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姝  梅重 《文化交流》2010,(5):68-71
孙席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他1906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平水乡红墙下村一户小康之家。 此稿选自王姝、梅重两位作者新近脱稿的《孙席珍评传》。该书稿的撰写中采访了传主的家人、友人、学生等,史料翔实,传评相长。本刊发表时对所选章节有删节并稍有改动。  相似文献   

2.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 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目目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巳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都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4.
老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虚谷活到现在,他很想请这位清代画家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中也借主人公之口说:"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  相似文献   

5.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7.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8.
思念老北京     
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9.
正大约是去年春天,云南省文联的同志进京,为新近落成的云南文学艺术博物馆征集作家、艺术家的珍品作为馆藏,我忝列邀请者名单。邀请函明确写着"您在我省工作、生活过……"我赶紧向云南的朋友申明,我籍贯山东,在北京出生、读书、工作,没有在贵省工作过。朋友问:"你写了那么多篇云南的稿子,没有生活,全是瞎编啊?"  相似文献   

10.
书籍插画创作是画家将抽象文字符号进行形象可视化再创造过程,是画家与作家、读者内在沟通,是对书籍灵魂的精神升华。它需要插画艺术家在研读原著、选择题材和风格、形象转化、设计兴趣点和停留点等方面对全书插画的整体把握和运筹,从而成为作者的灵魂伴侣。  相似文献   

11.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短篇小说是霍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之艺术家》是霍桑早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一个艺术家在美国工业化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发生的种种故事。本文将主要探讨小说中原本十分迷茫的艺术家是如何在新兴的工业化社会中,从迷茫转而获得内心的平静,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艺术洞见。  相似文献   

12.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它表现了作家双腿残废后十五年在地坛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作家在困境中自我拯救的心路历程。本文主要围绕作者在地坛中持续追问思考的三大问题,探析作者对生死问题的追寻和叩问、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3.
女作家范小青是个写作上的"拼命三郎",传说她十几天能写出一部20万字的长篇,一个月能写十几个中篇!她在写作时简直"不食人间烟火",只认得一个"写"字,-直就这么写、写、写…………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06,(5):34
写在开篇的话 从教学到从商,我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过一个又一个投资失败的例子.我常常在想,在问,就是在我读MBA的时候,理论中浮现的也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乔木同志甚至为我们具体设想好了“文章的来源”: 1.中央负责同志、部长和专家:关于中国现状的权威论述,可以请作者改写,或编辑部改写后经作者同意。部长不一定是好的作家,如果他找秘书代笔更不一定会好。组织稿件的眼光应放宽一点,在各层干部中间可以写文章的人是有的,编辑部应积极把他们组织在自己周围。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4,(5):I0001-I0004
<正>王充闾,辽宁盘山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兼任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有《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一生爱好是天然》《碗花糕》等十几种散文随笔集和诗词集《鸿爪春泥》以及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作为全国散文界有代表性的作家,多年来,王充闾的文学成就一直得到文学界、学  相似文献   

17.
肖江虹是近年来创作成就较为突出的青年作家,源于肖江虹对底层的独特感悟,他的小说写的几乎都是农村,写底层人民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虽然偶尔也会写到城市,但人物都是城市边缘人,肖江虹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并形成了独特的底层叙事话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代底层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纪念黄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国内首部以黄源为传主的人物传记《黄源传》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包新旺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细节和深厚的情感,再现了这位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文化人"漫长坎坷的人生历程和铮铮风骨,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也传递了一位青年文化工作者对前辈深深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清醒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作者欧逸文是美国《纽约客》杂志的专职作家,从2008年至2013年为该杂志担任驻华记者,主要撰写关于中国的人和事。曾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该书的主要观点有四点:一、中国开始进入"个人主义"的时代。作者认为,在传统观念里,"个人主义"这个词在中国带有贬义,给人自私的感觉,人们不会相信这样的人。但如今,中国人已经接受"个人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观点。该书称,现  相似文献   

20.
盖俊竹 《职业圈》2007,(11):97-98
《野草》是鲁迅"为自己"写的散文诗集,文章通过《秋夜》走进鲁迅心灵世界的幽暗花园."极细小的粉红花"和"遍体苍翠"的小青虫,是展开作者心里图景的路标,透示出那段日子,鲁迅与许广平接触中触发的些微感情涟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