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献给爱米莉的玫瑰》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除了故事情节本身的因素外,福克纳在小说中采取的种种叙事手法也是小说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徐高楠 《考试周刊》2011,(24):32-3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这朵玫瑰花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了福克纳的南方主题,以及文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和富有质感的文字艺术。  相似文献   

3.
新批评的批评理论不仅被运用于对诗歌的解读,也可被用来对小说进行剖析。通过细读,运用新批评的象征意义、神话原型、反讽以及张力等批评范畴来对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进行赏析,透过缺失的玫瑰来看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常以其特殊的时间观为架构。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福克纳采用死亡这一手段重新建立并阐释了时间观。通过对爱米丽父亲之死、荷默之死以及爱米丽之死进行解读,可发现福克纳的死亡哲学以及它与其时间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 ,威廉·福克纳塑造了骄傲又自卑 ,独立又依赖 ,倔强且软弱的复杂的艾米莉小姐的形象。在我们为小说的情节与人物动情时 ,也会禁不住对福克纳高超的人物描写技巧发出赞叹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牛津附近的新奥尔巴尼,是个大器晚成的小说家。学生时代的福克纳十分厌学,是个出了名的逃学分子,后来干脆辍学回家,整天借着吟诗作画消磨时光。一战爆发后,无所事事的他试图加入美国军队,因为个头矮小而未能如愿。后来几经周折志愿加入了加拿大空军,但还未开赴前线,战争便已结束了。找不到自我的福克纳在惆怅中回到家乡,进入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就读。由于缺乏动力,这次求学经历同样以辍学告终。那时候,他惟一的精神寄托是诗歌,花了不少精力进行研读、创作,并自费…  相似文献   

7.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福克纳运用现代主义写作手法,通过艾米丽的悲剧人生揭示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矛盾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类心灵冲突这一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卷帙浩繁,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这篇小说融汇了福克纳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多角度"叙述以及哥特式小说等不同写法,综合了多种语言手段和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9.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小说家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这是种自我颠覆的方式,或者说也是一种自我首肯的方式,福克纳故意留此悬念引发人们去深思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解读“玫瑰”的寓意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文章从玫瑰的花与刺入手,从清教传统文化、南北差异、南北战争后的南方贵族等社会历史因素来解读“玫瑰”的隐喻。  相似文献   

10.
谈及威廉·福克纳,人们总是自然地联想到美国的南部。福克纳出生在南方,在小说中他致力于向读者描画南方发生过或者改变了的人物,背景和事件。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重建起,福克纳在分崩离析的传统和势不可挡的工业化文明的裂缝中苦苦挣扎。在这样的矛盾和挣扎中,福克纳生动形象地创造了代表美国南方的文学王国-位于边远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克纳通过他笔下的那些“影子”女性展现了传统南方价值体系和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迫。作为美国男性作家的一名代表,福克纳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的创作中,毋庸置疑,福克纳潜意识里受到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福克纳笔下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形象大多是夏娃这一原型的变种-堕落的女性。这些堕落女性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甘心充当传统价值的殉葬人,自我封闭导致堕落的女性;第二类是彻底背弃传统价值的叛逆者,自我否定导致堕落的女性。不管怎样,她们都是迂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受害者。女性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她们逐渐影子化以及堕落过程的描写,福克纳成功的展现了南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谴责了传统价值观对人性的压榨,同时也唤起了对人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标题具有隐含之意。爱米丽作为悲剧性人物在悲剧环境中作的悲剧性选择——为了追求爱情而敢于毁灭的勇气,震撼人心,值得敬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秀拉》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两部文学作品中的"玫瑰"秀拉和艾米莉的对比,展现出女性敢于挑战周遭的约束和世俗寻求自我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两位主人公与当地的社区相互依存的状况:一方面她们坚持自我,勇于反抗世俗和传统,另一方面,她们又为社区所束缚和容忍。她们追求自我的精神引领新一代女性不断斗争。  相似文献   

13.
14.
以爱米丽的恋情为主线,将其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情感压抑期、恋爱期及孤独期,每一阶段都充斥着独特浓郁的悲剧色彩。作为南方旧传统的被规约者,爱米丽对荷墨·伯隆的悲剧爱情撼动的是“南方历史和阶级的整个根基”,且悲剧实属难免。无论是福克纳本人出于同情和敬重,还是杰弗生镇民对传统逝去的痛惜及缅怀,都给爱米丽献上了娇艳夺目的玫瑰花。  相似文献   

15.
16.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重新解读爱米丽,论证在清教思想盛行的南方社区,她不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相反,由于敢于追求爱情与幸福,敢于挑战传统观念,以杀死情人的极端方式改写了长久以来妇女被奴役被边缘化的宿命,爱米丽是男权社会的叛逆者并因此而散发出女性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years,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within the field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YD). While there a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opportunities for underserved youth to join PYD-based programs,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surrounding the lack of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se programs (Kidd, 2008).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numerous challenges related to evaluation within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and in international settings that often prevent or disrupt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 difficulty building trust with the target population, power relations, obtaining parental consent, demonstrating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attrition. Moreover, these challenges are rare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Knight, Roosa, &; Umaña-Taylor, 2009).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an open discussion of such challenges using case studies from four distinct programs implemented with four different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In addition, the limited empiric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se challenges is presented, along with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consider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并置就是将两个或更多个成分放在一起以便对读者产生特殊影响的一种文体技巧,它将两个看似不一致的成分呈现在主题平衡中。福克纳在其短篇小说《献给埃米莉的玫瑰花》中成功地使用了并置技巧,通过8类并置展示的理性关系使主题以及主题间的关系构建起了该作品的主题联结,从而使读者吃透了主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Symbolism In literature,a symbol referred to a link between things.Symbolists used specific images of people or things to express abstract thoughts and feelings.In some way,symbolism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veying deep meanings beyond the literary level of a story.1.The Origin and Precursors of Symbolism Symbolism originated in Franc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extended to a literary school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郭燕玲 《海外英语》2011,(6):235-236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文通过对小说里不同人物的分析,试图从这看似颠倒混乱、无理无序的叙述中揭示爱米丽病态的精神世界和爱米丽,荷默以及老仆人之间的不同的爱情观念,从而体现南北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和南北文化间的激烈冲突,以及写作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