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从以前的学习中迁移而来的。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称为学习的负迁移。本文拟从迁移的有关理论出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迁移理论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这种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桂芳 《青海教育》2008,(11):53-53
学习迁移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不会学习的迁移就容易思维定势,多走弯路,或走进死胡同。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心理学家提出“迁移”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当这种影响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时,称为“积极迁移”或“正迁移”;反之,则称为“消极迁移”或“负迁移”。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避免知识负迁移的消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也就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这种呈现的材料可以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形象化的模型或指出新旧知识之间异同的材料。因此“先行组织者”能降低学习的难度,维持学习者的兴趣,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我们借助这一原理努力探索在绘画教学中寻找和运用“先行组织者”,发现了“先行组织者”呈现方式在幼儿创意画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迁移的概念。在学习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以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当前的学习也会对以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无论在知识学习还是在技能学习中均会发生。人们通常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影响又分为积极的影响———“正迁移”和消极的影响———“负迁移”。二、英语教学中的负迁移现象。谈到英语,许多学生大感头痛,教师也为英语教学“吃力不讨好”而烦恼。很多有亲身体会的人都…  相似文献   

6.
岳靖 《现代教学》2007,(12):33-34
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通俗地说,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孔子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到今天的“学会学习”,学习迁移能力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且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用有效迁移指导教学,在具体实施、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迁移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涵义是广泛的,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包括态度和方法的迁移。迁移具有双重性,不仅表现为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正迁移),也可以是消极的(负迁移)。凡是有学习、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创设和运用学习迁移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学能力则是各种学习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鱼是一种结果,是暂时的收获;而渔是一种过程,一种方法。得渔就是经验与方法的一种迁移,它可以让人终身得鱼,也是教学之根本。一、迁移教学的含义1.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  相似文献   

9.
论迁移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军 《凯里学院学报》2006,24(1):112-113
迁移理论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这种思想,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称之为正迁移;是消极的、是干扰、抑制作用的,称之为负迁移。由于各种知识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共同要素。迁移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在学习活动中,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高.教学效果也就越好。教学实践证明。研究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消除负迁移的干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学说理论阐述,并结合对中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师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知识分类学说来解决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观点。特别是指出了"信息科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堂注意和学习预期。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各方面因素,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及对知识和技能获得过程的理解。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变式练习,更好地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师范生教育存在着学习主体性的缺失、主体认识力的弱化、知识面的褊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彰显主体性的培育理念,努力探索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教学形式,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将多年来习以为常的课堂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一种质疑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质疑而探究问题的答案以释疑。并将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理念渗透到高师课堂,不断提高高师生的素质和育人的能力,为社会输送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注重数学学习迁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有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基于此,结合英语教学实践经验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设置开放性活动三方面论述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期进一步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深入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并迅速完成其角色转换。外语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如何引起学生学和帮助学生学,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进行精心细致的备课,用实践活动作课堂教学的主线,使外语课堂教学从知识灌输型转化为能力培养型。如此,则必然给外语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实现大幅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相似程度。补缺假说强调在学习外语时,要同时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二者都强调语境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既然补缺假说要求我们无论是外语的教还是学都必须在语境中进行,而测试又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我们在设计测试时,就应该遵循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把测试置于真实的语境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外语语境知识的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进行语法修辞知识的"随文教学",应当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修辞的基本知识,使他们了解语法修辞的基本的概念;应当结合课文用例,教学一些实用而好懂的语法修辞知识,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应当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着重从语用平面来教学语法修辞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和"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侧重于对历史知识的阐述,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整合式"教育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历史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激发,利用多种实践方式丰富和拓展教学的空间,以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孙希强 《天津教育》2021,(3):151-152
阅读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则可同步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让学生在输入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知识输出,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真正夯实学生的知识学习基础。基于此,笔者主要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读写一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以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