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代以来家庭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关注的领域.由于家庭教育具有私人领域的养育、个体日常经验的传承和嵌入生活的非正式教育等特点,其理论的建构逐渐陷入了研究视域、研究方法论和教育学意蕴话语表达三重困境.在教育学视域内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建构既是对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整体性把握,也是对教育促进人成长这一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深度诠释.选择文化取向、融合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家庭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理论建构的前置条件.回归教育学视域的家庭教育理论建构,需立足家庭教育生活,培育家庭教育理论成果;着眼家庭促进人的发展,突破学科化教育理论的路径依赖;基于教育学的文化品格,明确家庭教育的理论价值,从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批判地指出了传统教育理念脱离生活的弊病,构建了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当前家庭教育远离生活、封闭式管制、习惯性干涉等误区的修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核心,它批判性的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概念偏离现实生活的弊端,构造了教育以及现实生活相互紧密结合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当前家庭教育的脱离生活、偏离生活、封闭式的拘束管理、习惯性干涉等等现象的误区的改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本篇论文以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本,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其分别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和"生活教育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理论的开放性、持续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它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家庭教育要遵守生活中心、行而后知、民主平等、自然随机等原则.这样,家庭教育将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相对独立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而现象学被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带来了理论养分及重要影响。家庭教育活动及家庭教育研究所使用的生活、实践、情境、交往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现象学意义。本文尝试从现象学教育学三个不同的视角对家庭教育现象进行探究,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家庭教育活动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即获得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才是家庭教育的双赢。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过程令双方身心愉悦,教育效果更具实践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认识道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前家庭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当下学前家庭教育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文章基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通过文献查阅及走访个别幼儿家庭,发现学前家庭教育在形式、空间、时间三个维度问题突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助力学前家庭教育,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理论与方法研究明显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发展、家庭变迁影响家庭教育的过程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受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束缚,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仍呈现出保守、封闭、简单、单向及个体化等特点。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而家庭教育的个体化、生活化等非正规教育特点与正规教育研究方法之间的矛盾是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以家庭这个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为教育环境,在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组成社会以及国家的最小单位。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生活中的人、事、物为教材,是衔接学校以及社会的纽带。同时,家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培养人,尤其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培育。时代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根基性与根源性、言传与身教、经验性与实践性以及丰富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特点和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实践保障、丰富素材和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教育局幼教处、闸北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4月20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4名幼儿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知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林崇德、陈国美、卢乐珍教授到会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期问,代表们分别就当前幼儿家庭教育的理论、实践和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认为: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社会性、陶冶性、亲缘性、感染性、权威性、广泛性、终身性、启蒙性和与家庭生活统一性等特征。在家庭教育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