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代婚礼服饰和中国历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婚礼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欢乐喜庆的符号,是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的象征。我国婚礼服饰自古以来一脉相传,尽管几经演变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式,但它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却源远流长。婚礼服饰之所以能在民族传统文化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资需要,婚礼服饰已被深深地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婚礼服饰的演变过程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历朝历代的婚礼服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元素,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服饰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旗袍所蕴含的美让全世界的女性都着迷,而其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旗袍的由来与发展旗袍是中华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标志性的服装,它以独特的美受到了广大女性的广泛欢迎,其魅力经久不衰。(一)旗袍的来源和历史发展旗袍最早来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女子的袍  相似文献   

3.
许敏武 《学周刊C版》2019,(18):181-181
中国古代人文教育理念历史悠长,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极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优秀人才的培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我国古代人文教育的渊源、主要特征探讨它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5.
服饰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维吾尔族的服饰先后经历了改革、演变、繁荣的过程,并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作出巨大贡献。因此,深入地研究这些服饰,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古代文献和新疆本地石窟壁画材料,对古代维吾尔族在不同时期内流行的主要服饰、质料以及与中原地区在服饰方面的交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服饰形成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维吾尔族服饰形成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尚衍斌维吾尔族的服饰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不仅体现着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和习俗,而且标志着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程度。因此,民族服饰是判定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维吾尔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8.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到战国初期,楚文化已遍及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论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理念。"人文"内在地包含了"文"与"人"两套话语系统,以"文"为核心,在"文"的规范与制约下展开"人文"的矛盾张力,中国古代文论在自身的论阈中体现了独特的哲性之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内核的"人文"理念迥异于近现代西方"人文"理念的一维思维指向,"文"与"人"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平衡中显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本色,具有人文底蕴的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为当下的"人文"之思注入了中国式的思维维度与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2500年来,道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当代人类在反省自身发展模式和未来命运走向、积极探索解决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之时,老子哲学、道文化日益显示出某种和谐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普世的文化特征,展现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河南周口鹿邑是老子故里,道文化是这里的地域特色文化,一直以来,我刊一直努力打造这方面的特色栏目。从2009年起,我刊把"道家文化研究"改为"道文化研究"专栏,  相似文献   

11.
强调文学的政教功用价值,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古代文论文及文学史之始终。政教功用观对于古代文学创作、反对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古代文学实用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政教不分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本从教育机构与政治机构、官与师、教育活动与政治需要等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先秦时期政教关系从“貌神一体”到“貌离神一”的历史演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政教不分的化原因,提出“天人合一”、“人性善”等观念和隐喻式思维方式是导致古代中国政教不分的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古籍卷帙浩繁。种类繁多。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学、艺术、语言字、地理、天历算、医药等诸多方面。它是中华多民族大家庭化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世界的人类优秀化遗产。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出版了许多很好的民族古籍书目。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古籍书目控制产生了近乎本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成就。为建立国际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书目数据库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羊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化中的羊,不仅是自然之物,而且还被赋予了丰富、深刻的化内涵,象征着吉祥、神圣、善良、公正。翻开古代有关“羊”的大量献资料,我们发现,“羊”与传统化中的宗教、法律、道德、政治、学、艺术、民俗等各方面都有不解之缘,而这些资料亦是研究传统化弥足珍贵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5.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16.
几千年来的中国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特 征。这是由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这样。中国古代哲学在主题、世界观、社会功能三个方面,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几千年来伟大中华民族寻求生存和发展,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消弭战乱、治国安邦的丰富政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秉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富理论遗产,建构好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7.
身份问题本来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但也被引入了文学研究,尤其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比较,存在文化身份的语境.将政治学中的身份认同理论转换于研究有多重文化背景的文学问题,可启发我们思考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邱洪 《教育文化论坛》2010,2(4):112-115
许慎文化即汉字文化。汉字是记录语言、思想、物态、事件等世间万物的符号。许慎作《说文解字》,系统完整地保留了汉字以前的小篆字形和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籀文、统一了汉字的形、音、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社会生活,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和文化科学。尹珍承传许慎文化,到西南传播汉文化,成为汉代"北许南尹"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学、历史、政治、宗教和哲学内容外,从《诗经》中衍生出来的众多成语,也渗透着先民们的生活、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体现着周人的文化精神。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因此,《诗经》成语成为保存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近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各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考古、文化遗产、各类史学包括音乐史学的关注,本人结合近几年对音乐史学的研究,从中国古代乐器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政治与社会制度相对应、与文学作品相呼应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达到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挖掘一个较为明晰的方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