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器乐演奏中不能以音乐感人,是许多学习器乐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到位,但演奏出来的作品总缺乏音乐感、音乐性。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领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乃至更高层次的内涵。在器乐教学中如果注意和调控意境与情感对器乐教学的积极作用,便有可能使学生增强对意境的情感体验。调动学习兴趣并使内在的潜能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
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应注重器乐演奏全面的培养,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在器乐教学中,情感分为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贯穿在器乐教学和整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朱丽娟 《教师》2013,(28):56-56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本文对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器乐教学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良好的器乐教学方法又是提高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第二乐器发展提高的重要手段。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器乐教学首先要从基本功开始,抓紧抓牢器乐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是学好任何一样乐器的基础。再从教师的示范演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学好每件乐器,掌握每天的科学练习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时间里学习乐器,掌握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学的本质是学生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片面进行音阶、指法等演奏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通过乐器演奏让学生喜爱音乐、参与音乐、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如何通过器乐教学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器乐教改实验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杜悦艳 《山东教育》2003,(27):47-48
器乐教学是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音乐教育的一般特点,教儿童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不仅是使儿童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表现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的过程,更是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器乐学习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既体现在学习乐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上,也体现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会引发儿童心理问题上。一、器乐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言,“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音乐创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我国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普及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深远意义。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而不是教乐器的演奏技巧。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演奏方法,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带领学生操练演奏技能。音乐课中学生使用的乐器应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它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直观、具体和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为动力,…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欣赏、游戏活动、器乐演奏、音乐相关文化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欣赏、器乐演奏、音乐相关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表演教学因素。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音乐欣赏与器乐演奏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器乐教学门类众多,竖笛教学相对其他乐器比较简单,但要真正落实器乐教学,让每个孩子学会、吹好、表现出乐曲意境、情绪,也着实不容易,可谓简约不简单。通过近几年的器乐实践和研究,我感到课堂竖笛教学在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音乐审美诸方面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我觉得,竖笛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唤起孩子们学习器乐演奏  相似文献   

11.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具有德育、智育、美育的功能,其核心是美育功能。然而如今的社会,家长将器乐学习的价值定位在学习了多少知识技能,对孩子的升学是否有益处。有不少教师,不管是出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往往将学生掌握的音乐技能在比赛中得奖或以学生获取的考级证书的数量作为教学成果的评判标准。这仅仅是某种功利性的追求,偏离了美育教育的初衷。器乐演奏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娴熟的演奏技巧为完美演奏提供技术保证,是完成乐曲的音乐表现的技术性基础。审美情感的培养则是器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杨燕  徐晨岚 《儿童音乐》2012,(11):68-69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器乐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的情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一)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树立自信心首先,我根据教材的要求,请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吹奏的乐器,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加入了许多打击乐器。比如用口琴演奏时,有的同学就用打击乐伴奏,因为这个班级接触器乐的同学非常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越到很多的困难。刚开始,同学们很有兴趣,但毕竟器  相似文献   

13.
饶军 《铜仁学院学报》2007,1(5):117-118
作为情感教育的器乐教学更应注意让“艺术教育艺术化”这一理念的渗透,改变重技轻艺的教学思想,强调在审美体验中学习技术,在音乐活动中释放情感,只有不局限于器乐演奏技术范畴的教学,才会更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以及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秋珩 《家教世界》2012,(24):97-98
器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能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器乐演奏的技巧、技能、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想学的积极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这在教学中会得到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门以听觉为基础的艺术,音乐不仅是通过优美的歌词和高昂的旋律让听众感受到美,但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器乐教学,可以丰富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器乐的种类繁多,包括西洋器乐和民族器乐,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器乐,将器乐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对于改变学生对音乐的观念以及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对器乐教学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在器乐教学中,音乐情感的培养一直都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只有在充分、合适的音乐情感支持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器乐。文章将简单分析器乐教学和音乐情感的内在关系,并就如何在器乐教学中合理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器乐学习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影响很重要。很多小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器乐演奏的基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演奏乐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李迪 《辽宁教育》2012,(15):50-51
器乐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在演奏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既培养了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们对器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由此,探讨器乐教学的论文也渐渐增多。纵观这些器乐教学论文,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器乐教学的意义和器乐教学的策略,探讨初中课堂器  相似文献   

19.
器乐学习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影响很重要。很多小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器乐演奏的基础,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演奏乐器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乐器学习作为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正如音乐课程标准提到的: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乐器学习相对比较枯燥,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以专业教学模式和专业教学思想对待中小学的器乐教学,不但会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