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一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决被告《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精品购物指南》在30日内登报向刘翔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两万元人民币。此案从立案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原告刘翔败诉.再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2.
备受各界关注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一案终审大翻盘,终审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令《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精品购物指南》上向刘翔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刘翔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6,(11):39-39
“1+X”的媒体组合模式 《精品购物指南》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报道时尚消费动向,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精品购物指南》的独特定位开辟了独有的读者细分市场,与大众新闻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读者交叉率极低,具有明显的市场独占性。基于这一优势,《精品购物指南》向合作伙伴提出了“1+X”的媒体组合模式:“1份《精品购物指南》+任意都市类日报”将为客户赢得整个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恐怕少有人知道《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如今,这两份都市消费周刊早已是京津沪宁杭等大城市年轻时尚一族的每周必读“课本”。最近南京一次调查表明:20—30岁白领,60%以上经常购买都市消费类读物,如:《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周末画报》、《生活周刊》,还有南京本地的《精品购物导刊》、《星期五》  相似文献   

5.
报刊图书     
《传媒》2009,(1):98
《精品购物指南》系列报刊签约北京邮政;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揭晓.  相似文献   

6.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0):13-15
今年3月,在遍及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中出现了一只碧绿色的变色龙,它怪异的模样和“变”的主题广告词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这是精品购物指南2003年度改版的系列广告之一。精品购物指南是我国第一份生活服务类彩报,对在都市报崛起的同时催生我国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起了开山鼻祖的作用,而在报业市场上,生活服务类报纸又有新的困惑,精品购物指南如何创新求变,保持生活服务类报纸领跑者的地位?记者到访时,精品购物指南的副总编管洁正捧着哈佛商业评论看得入神。 管洁,女,北京人,1991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经营报,多次赴美国考察报业,对《今日美国》报颇有研究,现为精品购物指南副总编。办报感悟:在市场上寻找报纸的机会,只有过时的报纸,没有饱和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笔者去年前往京城考察学习北京报业的绩效管理,最后决定选取《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和《财经》双周刊,并谓之“京城传媒四少”。  相似文献   

8.
荣辱榜     
Alexa排名显示腾讯网奥运报道流量第一,深圳南山法院受理11人集体诉腾讯案,多普达广告被指侵犯肖像权 网络红人索赔百万,BBC为错播“刘翔镜头”道歉已不是第一次摆乌龙。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精品购物指南》创新性地采用全彩印刷及豪华铜版纸外封设计,并率先将单期报纸版数提高到100版以上.为中国报业市场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主流时尚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世纪,国内期刊在整体走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态势下,不断采取新举措,其动向之一便是注重服务性,提升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在北京《精品购物指南》、《购物导报》等杂志型报纸走俏市场,取得成功的榜样力量感召下,以服务读者,服务消费,服务生活为主要目标的期刊开始成为国  相似文献   

11.
史占旗 《传媒》2006,(11):56-56
《精品购物指南》9月21日《娱论界》专版刊登了一组《外来艺人频伤民族情感花钱请人来歧视》的文章,对娱乐界和追星族只顾娱乐追星而不顾民族情感的思想倾向进行了严肃批评,对追星一族颇有教益.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1月1日,上海市发生了全国首例新闻侵权案--杜蓉诉记者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之后,新闻侵权案件与日俱增,2005年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案,2009年赵本山状告兰州万顺通航空票务有限公司案,均以被告方败诉做结.新闻侵权--一团笼罩在媒体上空的乌云,似有愈扩愈大之势.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6,(6)
市场经济与新闻侵权(二)文/上海·周胜林3.侵犯肖像权新闻报道侵犯肖像权的问题比较复杂。一般的新闻图像提倡现场抓拍,反对“摆布”、“导演”。现场抓拍就等不得征求本人同意,一经征求意见,也就失去了现场。所谓侵犯肖像权,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当事人许可,...  相似文献   

14.
编辑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被认为是保证媒体独立性、对抗商业利益侵袭的重要原则,《精品购物指南》讨论“编辑方针与经营方针的统一”建立在(《精品》生活服务类周报的独特经营定位之上,对“媒体价值”和“读者本位”新的认知。“编辑方针与经营方针的统一”是“精品”的办报理念、经营哲学,也是方法论.它随着《精品》的办报实践发展出三个层次:资讯的提供——生活方式的引导——价值观的呈现。这三个层次是与近年来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呼应的.体现了读者消费结构与形态的变迁、都市时尚和生活方式的升级,以及文化消费意识与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大观周刊》2010,(31):24-24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悬崖边的贵族——蒋友柏:蒋家王朝的另一种表达》一书上架不久,就陷入一场官司.蒋介石曾孙蒋友柏日前委托上海润一律师事务所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该书作者周为筠以及江苏人民出版社与凤凰联动出版公司告上法庭.称被告侵犯了其肖像权及著作权,  相似文献   

16.
王眉 《青年记者》2005,(2):25-26
近几年来,随着综合性报纸市场趋于饱和,一些报纸另辟蹊径,从综合性报纸市场外围空间入手,找准市场空隙,走上专门化道路,获得了巨大成功。具有代表性的如经济类的《中国经营报》、国际新闻类的《环球时报》、生活服务类的《精品购物指南》、IT类的《计算机世界》等。这批报纸的崛起让人们思考:专门化报纸是偶然出现的,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创刊于1993年的精品购物指南报(以下简称《精品》),曾经在北京报业、广告业市场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最近一两年由于种种原因却少有作为,发展停滞不前。进入2002年,该报重振旗鼓在年初进行了全面改版,以求在北京报业市场重新夺回自己的“势力范围”。 GUIDE+服务手册,版面划分匠心独运 《精品》副总编辑管洁女士,把《精品》改版的思路,概括为:倡导《精品》社区文化,加强《精品》的深度和服务性。她认为,《精品》人不仅仅是报人,更应该是消费者的信息服务员,特别是要为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人群服务。 改版后《精…  相似文献   

18.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锋  刘金婷  汪勤 《今传媒》2006,(3):45-46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报刊、杂志、电视等)在叙述新闻时,都会涉及人物肖像。由于我国法律对肖像的合理使用没有作出明文规定,昕以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新闻官司。 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也就是说,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未经本人同意和以营利为目的。 在1998年,作家赵瑜发表了《马家军调查》,震动了文坛、新闻界和体育界。马俊仁方面认为,此文侵犯了马俊仁的肖像权(也侵犯了名誉权,但此文不作讨论),理由是,《中国作家》发表此文时,引用大量马俊仁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20.
版式不是报纸的“附件”,而是相对独立的报纸语言。版式设计的目的是用最佳方式处理和烘托程度不同的信息。《精品购物指南》作为一张在京城独占鳌头的都市生活信息服务类的报纸,它在版式设计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觉语言。色块——吸引读者眼球的首先是它的封面设计。封面设计具有整张报纸的灵魂性作用。报纸市场零售量某种程度上是由中折线以上的编排决定的,我们称之为“5秒钟效应”。即读者上报摊,5秒钟之内决定该购买哪张报纸。虽然《精品购物指南》的封面也没有跳出美女的俗套,但其大胆、协调的色块运用还是显出它的与众不同。除了封面以外,其内版也都运用了各不相同又和谐统一的色块来强化版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