球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2005年年底,当巴拉克决定离开拜仁时,本刊曾刊发过一篇题为《拯救大兵巴拉克》的文章。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今,闯荡英伦的德国男人正逐渐在用奋斗拯救自己,正在完成从大兵到将军的蜕变。很难为巴拉克下一个定论,在喜欢他的人心中,这名来自昔日东德的英俊男子,是继贝肯鲍尔之后德国足球最具领袖气质的超级巨星;而不喜欢他的人,则认为他恰恰缺乏了处变不惊的王者风范。直至今日,德甲1999/2000赛季最后一轮那记无可奈何的乌龙球,一直被看作是巴拉克难以摆脱的阴影。尽管他随后获得德甲联赛冠军,但充满悲情的三亚王以及2002年世界杯决赛的无奈做壁上观,都让巴拉克的足球生涯充斥着疑问和焦虑。转会切尔西,为巴拉克原本争论不断的足球人生更添几分非议。在正面评论中,他锐意进取,是为了开拓新的高度;反面则认为,巴拉克抛弃拜仁自由转会只是为了高薪和伦敦奢华丰富的生活。但无论如何,巴拉克就是巴拉克,他能够将这样的争议变成自己独到的个人魅力。新赛季,经历了去年的不适和困惑,顽强的巴拉克又回来了,记住德国的一句谚语吧:真正的男子,不为磨难、痛苦、困惑所挫!  相似文献   

3.
自从德国队主教练克林斯曼决定把队长袖标从卡恩的手臂上摘下来后,巴拉克,这位德国足坛的中场灵魂就无法避开国家队队长的重任,年轻的热血教头把年轻的巴拉克一同拉到了残破不堪的德意志战车上。但是,在德意志大厦即将轰然倒地的危难时刻,作为德国足球的代言人之一,巴拉克不得不担负起协助克林斯曼挽救德国足球的重任,至于是救赎还是灭亡,一切都要看天意了,2002年那个夏天的美妙进程,巴拉克还能享受到吗?  相似文献   

4.
新星大搜索     
德国战车新发动机 巴拉克 “Geist”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圣灵、精灵,而这样一个美妙的词汇就是德国球迷赋予巴拉克的称号。在德国队跻身世界杯的预选赛中,他出场9次攻入6球,成为本次预选赛的首席射手。特别是在客场对乌克兰的附加赛使巴拉克一举成名,他的关键入球使德国队在主场占尽优势。在最后一役中,他包揽2球,成为德国的新宠。 巴拉克的家族并没有足球血统,父母是普通的职员。但年幼的巴拉克却对足球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1995年巴拉克高中毕业后,正式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巴拉克曾说:“我的家庭对于我来说是神圣的。”对于自己的未来,巴拉克坦言:“我未来的去向不仅仅是那里更适合我踢球,而且更要适合我家人的生活。”巴拉克,德国足坛少有的帅哥之一,是目前德国国家队中的精神领袖,他的事业一帆风顺,从凯泽到勒沃再到拜仁,从世界杯亚军到即将在本土作战世界杯并且志在夺冠,巴拉克的足球道路一片平坦,在他事业成功的背后,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沉重的翅膀     
一切都过去了,我不会为此后悔什么。巴拉克如此评价自己在2002年的四个亚军头衔。尽管巴拉克是德国足球的领军人物,但他一向为人处事很低调。应该说,巴拉克的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成长于东德的卡尔·马克思城,柏林墙拆除的时候他才13岁,是一个成长于新老德国变更期间的人。不过,在东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巴拉克稳重的性格,他永远不会向世人炫耀自己咄咄逼人的锋芒,在球场上的低调一度成为阻挠巴拉克变身球场统治者的障碍。也许在德国踢球他的性格缺陷还不算明显,但转会到英超之后,他的东德式性格缺陷完全暴露了出来。低调是一柄双刃剑,有时候是一种美德,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巴拉克在转会切尔西之后,一直保持低调,不愿意与兰帕德争宠,结果自己在球队的地位一度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7.
黄一舟 《新体育》2012,(11):60-63
他是孤胆英雄,是德国足球最黑暗的十年里众人倚靠的那面墙;他是无冕之王,享誉世界却没有赢得过一座国际赛事冠军奖杯;当德国队复苏时,36岁的队长却英雄迟暮。再见,巴拉克!再见,德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中场。  相似文献   

8.
孤胆战魂     
傅雳 《当代体育》2012,(Z2):44-47
他,曾经独自一人撑起德国足球的大旗;他,曾以铁血闻名又备受争议;他,一生南征北战,却不免悲情。他是巴拉克,如今36岁的他安静告别,他没有赢得一座大赛奖杯,却赢得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过去10年德国足球的旗帜巴拉克曾经以这样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当然这可以理解为德国人的生活态度,但是当巴拉克球员生涯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本人以及全世界喜爱他  相似文献   

9.
巴拉克在拜仁的合同还有一年,近来他的续约并不顺利,甚至传出了惊人的消息——巴拉克已经和曼联达成了君子协议,明年前往老特拉福德。虽然巴拉克马上出来否认此事,但无风不起浪,不管这样的协定有多少约束力和可行性,但至少巴拉克和曼联的接触,已经证明当今德国足坛最有号召力的球星有了逃离德甲的念头。  相似文献   

10.
每每提及德国足球,日耳曼军团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就会闪现在无数德迷的脑海。无论是1974年世界杯决赛德国队以2:1逆转荷兰的经典战役,抑或1996年欧洲杯决赛德国以2:1翻盘捷克,德国队员的坚强、隐忍和愈挫愈勇的战斗精神,都令人肃然起敬。每一名德国球员都是战士,他们甘愿为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马特乌斯挂靴之后,横空出世的巴拉克,成为了德国足球最闪亮的旗帜。他就像是一台加强版的最新引擎,引领着德意志战车隆隆前行。成名于勒沃库森的巴拉克是一名非典型的德国中场,他既有传统德国球员的强壮体魄和硬朗球风,也有着脚底插花的本事。作为大师级的中场阴谋家,巴拉克擅长用传球调动球队,而出其不意的后插上射门,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事实上,较之于查缺补漏的防守和有条不紊的组织,巴拉克更喜欢到前场冲锋陷阵,他禀承了德国球员头球功夫精湛的特点,也能以鬼魅般的抢点和荡气回肠的凌空抽射攻城拔寨;当场上局面陷入胶着状态时,巴拉克的任意球往往会成为打破僵局的秘密武器。粗中有细,头脚兼修,难怪在群英荟萃的德国国家队,唯有巴拉克能成为当仁不让的领袖。  相似文献   

11.
万达,一个曾经 响彻中国足坛 的名字从此有可能 成为一种追忆,可能 大连球迷会有一点 伤感,毕竟万达有过 太多的辉煌,毕竟万 达走在大连足球低谷的时候,可能王健林更会伤感,毕竟曾经他一手缔造了一个中国足坛上神话般的球队,毕竟他就要走下中心舞台。 万达在世纪末的平庸,促成了王健林下最后的决心。在万达易帜之前王健林就发表了一通言辞,称中国足球太黑暗和现在的职业俱乐部只有无尽投入却看不到回报的那一天,其实是早萌退意了。 同样,刚刚接手的实德的种种豪言壮语,也只是每一个企业接受一个足球俱乐部之初的必然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12年5月19日,欧洲足坛诞生了一位新的霸主,蓝军切尔西在等待了9年之后登上欧洲之巅,成就伟业。然而在职业足球成王败寇的舞台上,多年后,或许没人会记得只是点球惜败的拜仁慕尼黑,而在决赛之前和比赛当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冠军属于主场作战的德国球队,但是在经历两次点球以后,拜仁眼睁睁的看着大耳环杯从他们身边溜走。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名前锋来说,只能用进球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自从现代足球走上历史舞台之后,任何一位镌刻在足坛名人堂的前锋,伴随着必定是一连串的让后人仰慕的进球数字,格尔德·穆勒如是。这位足坛传奇人物留下的进球镜头被后人效仿,而他留下的进球数字也正在被后人超越,在2012年即将结束时,他在一年中的进球纪录将成为历史,效力巴塞罗那的阿根廷前锋梅西在还有四场比赛的情况下,已经攻入84球,距离德国前锋85球的纪录只有一球之差,改写纪录自然信手拈来。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012年5月19日,欧洲足坛诞生了一位新的霸主,蓝军切尔西在等待了9年之后登上欧洲之巅,成就伟业.然而在职业足球成王败寇的舞台上,多年后,或许没人会记得只是点球惜败的拜仁慕尼黑,而在决赛之前和比赛当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冠军属于主场作战的德国球队,但是在经历两次点球以后,拜仁眼睁睁的看着大耳环杯从他们身边溜走.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世界足坛涌现出了无数的天才,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一两个堪称天才的存在。但是在同为世界足球强国之一的德国,天才却似乎极度匮乏,不是不具备天才,而是天才很少能坚持到成为中流砥柱的那一天。也许是对天才的渴望严重刺激到了德国足坛,近十年来,在德国能够被称为天才的,似乎没有一个能够在足球场上坚持到最后。2007年1月,27岁的代斯勒选择了离开,一个十年来德国足球最受期待的天才就这样陨落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球员的轨迹也几乎是相同的:成名一热捧-陨落。代斯勒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他不是第一个在压力下垮掉的年轻球员,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6.
1974年以后,德国足球由于种种原因曾一度陷入低谷。正是在这处于十字路口的紧要关头,德高望重的足协主席诺依博格把重振德国足球雄威的重任交给了“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他谢绝了足球协会封给的“教练”头衔,为自己发明了一个“球队主管”的大名,并发誓只从1986年干到1990年无论赢得世界冠军与否,他将在1990年正式告别德国足坛。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的8月中旬至今年的5月底,我和于大川、李惟淼两位老师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国际竞技场”节目中共同度过了7个半月的美好时光,在我们向广大的德国球迷介绍德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况的同时,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德国足球的魅力。现在似乎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在1996~1997年赛季的欧洲足坛上,德国足球又一次向世人证明,日耳曼人才称得上是欧洲足坛的新霸主。继德国国家队夺得1996年欧洲锦标赛的冠军之后,沙尔克04队与多特蒙德队又相继捧回欧洲联盟杯和冠军杯,而且他们击败的又都是意大利最优秀的两支劲旅——国际米兰队和尤文图斯队。在明年的欧洲三大  相似文献   

18.
辽宁足坛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依托其“十冠王”的辉煌背景,引诱了许多中国足坛重量级人物来此一搏,然后再用它的方式将其吞噬。这就是1994年,中国足球转入职业化以后,辽宁足球给我们的印象。杨玉敏半年,王洪礼一年,李树斌半年,现在又是苏永舜备受煎熬了半年……所有这些从中军大帐中卷铺盖走的人,在辽宁足坛甚至中国足坛都是叫得上号的“腕儿”。尤其是苏永舜,在经过15年前的那次悲壮的失败之后,这位老人便在中国足坛的名望有点像武侠小说界的金庸,每当中国足球陷入“黑色数分钟”时,球迷们总是不自禁地想起这位曾经将中国足球带到西班牙门槛前的儒雅老人。在球迷中,弥漫着一种:“永舜不出,足球不兴”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当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唯有自己的记忆才最可靠,可当记忆也变得支离破碎,那么这记忆的点点滴滴该怎样去重新汇聚?该如何评价他好呢?他是一个天使,他有着天使般的面庞和无可挑剔的球技;他又是一个魔鬼,有人说他脾气臭,有人说他爱耍大牌,总之,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他的职业生涯也从来不缺乏争议。10月2日,米夏埃尔·巴拉克正式宣布退役——从起点开姆尼茨到终点勒沃库森,17年的职业生涯的种种回忆都写在他略显沧桑的脸庞上,36岁的他纵然坚韧依旧,却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自从上赛季末离开勒沃库森,巴拉克至今仍未找到下家,尽管有传言说他会去美国,会去澳洲,甚至会来中国,但是刚强的日耳曼人还是选择了退役,带着浓浓的悲情色彩。"36岁的我回顾自己漫长而又精彩的职业生涯,这是我小时候做梦都不敢企及的高度。过去几个月没有足球的日子告诉我,现在退出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为我翻开生命中崭新的篇章感到高兴。"作为德国足坛曾经的领军人物,他从不缺乏荣誉,但是他所付出的远远大于他所得到的;他从不缺乏赞誉,但是他身上的争议却总是掩盖了他的光芒。我们不禁感到迷惘,巴拉克,究竟是怎样的一名球员?电影《记忆碎片》讲述了一个失忆人,靠瞬间闪现而又立马消逝的记忆去探寻真相的故事。我们不妨也来回忆一下巴拉克职业生涯的那些经典碎片,它们最终会堆积成一个什么样的巴拉克?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奥队马岛失利的原因,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介已分析得太多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很有参考价值。但我们不能不警觉:中国足球的出路究竟何在?四年之后怎么办?不少足坛人士又把目光聚集到留学巴西的中国健力宝青年队身上,对他们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