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过孑L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谁没犯过错呢?学生更是如此。作为教师,就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并将他们犯的一些“错误”作为自己教学的资源去研究利用。每位教师都幻想着课堂教学能像自己设计的顺利进行,认为这样才是成功的课堂。其实不然,在每一节课中,学生常常“答非所问”,让老师事与愿违,如果这时老师一味地“拨乱反正”,既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教师应该把它当成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对它合理利用。如何正确利用课堂教学巾的“错误”资源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宽容至上     
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恕”,就是宽容。教师更要懂得宽容,因为宽容是涵养,显示着教师儒雅的学士风度,仁慈的长者风范;宽容更是艺术,蕴含着教师教育的睿智,闪烁着教师理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宽容至上     
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恕",就是宽容.老师更需得宽容,因为宽容是涵养,显示着教师儒雅的学士风度,仁慈的长者风范;宽容更是艺术,蕴含着教师教育的睿智,闪烁着教师理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韵味。每一个富有爱心的人都应该是宽容的。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班主任更是金玉良言。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上个学期有一件事情更使我认识到班主任的宽容的重要性。有一次我们班的学生代表提出想看看电影《早熟》,并说很多班已经看过了。我也知道这件事情,也大概地了解了这部电影的情节,认为它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想要的东西,甚至还会带来不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想给他们看。可能是好奇心,…  相似文献   

5.
张汉红 《课外阅读》2011,(3):195-195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恕”作为终身奉行的一条准则。  相似文献   

6.
谭虎 《家庭教育》2014,(5):46-46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级倡导与奉行的处世之道和人生格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与瑰宝。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人应该宽恕待人,提倡“恕”,认为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提到的“乐之者”就是对“它”感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就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了解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一些经验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8.
王琦 《现代教学》2009,(4):59-59
孔子有三千弟子,但他最喜爱的只有颜回。他认为颜回身上有种很重要的品质,那就是“不二过”,即第二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一直困扰不少教师的问题是很多语言点学生一错再错。那么,怎样帮助学生降低犯错的次数,努力做到“不二过”呢?在这个方面,我作了一些反思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爱的启迪     
李红燕 《宁夏教育》2009,(7):131-131
题记:每当学生令我恼火时,瑶瑶的笑脸总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告诉我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每次老师有了过错,他们总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理解与原谅我,我为什么不用宽容和理解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呢?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历了几度春秋后,我由一个年轻气盛的娃娃老师变得成熟和稳重了,有过桃李芬芳,也有过令人遗憾的失误,每一个足迹都有一段令人回味的故事,但,不正是这些故事不断为我的成长积淀着底蕴吗?  相似文献   

10.
学生总会有犯过失的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对待过失学生?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有过则改即为善,“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正确批评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师批评的方法。鉴于此,笔者认为,应给予过失学生四种权利。  相似文献   

11.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呢?  相似文献   

12.
黄卫华 《新课程研究》2009,(10):152-153
孔子曾有过这样的教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那么,要如何让语文课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语文课堂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那么,怎样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总会有犯过失的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对待过失学生?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有过则改即为善“,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学生是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说过很多话,他的话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源泉,两干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当如何理解它们,吸收其中有益的成份,作为培养我们健全人格与高尚精神的养料?这或许就是命题者的初衷吧。朱晓曼同学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逝者如斯夫”等三句话进行解析,从而悟透时光之“贵”,并立志学圣人的”勤”与“恕”,可谓深得孔子思想之精髓。判92分。徐粤铃同学则先是讲述事件,接着与孔子的主张进行比照,在评析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学生犯了错误,他们通常都比较害怕、后悔,多么的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谅解。因而,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处理是否恰当,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 ,使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深深地体会到 :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善用宽容。  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 ,我们怎样去理解宽容 ,如何把握宽容的尺度呢 ?  一、对待犯严重错误的学生 ,宽容而不放纵  对犯严重错误的学生 ,采取教育从严、态度和蔼的处理方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感情脆弱 ,接受包括教育批评在内的挫折的承受力相对成年人弱 ,面对老师的批评往往认为受到莫大的委屈。所以必须对他们采取引导、说服性的教育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心中仍然容得下他们 ,那就是相对的宽容。因此 ,对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