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常规检验是实验室检查中最基本的一项化验项目。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血小板数大量减少会导致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而血小板数增多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有些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验部分数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血细胞分析仪测量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血小板四个参数的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3.
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对血液检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同时针对因素给出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7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检测120例相同血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70例男性男病例,50例女性女病例;平均年龄为35.4(±2.2)岁。静脉抽取病例空腹下肘静脉血液,患者血液标本予以抗凝举措。通过一比一万与一比五万稀释比例抗凝剂予以处理。在此基础上把同等稀释比例血液标本予以混匀处理,同时分为等量的六十份,在此基础上予以送检。同时通过两毫升EDTA-K2抗凝真空管抽取病例静脉血,分别注入10u L十五百分点的塑料试管之中。在此基础上抽取病例的血液标本,同时把标本予以质量控制。采集完血液,同时对血液标本予以混匀处理,将其分为均等的六十份,再输入到分离胶真空内,采集五毫升;此次研究使用的抗凝剂是10u L十五百分点EDTA-K塑料试管;采血管在二十二度常温中放置三十分钟。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二十份标木予以检测,过三小时再对另外二十份标本予以检测;六小时后对最后二十份标本予以检测,经比对法研究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血液细胞检测的影响成因。检测仪设备择取T-51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装置。结果此次对比结果显示,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含量有明显的改变,抗凝剂比率正常和抗凝剂配比不准比较,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血液初、放置时间不一样,检验结果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标本处理及设备使用都会在一定程度改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结论要提高对检验工作者的培训及管理,且要深化对检验工作者的考核力度,第一时间予以总结,以拟定最优的质控举措,降低误差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强身合剂与生理盐水对大鼠血液、生化值及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上腺、胸腺)重量的比较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成3组,给强身合剂10.0和20.0g/kg(指含生药量)剂量,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1天,每周称体重一次,给药结束时采血测定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称各个脏器器官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SD大鼠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Cr、BU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系数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身合剂10.0、20.0g/kg组连续给药31天,其血液血清生化指标及胜器系数与给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体育学院60名男性运动员,将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运动组40人,进行长跑运动训练1周后,根据肾促红细胞血象参数、体重以及运动能力将运动组运动员,划分为运动组20人和补锌运动组20人,持续进行长跑运动和锌元素的补充,观察补充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血象以及血清肾促红细胞EPO水平的影响。结果:5周长跑运动训练后的运动组运动员与对照组肾促血细胞指标比较,运动组的Hb、RBC和H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补锌运动组和对照组可以看出,补锌运动组的肾促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肾促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两组的MCHC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剩余肾促红细胞相关参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锌运动组的Hb、RBC、Hct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或P0.05)。补锌运动组运动员的血清肾促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锌元素能够促进运动员肾促红细胞的生成,锌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将绞股蓝浸出液对荷瘤小鼠作抑瘤试验的同时,观察其对外周血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带瘤10天后,外周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急剧下降,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减少,经腹腔及灌胃途径给药后,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同时可减轻肿瘤不断生长而产生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并能促进各类原始细胞的分化,致使外周血中下降的上述血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差异(见表)。上  相似文献   

8.
血液化学     
跑过医院的人大概都知道血液中含有红细胞(即红血球)、白细胞(即白血球)和血小板,因为大夫常常把它们的数量当作判断病症的资料之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成分悬浮在血浆中,血浆是血液的主要部分。稍懂医道的人也许知道血液还含有氮、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但是这并不是血液的全部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对 IT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91例 ITP患者的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资料。结果 :ITP组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 ITP患者 PT与 MPV呈负相关关系 ,即 PLT明显减少 ,而 MPV值增大。随 MPV值增大 ,PDW也增大。结论 :PLT、MPV和 PDW三项参数综合分析对 ITP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血细胞计数仪白细胞分类不准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细胞计数仪具有简便快速和细胞计数数量准确的优点,但据临床反映和大批量检测结果的观察,白细胞的分类百分比常常不够准确。为此,我们对40个正常成人同时分别进行仪器检查和常规血涂片染色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检查(每片计数300个白细胞),以粒细胞的百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仪器检查粒细胞平均值为59%;涂片镜检粒细胞平均值为69%,平均差10%,P<0.01,相差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地区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凝血异常的早产儿输血浆后疗效分析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法选择高原地区收住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早产儿及40例足月儿,检测这两组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纤维蛋白原时间(FIB)、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分析这两组患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其凝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早产儿凝血功能低下的给予输血浆后复查凝血全套,对输血浆后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两组(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结果相比较,早产儿组的APTT、TT、PT明显增高(P0.05),FIB明显降低(P0.05),D-D明显增高(P0.05),PLT差异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比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比足月儿低下,高原地区患儿本身存在于缺氧的环境中,如其存在窒息情况,窒息早产儿表现更为明显,凝血功能均有异常,更易发生脐部出血、穿刺处出血不止,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肺出血等,早期进行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测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早产儿凝血功能状态,并对早产儿凝血功能差,FIB1.07g/L的早产儿输血浆,并对输血浆前后进行比较,输血浆后能改善早产儿预后,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曾强 《内江科技》2003,24(3):22-22
患者朱学英,女,30岁,1999年6月4日因持续高热十五天入院。入院前十五天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高热,T39℃左右,无消化道症状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症状,无出血倾向。入院时查T38℃,皮肤无淤点淤斑,肝脾不大;血常规:Hb10.8g/L,RBC3.67×1012/L,WBC5.3×109/L,L0.32.N0.65,酸性细胞0.01,BPC144×109/L;肝肾功能正常,HbsAg(+),血中查疟原虫阴性;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全片可见,成熟血小板散在易见,粒细胞0.76,红细胞0.14,粒细胞增生相对活跃,部分见中毒颗粒。入院诊断:(1)伤寒?(2)败血症?(3)肺结核?  相似文献   

13.
自体血液回输机在抢救急诊大出血病人过程中 ,具有及时、高效、安全等特点 ,是临床输血技术的一大进步。我院于 1 998年 7月开始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回收术中失血 ,抢救急诊宫外孕大出血病人 36例 ,均获成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材料采用北京京精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自体 2 0 0 0型自体血液回输机及耗材。1 .2 病例介绍36例急诊宫外孕大出血病人 ,年龄 2 3~ 35岁。 36例病人术前均无心、肺、肝、肾疾患 ,ASA1~ 2级 ;术前、术后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钠、钾、氯。术前、术后血钠、钾、氯无明显变化 ,而血色素、红血球、血球压积、血小板变化较大。1 .3 操作方法在手术中使用自体输血机 ,手术开始前将自体回输机的管路安装好。为避免交叉感染 ,管路应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管 ,将术野产生的血液收集到储存罐内 ,在回吸血液的同时 ,使用 5 0 0 ml生理盐水加入2 5 0 0 0单位肝素制成抗凝剂 ,在吸血管道内以 1∶ 5的比例与回收血液混合 ,产生抗凝作用 ,经过储血器内多层过滤 ,然后进入回收罐内 ,经离心、净化、清洗 ,将清洗液、抗凝剂、白细胞碎片等分流到一废液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血液检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至2021年6月内所接诊的贫血患者90例,依照血液检验结果选取4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选取4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地中海贫血组,分析两组病人的血液检验指标。结果在Hb、MCV、MCHC、MCH以及血常规指标中,缺铁性贫血组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数据指标则较地中海贫血组显著增高(P0.05),血红蛋白浓度(HGB)数据指标则较地中海贫血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操作简便、快捷,价位较低廉、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否会增加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方法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2016年间随机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随机选择了102例高血压病3级未出血患者资料,选取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 PLT)为分析对象,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OR值,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GB分别为(180.18±38.96)g/L和(149.06±33.82)g/L,标准误为4.59和3.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LT分别为(180.25±64.00)×1012/L和(215.47±79.43)×1012/L,标准误为7.54和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GB与PLT相关系数r=-0.385,P=0.00,观察组r=-0.461,P=0.00,较对照组(r=-0.251,P=0.01)相关性明显;(4)两组间HGB OR值为1.122,表明HGB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PLT OR值为0.907表明PLT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5)同时此研究观察组HGB(180.18±38.96)g/L及对照组HGB(149.06±33.82)g/L分别与标准血红蛋白(HGB)正常值(130±20)g/L作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4.5和3.3两组的HGB都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两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都普遍存在红细胞增多情况。(6)此研究观察组PLT(180.25±64.00)×1012/L与对照组PLT(215.47±79.43)×1012/L也分别与标准PLT正常值(200±100)1012/L做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7.5和7.8,观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PLT增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高原地区因缺氧、低压等高原环境因素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引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从研究中初步得出结论在高原地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因素之一;而PLT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HGB与PLT呈负相关关系;HAPC观察组PLT较对照组低,较低水平的PLT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时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影响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液检查对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度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为肺结核的185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血液常规计数仪器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同时送检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SR),记录、观察并分析相关检验结果。结果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及单纯肺结核组两组中C反应蛋白(t=2.546,P0.05)、红细胞沉降率(t=2.461,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小板(t=1.812,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mg/L)与红细胞沉降率ESR/(mm/h)的相关性最高;血小板Platelet/(×109/L)与红细胞沉降率ESR/(mm/h)呈正相关,但较ESR与CRP的相关性低;而CRP与血小板无正相关性。结论 CRP、ESR可作为临床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参考指标,而血小板在西藏高原地区是否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有一定意义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抗凝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是否需要常规抗凝.方法 连续选择IABP病人153例,随机分组进入抗凝组(A组)71例,非抗凝组(B组)82例.抗凝组静脉给予肝素针维持aPTT于50~70s.非抗凝组无肝素针静脉维持.检测二组即刻,24h,48h以及IABP拔除后24h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 1(PAI 1)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观察IABP引起的肢体缺血或肢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IABP表面的血栓情况.结果 抗凝组和非抗凝组的血小板计数和PAI 1水平于24h和48h均较本身的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抗凝组和非抗凝组的D 二聚体和FDP水平于24h和48h均较本身的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但二组间各个时段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PAI 1和FDP水平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抗凝组3例,非抗凝组2例发生一般肢体缺血.抗凝组2例大出血,8例一般出血;非抗凝组2例一般出血(P<0.05).IABP表面血栓二组均无发生.结论 IABP不需常规抗凝,抗凝不能预防IABP引起的肢体缺血.选择适当的导管经路和早期发现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了解和掌握健康熊的血液生理指标,对熊的保护利用人工养殖和各种疾病的防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保护野生熊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本试验利用VS2000动物血液分析仪对30份黑熊血液(15份健康未采胆熊,15份外观健康的采胆熊)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分别与延边州地区的健康黑熊的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因素。为延边州地区人工养殖熊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实验指标和理论依据,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气血     
“气”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只选出清气、宗气,浊气与血液组合为一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并认识讨论。解剖学定位清气:清气(空气)是地球表面覆盖的大气,包含有氧、氢、氮、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天然气体,人们生产生活终产物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自然灾害及战争中的毒害污染的气体。人体所能利用的是清气中的宗气(氧气)。血:血是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着的红色液体。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有宗气和浊气(二氧化碳)。医史沿革中医对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刺薏复方进行抗辐射功效实验研究,验证其在抗辐射方面具有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各实验项下的小鼠均给药后第14天以Co60Y射线对小鼠一次性全身照射,分别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 B C)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微核细胞计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及胸腺、脾脏指数测定等实验.结果 刺薏复方具有促进WBC的恢复,增加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减少股骨骨髓细胞微核数,提高血中SOD活性,升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胸腺、脾脏指数等作用.结论 刺薏复方具有抗辐射辅助保护作用,且抗辐射作用与给药剂量存在量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