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要写出诗意。这是许多散文家的共同的创作经验。高尔基说:“我们的青年是否也可以试一下,热情地用散文来写人们,使得散文也自然而然地变成诗”(《回忆高尔基》)。鲁迅把他的《野草》称为“散文诗”,很好地说明了散文与诗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诗歌一样,散文也要求注重语言的高度锤炼。高尔基早就指出:“你没有象诗一样地写散文,你的散文就不大有特点。”(《给初学写作者》)著名散文家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就是“象诗一样”的散文,在语言上有自  相似文献   

3.
夏尔·波特莱尔(1821—1867)是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在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家。他的诗集《恶之花》、散文《巴黎的忧郁》都是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说到波特莱尔对文学的贡献,一般论者都喜欢引用波特莱尔本人的夫子自道:“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跟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之美。”他因擅写“恶中之美”而备受非难。但是,高尔基却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了这样的意义:他“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波特莱尔创作的丰富与深刻又是“恶中之美”所不能包容得了的。波特莱尔也说过:“诗在本质上是哲理,但是由于诗首先是宿命  相似文献   

4.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5.
大凡优秀散文都贮满诗的意境,意境乃散文的生命。诚如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指出的:“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转引李洛元:《笔谈散文》)。杨朔也曾强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他写散文“常常在追求诗的意境”。由此可见,从散文诗化这一点研究杨朔散文应是成功地获取其审美效应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散文”的概念是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益公的话:“‘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一般认为,这是“散文”这一概念的出处。散文的概念,还有与“韵文”(指诗)相对而言的意义。同样是《鹤林玉露》里说:“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诗和散文,幸福和不幸总是那样紧密地连在一起呢?”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的日记》里曾这样热情地发出探究的疑问。是的,诗和散文确如航行在艺术海洋里的两艘姐妹船。 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则——创造诗的意境。 而“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章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散文和诗一样无疑都以追求各自的意境为目的,难怪人们都说“意境”是散文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了“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区别,并打比方说:“用来做饭”是写散文,“用来酿酒”是写诗。写作如此,阅读呢?“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引自周振甫《诗词例话》)读诗如此,教诗更应如此。当前语文教学界,对周恩来同志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难酬蹈海亦英雄”一句,在教学上有争议。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将“蹈海”看作诗家用语。“所谓‘蹈海’,其实就是渡海”,这是  相似文献   

9.
一有人称鲁迅的《雪》(辑入《野草》)是“极美丽的诗”(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当然也是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挣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好的散文,它的本质是散的,但也须具有诗的圆满,完整如珍珠,也具有小说的严密,紧凑如建筑。”(李广田:《文艺书简·谈散文》)陶然先生的《湄南河畔》正是这样的一篇好散文,读后对泰国的旖旎风光以及风土人情等会有深入的了解,仿佛我们也随作者去作了一次漫游。湄南河(Menam),泰文意即“河流之母”,  相似文献   

11.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名家名作,都有独到的运用。在诗歌和散文作品中,这样的范例很多。 例如惠特曼的抒情诗《啊,船长,我们的船长》,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他的祖国比作一条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为船长,当这艘大船凯旋时,船长却英勇牺牲了。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采用象征手法,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战斗的时代主题,这首诗受到了列宁的热烈赞扬。  相似文献   

12.
杨朔同志的散文风格特独,脍炙人口。读着他的散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得到美的享受。作者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香山红叶》是一首诗,是一首歌颂新生活的诗,是一首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诗。一九五六年,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才成立七年。我们的祖国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真是“口吃甘蔗上楼房——步步高,节节甜”。怎样来表现这样的时代精神呢?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座山、一片叶、一个人来“迅速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  相似文献   

13.
《海燕》是著名翻译家戈宝权根据《高尔基全集》翻译的。译文几经修改,语言精炼而含蓄,富有诗歌的意味,越来越接近原文。但仍不可能象原文那样讲究韵律,也不再象原文那样分行,于是,译文就成了“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即“散文诗”。其实,高尔基的《海燕》原文,既不是散文,也不是散文诗,而是诗。在俄语原文中,《海燕》只有三百个词,五十行,十六节。它有严格的音节和韵律,每行八个音节,每两个音节组成一组,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在俄文中属四个音步的扬抑格(或称重轻格),它是俄文格律诗,不是自由诗,更不是散文诗。这一点,戈宝权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的《谈谈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14.
散文和诗是一对孪生姐妹,难舍难分。列夫·托尔斯泰说:“我永远不知道,哪里是散文和诗的界限。”我们在谈到散文的时候,往往把散文和诗相提并论。事实上,很多散文家,常常是诗人。有时甚至一题双作,诗有文序,文有诗序,都很精采,相得益彰。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就都是名作。  相似文献   

15.
“以文为诗”,按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指严羽批评宋诗的“以文字为诗”。(《沧浪诗话·诗辨》)它与“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共同构成了宋人诗歌的三大时代特色。 “以文为诗”,就是以作散文的某些手法(尤其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来作诗。具体说来,宋人的“以文为诗”,其表现形态约略可概括为以下8种: 一是句式参差。它不再在一首诗中,拘守于只用西言、五言或七言等比较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感情的变化,和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不同情况,错杂运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十七言等自由伸缩、灵活机动的散文句式,而不讲划一。但又总以某一种句式为主,构成大体整齐的样子,不失“诗”本体的特征。如郑侠《谢太守惠酒》、(《宋诗钞·西塘诗钞》一诗以七言句式为主,而杂以三言、四  相似文献   

16.
蔡莹 《语文知识》2001,(7):71-7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散文更因语言优美被称为美文。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的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17.
(一) 《驿路梨花》(原载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光明”文艺副刊)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篇文章记叙了“我”所目睹耳闻的我国西南边鄙军民建设和照料山间草屋的事迹,热情地赞扬了他们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8.
杨朔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使人振奋。散文以写“意”为中心。杨朔同志写散文,“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他所抒写的对象(人、景、物、事)融合为一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具体形象的,又是高妙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依助于对象构成的艺术结晶体。它与写作过程中,特别是动笔前的立意构思有密切的关系。前人云:意与境,“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清王国维托名樊志厚写《人间词乙稿序》)散文,作为一种需要丰富感情、深邃思想而又寓于形象——从这点上说,接近诗的文学样式,亦应讲求意境。否则,就不足以言散文。因此,学习和探讨杨朔散文的意境创造,于我们的散文的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娄国忠 《学语文》2003,(6):38-38
最短的诗 :我国古代最短的诗为《弹歌》 ,载《吴越春秋》 ,全诗只有8个字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我国当代诗人顾城曾写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 ,通篇只有一个字 :“网” ,形象地揭示了生活的纷繁复杂。最短的序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的序是历代书序中最短的 ,通篇仅一句话13个字 :“居士退居汝阳而集 ,以资闲谈也。”最短的散文 :唐代作家司空图写过一篇题为《洗炼》的散文 ,全文为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它把我们带进了秋水明月之夜、洗炼美丽之境。虽然只有8个字 ,却胜过千言万语。最短的文言小说 :东晋干宝《搜神…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千百年来没有几多健全的恋爱诗(我所说的恋受诗自然是指健全的、纯洁的、真诚的)。所有一点恋爱诗不是悼亡、偷情、便是赠妓女。诗的品格随此种恋爱诗,堕成这种烂污的品格,还不亟起革新、恢复我们纯洁的清泉吗?”闻一多的爱情诗正是应这种时代的需求而产生,以全新的观念对封建礼教最大胆的反叛,创作了真正“健全的恋爱诗”。 闻一多以其富有个性的艺术方式充分地表现了爱情的热烈与忘我的特征。他的《红豆》篇,从相思的角度来描绘爱情。在这里,爱情的“相思着了火”,而火一样热烈的爱情又“撩得你镇夜不着”,难以成眠;而且这种难眠的长夜还不止一两个,而是“厌厌难尽”、“岁岁年年”。闻一多将这种长夜喻为波涛,将整个爱情的相思比作波涛汹涌、连绵无垠的大海。这是何等热烈的情思啊!卢梭说,爱情是“吞噬一切的火焰”。闻一多便用“烈火”、“火海”来比喻爱情,为“扑不灭的”、“生命之原上的野烧”,“情潮一起一落”的大海,他甚至以海神“和樯带舵”地吞噬一叶轻舟来比喻爱情炽热得近乎狂暴的情波,以两人的爱力情状“碰出金箭似的光芒”来形容爱情。在《国年》、《诗债》等诗中,闻一多又以更强烈的方式进一步表现了爱情的极度热烈:通过奕棋和偿还诗债的生动意象,抒发了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