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菊 《广西教育》2013,(21):76-7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程着重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忽视了美育渗透。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美育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一、品词析句,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美的内涵入选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是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有效内容,  相似文献   

2.
书香课程     
<正>主持人语现行的语文教学,一篇课文要讲两三个课时,一学期主要围绕一本语文教材展开教学,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期望通过"一篇""一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教师讲课,然后解答练习题。近年来,虽然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得到了关注,然而,在夯实大量阅读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徒有认识,缺乏实招。"大量阅读"仍只是一种"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课堂之外的游击战,远没在"课程"上聚焦。昔日,斯霞老师践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  相似文献   

3.
现行五年制语文课本中的一年级“看图学词学句”这部分教材,是按照直观——抽象——实践这一规律编排的。在“看图学词学句”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从图入手,形成词句概念“看图学词学句”部分的插图,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认识事物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的客观事物紧紧地结合起来,从而巩固所学的生  相似文献   

4.
“识字学词学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主要课型。本册要求学会370个生字,其中的129个生字安排在“识字学词学句”中完成。这部分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集中但不孤立识字;二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三是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四是把识字与学词、学句融为一体。教学的着力点是:帮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学词学句,初步建立词和句的概念,并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教材编排体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揭示了汉字的构字方式,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编排形式各课不同,灵活多变,有看图识字学词学句,有按事物类别识字学…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拓展美、发扬美。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审美内容着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句、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其本身就是一种形态美、形象美、情感美的高层次活动。学生从生动可感的美的形态把握中可以形成一种审美创造力。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在自己的思维空间纵横捭阖,逐步地将自己心灵瞬间感受填充得清晰明了,使自己品尝到创作的喜悦。本文从把握课标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培养审美意识,感悟心灵体验;展开合理想象,提高审美能力;品词析句鉴赏,陶冶审美情操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审美情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繁重的识字任务,语文教材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呈现生字,借助语境随文识字强化了汉字的理解和运用。除了随文识字,教材还安排了多个识字专题进行集中识字,如蒙学识字、韵文识字、生活场景识字等,除了以上内容,教材还在识字专题里安排了适当的字理识字内容,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安排了典型的象形字,《日月明》一课引导学生借助会意字的造字规律识字,让学生初步了  相似文献   

8.
只要教师善于营造审美气氛,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体验到审美的乐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视听结合,提高审美情趣;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启发想象,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杨勇 《中学教学参考》2010,(34):112-112
一、面临写作的问题 1.巧记单词 按照语言学习规律,英语写作教学的次序应是:词一句一篇。“词”是基础,“句”是过渡或桥梁,“篇”是目的。整个训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这三个阶段彼此衔接,教会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词句,从而达到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导学生品味教材中的语文美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工具。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带领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深入其中,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感,还是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美的过程。语文美往往通过语言和文字表现,委婉含蓄,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而是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通  相似文献   

11.
语文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素材从何而来?从课本中来。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大量的优秀课文,塑造了美的心灵、美的意境,锤炼了美的语言、美的构思,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美育内容和因素,通过诱导、点拨去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探索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受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识字写字是学生热爱知识的基础,也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那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记住所学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呢?一、巧妙设计随文识字儿童的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就是强调字词的教学要和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有些生字更适合随文识字,因为随文识字有利于理解字义。如二年级《母亲的恩情》一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充分尊重语文学习规律,把语文要素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在课后习题中逐步呈现出来,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教学时教师要认真揣摩编者意图,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揣摩领悟,以真正发挥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探索,“语用”一词得到了凸显。语文天生就具有美的属性,语文课,学的是美的文字,学的是美的语言,学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审美语用”由此而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基于“审美语用”这一主张,发掘美、顺应美、涵泳美,试图阐释、探寻出更多语用之美。一、美的发掘:厘清基于“审美语用”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袁允娟 《广西教育》2011,(19):51-51
目前,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导致了词语教学的低效。"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性化地理解词语的意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收入许多名篇佳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涵盖了美的各个领域.如,表现自然美的《山海美》、《桂林山水》、《九寨沟》、《草原》;表现社会美的《小英雄雨来》、《飞夺泸定桥》、《将相和》;表现艺术美的《月光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导读、品词析句、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的美感,领略到语文阅读的魅力.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童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喜怒哀乐、真善美丑,这些感情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在具体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略到阅读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7.
小语教学中的美育是针对儿童思维特点及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的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蕴含在教材之中。作者寓课文中客观事物的美,能唤起学生美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在挖掘教材中美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呢?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感知美、创造美。一、创设图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意境美图画的直观、形象的鲜明,能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尤其能再现作品的深邃意境,使学生感知课文的意境美。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开发学生智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语言为中介,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教学中,我反复探索,总结出开发智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语境”中开发智力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必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语文教学要在“语境”中开发学生智力。它要求我们结合语文的语义情景解释词、句、段、篇,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课文的语义情景是影响学生理解字、词、句的重要因素。所谓语义情景,就是教…  相似文献   

19.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教一年级小学生识字,从字义来说就是教他们学词,而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因而字词教学中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教会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那么,怎么指导学生去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呢?一、学习方法的含义学习方法,即怎样学习的问题。一般指的是学习程序和学习技巧。广义上讲,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法则、学习程序、学习技巧、学习习惯等要素。学习心理指学习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状态。学习法则,即学习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律。如认识事物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阅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它们对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