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春,我们采写的江西省乐安县万发龙等3户养猪专业户的遭遇一稿,先后在当年的《半月谈》第10期和《江西日报》5月23日一版头条刊登,并分别被新华社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选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稿件被新华社和《半月谈》杂志社及《江西日报》评为好稿。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下,我们又进行连续报道,促成了事件的圆满解决,使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的万发龙等三户养猪专业户得到了合理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1995年全国期刊发行量超百万册的期刊共22家。它们是:1.《半月谈》 (新华社)发行量500万册;2.《读者》 (甘肃省)发行量350万册;3.《广东第二课堂》发行量300万册;  相似文献   

3.
伴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新华社在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的征途中,新的事业不断涌现:1980年5月,新华社主办和出版的时事政策性刊物《半月谈》与全国读者见面;1993年1月1日,新华社主办和出版的第一张综合性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创刊发行;1993年10月,新华音像中心成立。作为《半月谈》杂志、《新华每日电讯》报、新华社音像事业创办人之一的闵凡路,抓住了新华社创办杂志、报纸和音像的机遇,谱写了自己的创业三部曲,铺就了一条开拓进取的创业不凡路。他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令同行赞叹,为新华人瞩目。笔者在与他谈及这些创业之事时,他语气平和…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与时代一道前行张正宪1980年5月,《半月谈》在改革的初潮中应运而生。14年来,她历经风雨,一路前行,显示了蓬蓬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作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党刊,《半月谈》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通俗朴实的文风,讲解党的政策,评说天下...  相似文献   

5.
王永亮  陆海燕 《今传媒》2006,(10):26-28
在政治上,《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创刊于1980年5月。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类报刊之首,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曾誉之为“中华第一刊”。在文化上,《半月谈  相似文献   

6.
新创     
《半月谈》推出纪念新中国60年经典系列特刊 《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特刊》,是经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主办,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年出版的重要时政期刊。  相似文献   

7.
薛凯 《新闻与写作》2001,(10):21-22
在《半月谈》上刊登的,由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帅政和盂晖采写的报道《张平:为人民而歌》,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被评为新华社的部级好稿。张平评价说.《半月谈》的这篇槁件是对他创作历程的最全面、最恰当的论述。 这篇报道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社会影响?我觉得,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首先是选题准,抓住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当时,反腐电影《生死抉择》轰动了大江南北,这部电影改编自张平的小说《抉择》。人们痛恨腐败,关心反腐败,而张平的小说正好传达了他们的心声,因此。张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8.
王永亮  陆海燕 《今传媒》2006,(10X):26-28
在政治上,《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的重要党刊,创刊于1980年5月。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类报刊之首,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曾誉之为“中华第一刊”。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编辑部于1992年4月26日邀请来京参加半月谈通联站站长会议的同志们座谈。新华社副社长、本刊编委会主任委员郭超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对《半月谈》通讯员几年来给予《中国记者》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中国记者》要进一步发扬全党办报、全党办刊的光荣传统,依靠全国新闻界和各地宣传、邮电部门的同志共同把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10.
《新闻导刊》2006,(6):59-59
拇指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这是近日开通的“新华手机报”为4.4亿手机用户带来的全新读报体验。“新华手机报”汇集了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电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国际先驱导报》和《瞭望》、《半月谈》等一批在眉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均报纸、杂志的精彩内容,集中了新华社和新垂羚网晦新闻报道精品、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  相似文献   

11.
以宣传时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半月谈》系列刊物,1992年订阅数突破700万份,比1991年净增82万份,在全国报刊中发行量居首位。包括汉文版、维吾尔文版、朝鲜文版等版本的《半月谈》系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迅猛增多的报刊竞争加剧,许多同行对《半月谈》系列刊物的命运感到担忧。经过两三年的考验,《半月谈》的情况可以说还是比较好的。《半月谈》系列刊物在60万份的《时事报告》分离出去以后,今年的发行量尽管下降了2.6%,但仍以500万的数字位居全国各报刊第一位;杂志社的纯收入1994年首次突破1200万元,人均创利25万多元,由于被认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半月谈杂志社最近被评为中直机关1994年度唯一的一个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相似文献   

13.
从1985年起,半月谈杂志社出版的系列刊物,其发行量之大一直居于全国各报刊的首位。今年则更为引人注目。目前在许多报刊征订不怎么景气的情况下,《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却异军突起,总发行量在年初增加到525万份,比上年初一下子多出了112万份。去年8月制订发行工作计划时,我们曾提出了一个今年增长10%的目标,结果出乎意料地翻了番,增幅高达27%。由于《半月谈内部版》的期发数由去年同期的86万份增加到110多万份,这样在中央一级发行量超百万的3个刊物中,  相似文献   

14.
到2008年5月,《半月谈》杂志已创办28年。据《半月谈》同志告知,杂志已第五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高达3.62亿元人民币。不论这评价准确与否,作为《半月谈》杂志创办人之一的我,听了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5.
贾甲 《今传媒》2006,(7):34
本刊讯(记者贾甲)6月22日至27日,新华社高级编辑、《半月谈》杂志原总编助理、国际编辑室主任秦殿杰,应邀来到西安,分别为西安日报社、陕西工人报社、华商报社、《今传媒》杂志部分理事单位的记者编辑和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怎样防堵稿件差错,当好把关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18日,在征得新华社《半月谈》编辑及作者的同意后,《中国煤炭报》的《今天》周刊将山西省长治县原县委书记王虎林在(升任长治市委常委)离任前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突击调整、提拔干部的行为以《县委书记搞批发两月提拔二百八》为题作了公开报道。8月30日,王虎林当上市委常委3个月后被  相似文献   

17.
传媒     
凤凰卫视“时事开讲”8月22日播出“中国追捕外逃贪官”的谈话节目,本刊综合该节目主持人与时事评论员的观点如下: 这几年,海外媒体、中国内地的媒体对有关中国贪官外逃的消息都有报道。最近北京的一个叫《半月谈》的杂志,刊登了一篇长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比较权威的,因为这个杂志是中国新华社主办的。文章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追捕外逃  相似文献   

18.
正当全区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之际,藏文版《半月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区广大农牧民群众政治生活中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半月谈》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新闻时事刊物,它所具有的权威性是无庸置疑的。藏文版《半月谈》的出版发  相似文献   

19.
“亿万”即一亿个万,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亿也可读作“万万”,即一万个万。一亿个万和一万个万,差距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可是,我们很多报道中,却把“亿万”当“万万”(亿)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谬误。其实这个问题,报刊载文作过说明,可没引起有些作者和编者的重视。前几年,《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在南方,有个亿万富翁》,作者是名家,文章也挺感人,可是错把“亿万”当“亿元”了。1994年第11期《半月谈》杂志里面竟有两处这样的错误:一是《“抠门”的亿万富翁》,二是《从亿万富翁到总理》。这两位“富翁”一个只有6.5亿,一个只有15亿。换算成万的话,一个是6.5万个万,一个是15万个万,离亿个万差得远。著名作家和《人民日报》、《半月谈》这样高档次报刊用错这个“概念”实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00,(3)
冯青龙 ,男 ,藏族 ,1957年10月生于四川小金县 ,现任《阿坝日报》党组书记、总编辑。1976年至1978年 ,在成都军区服现役 ,担任《解放军报》、《战旗报》特约通讯员 ;1990—1998年 ,在阿坝州委宣传部工作 ,历任办公室主任、副部长 ,期间曾担任新华社《半月谈》、《时事报告》特约通讯员 ,于1996年被新华社评为全国优秀通讯员 ;1998年担任阿坝日报党组书记、总编至今。在从事新闻宣传和新闻管理23年中 ,先后在中央、省、州各级报刊上发表上百万字的作品 ,其中有不少获奖。徐明利 ,男1953年12月生于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