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孟彦 《军事记者》2009,(9):23-24
经有关部门批准,《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海军》报等5家媒体的6名记者,随我国第二批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采访报道任务。他们上舰后,与护航官兵同舟共济,经历了解缆启航的兴奋、驱离海盗的壮怀激烈、思念祖国的乡愁亲情。但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只有在服务护航官兵中才能彰显媒体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
《前卫报》秉持“办一张官兵爱看的报纸”的理念进行了全面改版,把“战士爱看、官兵满意”作为办报成功的唯一标准,努力宣传好基层、服务好官兵,在持久接地气中与基层官兵实现零距离贴近,以全新风格吸引基层官兵眼球,在搭好平台中让战士成为报纸主角。  相似文献   

3.
月饼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栩 《云南档案》2000,(3):34-34
月饼的传说由来已久.相传在元代末年,由于统治腐败,灾荒连年不断,人民生活艰难,阶级矛盾激化,乡镇中每十家人才发给一把菜刀,还派一个官兵监管,俗称"家搭子",以防人民造反起义.  相似文献   

4.
王智寿  张雷 《军事记者》2006,(5):F0002-F0002
南海风光无限好,聚焦军营写风流。今年3月27日至4月1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9家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20余人,劈坡犁浪,穿滩过礁,赴祖国南沙、西沙的孤礁荒堡,集中采访了驻守南沙、西沙群岛的海军守礁、守岛部队官兵。在半个月的采访中,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们深入南沙水暑礁、华阳礁、东门礁、永兴岛等礁岛,顶高温,抗湿热,战狂涛,发扬吃苦耐劳的顽强战斗精神,与守礁官兵同吃同住通过举行座谈、实地考察、一线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专题采访。记者们被南海官兵“爱国奉…  相似文献   

5.
仰望阿里     
今年春节期间,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有幸成为人民军队报社第一个乘专机到达阿里,第一个在阿里边防过年的记者,历时12天,采写了《阿里官兵首次搭乘专机回家过年》《风雪中,走基层活动却让人回味无穷。登上地球之巅。就懂得了牺牲奉献。边防是军事记者的另一个“家”。士兵就是这个“家”里的“亲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受众为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官兵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军事新闻的传播中研究官兵受众心理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结合卡赖特原则,对官兵接受军事新闻的心理过程进行探究,提出契合官兵受众心理的传播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军事新闻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3月3日至4日,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组织全国20多家媒体参与的"《长津湖》走进老部队"活动在某集团军举行,掀起了从军区首长到基层官兵阅读《长津湖》的高潮。据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介绍,  相似文献   

8.
军区军兵种报纸宣传如何贴近官兵,是军区军兵种报纸必须解决的问题。 军队除了兵就是官,这里所说的“官兵”特指基层官兵。“贴近官兵”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报道数量、“地位”上,以直接反映基层官兵情况为主;二是在报道内涵上使读者(包括领导机关人员)喜闻乐见,本文也着重后者。 坚持“从官兵中来” ——具有决定意义的方法 “关于方法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这是一位哲学家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在开展读报评报用报活动中,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形势任务、紧贴官兵思想实际,不断赋予读报活动新内涵,摸索总结了“读报内容重点化、读报时间阶段化、读报形式多媒体化”的读报方法,使官兵在读报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全团官兵抓准备、谋打赢、作贡献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一家军兵种报上刊登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不是说这张图片拍得多么精彩,而是这张图片拍得有点滑稽:图片的主体是前排中间的一位军官,他双手拿着一张打开了的报纸,正在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报纸的版面,连牙齿都笑露出来了。那位军官的左右后侧众星拱月般围着一群官兵,有十几人,个个笑容可掬,眼睛都望着中间那位军官手中的报纸。围着的官兵中有1人手指着中间军官手上的报纸,还有几个人手中拿着依稀可见“大会开幕”字样的报纸。图片的文字说明是:“某部官兵以饱满热情学习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要坚持"三贴近",就要走进官兵的心灵世界,在提供需求服务上使实劲,在常写常新上下功夫。如此写出的稿件,才会真正吸引官兵、打动官兵,赢得基层官兵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在空降兵部队某师 ,你常会看到一个手握相机 ,将镜头对准基层官兵不停忙碌的人。他不是专业摄影师 ,但他却被官兵称为“高产摄影师” :几年来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摄影作品600多幅 ,被8家报社聘为记者、特约通讯员。他并非科班出身 ,但他却是获奖专业户 :仅全国全军的摄影奖就拿了三十几个。他就是空降兵某师宣传科干事倪孝才。他一直把镜头对准别人 ,今天 ,让我们把镜头转向他。聚焦之一 :苦地方 ,搞摄影的好地方画面 :部队野营拉练急行军之后 ,官兵又累又乏 ,许多战士的脚上都打起了血泡 ,到达目的地之后 ,许多战士一屁股坐在地上 ,再…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官兵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军事记者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多宣传基层,让官兵爱看;就要泡在官兵中,坚守在一线;就要拜官兵为师,甘当小学生。  相似文献   

14.
秦泳 《军事记者》2013,(1):13-14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新闻是要讲感情的,这感情无碍客观,不是手段而是前提,不是技巧而是品德,是贯通文字之间的血与肉、气与魂。军事新闻从感情上贴近官兵,其实质就是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选题、采访、写作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官兵成长进步与价值尊严,注重满足官兵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更好地为官兵全面发展服务。从感情上贴近官兵的前提从感情上贴近官兵,首先应与官兵交朋友,  相似文献   

15.
魏耀平 《大观周刊》2011,(15):113-113
在基层管理中,必须从现象入手,把握好本质,掌握基层官兵内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教育,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基层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抓好基层部队官兵的管理工作,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6.
南疆军区某部在2004年度报纸杂志征订中,把《军事记者》作为基层官兵读书学习成才的首选杂志,并将其订阅到每个班排,以保证基层官兵人人看上《军事记者》,受到官兵欢迎。图为该部勤务连官兵在一起学习《军事记者》。把《军事记者》订到班排@许军 @王东辉  相似文献   

17.
1月初至2月上旬,笔者先后3次赴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采访.历时近20天时间,走遍全团所有一线营连,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采制的“新春走基层——家国情.边防情,,系列专题广播报道10篇,分别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国防时空》与《国防新干线》栏目播发。回顾与基层官兵一同训练、执勤的采访生活,真切感悟出当代边防官兵戍边卫国、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反思采访期间的点点滴滴,更加读懂“报道员永远在路上,,的真谛。在付出艰辛的同时,也收获到来自北疆边防线上的真情感动。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官兵的精神支柱,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官兵,坚持用昂扬的革命精神激励官兵,坚持用良好的政治环境熏陶官兵,坚持用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官兵。作为军区党委的机关报,要做到这一四个坚持”,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引导官兵,充分发挥报纸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军区党委机关报,如何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呢?我感到《决定》中重新引用了江主席关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相似文献   

19.
蔡淳 《新闻天地》2011,(8):I0002-I0003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海南中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兴、湖南分公司董事长黄程升、总经理彭旭平率全体员工祝全国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预备役官兵节日快乐并特别向长期支持本公司建设发展的全国各级领导问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概述历史背景和现实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军队档案工作要加强为广大官兵服务的观点,简要分析了在服务官兵方面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强调了官兵中蕴藏着对档案信息的广泛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