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文章通过四篇有关敦煌学的书序,对敦煌美术史、佛教文献和图像、胡语文书、敦煌学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回顾,指出这些著作代表了敦煌学的拓展,并根据相关新书的内容,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敦煌布萨文与布萨次第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缘起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不少布萨文及与布萨相关的唱导文。对布萨文进行研究,是我们深入探讨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的关键所在。同时敦煌本布萨文又是唐宋时期佛教律仪制度的珍贵资料,通过对《四分律》、《天台菩萨戒仪》等相同文本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印度佛教律制与中国佛教律制互动的结合点,而敦煌的布萨文资料使我们探寻这种结合点成为可能。此外,研究敦煌本布萨文,对我们研究敦煌文学中的唱导、变文及敦煌的人文背景均有着重要意义。土桥秀高先生在《戒律研究》一书中,对敦煌布萨文进行了录文与研究。①冉云华先生发表了《敦煌本大乘…  相似文献   

3.
张涌泉 《家教指南》2004,(2):107-108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本是佛教寺庙藏书之所,佛教典籍是敦煌写本文献中的主体,约占总数的90%左右,即便是其余10%左右的世俗文书部分,往往也与佛教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人把敦煌文献径直等同于佛教文献,不是没有道理的.敦煌文献中的许多佛教写本(或刻本)大都是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有着很高的文献校勘价值,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未见于历代藏经收录的逸典,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但敦煌文献发现100多年来,人们的眼光往往关注于四部古籍和世俗文书部分,而对于大量的佛教文献,则关怀不够.最近20多年来,学术界尤其是佛教学界开始比较多地注意到敦煌佛教文献的价值,但也往往集中在大乘佛教尤其是禅宗文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敦煌遗书中关于佛教的资料,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我们称之“敦煌佛教文书”。从记年题记看,敦煌佛教文书最早的是西凉建初元年比丘德祐等所写《十诵比丘戒本》(S.797),最迟为宋初至道元年敦煌灵图寺僧道猷所写《往西天取经牒》(北图4号背面),中间延续了六七个世纪。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文献为依据,指出敦煌藏经洞佛教文献对中古佛教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敦煌佛教文献研究的现状,以及敦煌佛教文献对佛教研究的启示,特别论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佛教的独立发展及其意义。同时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敦煌写本S.529v是一件包含着丰富历史、地理、佛教信息的重要文书。敦煌学界一向对该文书较为关注,然而对其定名、校释、价值以及利用等问题的研究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其命名用“佛教圣迹巡礼记”较为适宜;郑炳林、杜斗城等学者的校释虽不尽完美,但仍为该文书的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个世纪前,敦煌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由此敦煌文书流散世界各地,产生了一门世界性显学——敦煌学。走过百年的敦煌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资料的刊布也已基本完成。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对敦煌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客观地分析其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推动敦煌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我们邀请5位国内外敦煌学研究专家,以敦煌学的发展趋势为议题组织本组笔谈。程喜霖先生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敦煌学理论,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实践经验,指出“二重证据法”仍然是适用于敦煌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台湾学者郑阿财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成果颇丰。2010年,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全书分绪论、分论、专论三部分。绪论对敦煌佛教灵验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敦煌学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各项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如果说还有尚待集中研究的领域,那无疑就是占卜文献和佛教经疏了。2013至2014年,相继有三部关于敦煌占卜文献的专著面世,分别是黄正建的《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增订版,以下简称"黄著"),1王晶波的《敦煌占卜文献与社会生活》(以下简称"王著"),2郑炳林、陈于柱的《敦煌占卜文献叙录》(以下简称"郑陈著"),3再加上之前由法国马克教授主编,集合了法、中、美三国10位学者完成的《中国中古的占卜与社会——法国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马筑 《家教指南》2005,(2):84-87
斯坦因窃自敦煌、新疆的古藏文写本现藏于大英图书馆.这批写本经过国际敦煌学、藏学界长期的整理和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一套包括编号、规格、编目和转写等内容的文献系统.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学者研究其中社会历史文书的概况与精华.  相似文献   

11.
敦煌研究院藏有一批敦煌文献,部分可以缀合.前贤对已刊馆藏敦煌文献做了缀合,本文则对院藏未刊的汉文文献进行缀合,将39件残卷和残片缀合为13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也有助于了解敦煌文献的聚散情况.  相似文献   

12.
柴剑虹先生的<敦煌学与敦煌文化>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4月出版.全书除代自序外共收文47篇,约25万字. 本书除收入作者擅长的敦煌文学研究外,我认为最值得重视的是有关敦煌学术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艺术哲学,是以艺术作品作蓝本,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理性的触摸。用哲学方法研究敦煌艺术,就是要把敦煌艺术放在大视域中,寻找其背后诸多横向的"未出场"的联系,为敦煌艺术构建一种透视其历史内涵和当代意义的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14.
敦煌书写     
敦煌之所以成为敦煌,是因为它是中亚东亚十字路口一个书写的地点,一个从事艺术的地点。敦煌用一千多年壁画,塑像,用羊皮卷,绸卷,纸卷,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少见的持续性的艺术积累。敦煌书写的本质是艺术,因此它也以敦煌美术,敦煌歌舞,敦煌叙述,甚至敦煌旅游,敦煌重建等方式出现,围绕敦煌而出现的现当代艺术活动,可以说是第四次敦煌书写。这次书写不仅是在延续敦煌文化,而且使敦煌书写进入全球化的大环境,而冯玉雷的"敦煌小说"是这个第四次书写潮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敦煌捺印佛像是敦煌版画艺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中捺印佛像的分析研究,就如何正确辨别捺印佛像,捺印佛像的用途以及捺印佛像演变为雕版印刷术的原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敦煌研究院藏藏经洞出土敦煌藏文写经的情况,以文献叙录的形式首次向学界公布.  相似文献   

17.
忆敦煌     
五十五年前,1947年的秋天,我于四川成都省立艺专毕业,与同学四人,得到常书鸿所长的同意,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18.
敦煌经变画     
施萍婷 《家教指南》2011,(5):1-13,125,129
本文分析了敦煌经变画的意义和内涵,并以敦煌壁画经变画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对照佛经及相关文献,指出各类经变画的特征与辨识的依据,着重分析了内容较丰富的经变的画面特征。  相似文献   

19.
敦煌白画     
从审美角度探索、研究敦煌佛教艺术中的白画,主要寻觅莫高窟内白画作品,按时代叙述白画的价值、内容、技法,以及白画现存之精美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