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艺术工作者,其信息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直接影响了他们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对艺术类院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查找、评价、利用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对于艺术类院校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了艺术类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并为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应高度认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明确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扩大培养途径,利用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素质教育,它对高校合格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得天独厚优势,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掘馆员潜能,积极推进信息素养教育,认真地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应与大学各二级学院合作,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联合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断创新培养方法,选择适合学生的理念进行信息素质培养,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向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提出了新的任务。针对中职学生多教来自农村,文化基础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并存在部分“问题”学生的特点,中职学校图书馆必须优化馆藏结构,营造环境亲和力,加强电子阅览室利用管理,并通过寓教于乐读书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提高素养,从而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陈宁 《科技广场》2010,(4):189-191
E时代下探讨信息素养教育与各专业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出信息素养与专业课嵌入式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信息素养的定义,高校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高校图书馆针对学生、教师、馆员、教师与馆员合作的几种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9)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普通高校不同的是,中职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性人才为根本目标,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作为中职教育主要课程之一的语文科目,对于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也能够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重点培养,所以近年来国内的各大中职院校对于语文科目的教学也越发重视。  相似文献   

9.
刘小凤  聂富强 《情报科学》2018,36(11):66-71
【目的/意义】信息素养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行总结 有利于改进教育成效,服务高校人才培养。【方法/过程】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特点,介绍西南 财经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结论】高校图 书馆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时要不断创新、加强师资建设、注重调查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信息—知识—智能的转换视野下研究图书馆职能、图书馆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证明图书馆是扩展人类自身"信息和智能能力"的社会装置,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就是信息素养,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场所,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功能定位是优化学习者思维。这个目标功能定位解决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如何应对图书馆外部急速变化的生态环境,信息素养教育回归到图书情报学特质和图书馆员职业智能本质传承上来。  相似文献   

11.
林淑娥 《科教文汇》2012,(14):39-40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应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教学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同时加强学校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龚光剑 《大众科技》2016,(5):118-119
随着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问题是困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问题,尤其数学课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影响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因此,中职学校数学课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投入更多的耐心。  相似文献   

13.
李美珍 《科教文汇》2011,(18):27-27,61
中职学校德育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教学,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孟翔 《科教文汇》2011,(33):87-87,112
信息技术课程的产生源于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实践和应用,信息素养的集中体现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采用"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感悟与体验。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促使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朱颖 《科教文汇》2012,(23):190-190,193
对于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心理学思潮,这门学科是符合现代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中职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中职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构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春艳 《大众科技》2013,(5):226-227,225
就读中职的学生多数是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考失利或者因为家庭贫困,而来到中职学校。对待中职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才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在掌握各种类型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细致严格的引导教育工作;加强班集体建设,塑造和谐班风;要特别重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风;重视班委建设,促进班级的管理,进而促进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厉开选 《科教文汇》2013,(6):118-119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成为其健康发展的瓶颈,而目前我国中职生继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中职生继续教育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中职生继续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素质的重担。本文对中职生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保障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中职生继续教育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冯春玲 《大众科技》2013,(3):108-109
当前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基础差,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厌学情绪,每个学校都存在相当大一部分数学"学困生",文章就中职数学学困生的形成进行分析,并针对学困生提出了通过教师改变观念,精选专业数学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的几点初浅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倩 《大众科技》2013,(5):198-200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流失问题严重,文章从学生自身、学校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学生流失的原因,以及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如何降低流失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魏江湖 《科教文汇》2013,(11):182-183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学生素质较低,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更是让人头痛。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成为中职办学成败的关键。在中职学校有句名言,那就是: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好才业,一个好班级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打造中职办学的优秀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