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的自然教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在课题引领下,以"农场"为活教材,创新实践"活教育"课程理念.幼儿园以农场作为幼儿的自然基地,以"农场活动"为依托,不断开拓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也增强了幼儿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情感和能力,让师生共同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活教育的倡导者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知识宝库,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儿童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幼儿园应当加强幼儿的自然教育,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在课题引领下,以"农场"为活教材,创新实践"活教育"课程理念.幼儿园以农场作为幼儿的自然基地,以"农场活动"为依托,不断开拓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也增强了幼儿关注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情感和能力,让师生共同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幼儿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与鸟儿对话的能力。幼儿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望。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培养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的活教材,是免费的课程资源。因此,结合幼儿园实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成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的理念主要有:以自然为师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及追求幼儿的幸福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喜爱动植物,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自然角作为一种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他们能熟练地使用手机、电脑,但却分不清大蒜和葱,自然知识贫乏,所以自然角就慢慢成为孩子了解自然、走进自然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与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在现今不同的用法中,自然可以是众多有生命的动植物种类的普遍领域,部分则指无生命物体的相关过程──特定物件种类自己本身的存在和改变的方式。自主探索: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幼儿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园是一所绿色幼儿园,每班都在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游戏课程,我们的主题就是来源于大自然,利用自然界的东西来创造游戏。"拥抱大自然,快乐每一天"是我班开展"自然趣"游戏课程的初衷,看似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生活中,随处都能看到一盆盆绿萝,一棵棵小树,一片片绿色,这些不仅为幼儿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植物、感受生命成长、增进责任意识提供了资源和机会。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养殖活动,这样的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接触生命、了解生命的机会,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的养殖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亲近自然是幼儿的生命天性,呵护幼儿的自然天性,满足幼儿的生命成长需求,支持幼儿生命完善与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使命。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自然规律,尝试建设四季自然生命课程,来完成幼儿生命成长教育。自然生命课程的建构是幼儿园实现幼儿生命成长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儿童亲近自然天性的回归、对儿童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居丹妮 《考试周刊》2014,(79):186-186
<正>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活中许多物品和事件都隐藏着科学教育的元素,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能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体验科学、喜欢科学。我们应当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引导幼儿通过自然观察活动主动调动有关知识经验亲近大自然,将科学教育贯穿日常生活,让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发现,以体会科学的乐趣。一、营造主动探究的环境,激发幼儿自然观察的兴趣。好奇好问是幼儿的个性特点之一,它表现为幼儿对外部  相似文献   

9.
皇甫静娟 《动漫界》2022,(12):84-85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首次提出了"自然教育",他认为自然教育是一种顺应自然天性、依托乡村环境、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方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雨雪,无论是渺小还是雄伟,都是幼儿学习的"活教材". 大自然本就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天然乐园. 我园地处宁波市东郊,附近有驰名中外的"东南佛国"天童寺、融自...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然而身居高楼的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只是片面和间断的。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想通过自然角的创设,弥补幼儿接触大自然的不足,为幼儿提供比较自由的、随时能观察和探索自然的机会,让自然角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成为孩子们的“活”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本案例重点探索以课程实践为载体的环境教育方法,研究"爱自然·爱生活"环境教育的教育环境、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资源、教育策略共四大方面的内容。"爱自然"是指引导幼儿亲近奇妙大自然,乐享户外时光。"爱生活"是指走进缤纷的生活,收获幸福时光。实现在和谐生态环境中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幼儿后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中的自然资源都是最好的馈赠,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文件精神指出——要善用幼儿园的园内资源,开展好亲自然园本、班本课程。为此,用发现的眼光和幼儿一起探寻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成为教师的必修课,幼儿园里的花草、农作物、树木、动物、沙石泥土等都成为幼儿研究学习的对象。幼儿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看见了植物的变化、感受到沙石泥土带来的快乐。种植、管理、收获,并与植物、工具、同伴与教师等相互作用,成为幼儿学习探索的有效载体,每一次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都是非常珍贵的亲自然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是幼儿生命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生命教育的最佳导师,而幼儿园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幼儿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窗口。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大环境,开展绿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操场上整面的爬山虎墙、开满鲜花的回廊、园门口的两排米兰、柱子上吊挂着的绿萝、廊道上的扶桑花,还有柳树、紫藤、桂花、黄金榕、非洲茉  相似文献   

14.
王艳 《考试周刊》2014,(99):181-181
<正>《纲要》精神:"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周边资源,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多元整合课程,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与陈鹤琴老先生强调、主张的"活的教育,活的题材,要到田间去,到自然界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的思想是一致的。一、现状分析(一)地理优势:教育家陈鹤琴说:"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社会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自然、接触自然,领略自然界的美妙。同时,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成分。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树木、河流、社区、农田美不胜收,孩子们乐在其中。笔者作为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对如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大班幼儿的自然游戏进行了实践研究。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发游戏素材,激发大班幼儿游戏的兴趣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大自然是活教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幼儿与大自然的接触逐渐减少,“自然缺失症”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幼儿。如何通过亲自然课程,引导幼儿在自然中释放压力,解放天性,寻找生命中的快乐,是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归其主旨,需要通过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等方式,回归生命的内在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幼教之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他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教育就是要引导幼儿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生活中学习,在文化学习中会生活。目前幼儿园的课程大多数是以主题活动呈现的,这也是一种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性课程。为了促进幼儿园主题课程贯彻生活化原则,把富有教育价值的传统文化内容纳入课程中,让幼儿在生活的实践、参与、体验中学习和发展,我们站在区域学前教研的视角上.  相似文献   

18.
儿童具有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天性,自然对于幼儿教育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是指在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的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自然需要和感兴趣的自然实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生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其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的活动观;促进幼儿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19.
<正>大自然是活教材,孩子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城区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幼儿园的自然角和种植园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创设幼儿园的"微生态环境",让自然角成为自然界的缩影,成为孩子实践操作的园地,成为幼儿与自然对话的"窗口"。我们从"种什么—怎么种—怎样管"三个方面开始了对自然角的探索。一、种什么——自然角与主题活动探究并行(一)课程引领让自然角"立"起来春天,到处皆诗意,随时有物华。与季节相关的主题活动正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和它探讨。我园地处川西北地区,物产丰富,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优势发展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便成了幼儿园研究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