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实施符合地方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既可以许可学生运用其知识产权创业,也可以为学生获批知识产权创业创造条件。地方高校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这种转向,其内部各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协调与合作,加强与政府和产业的协作,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学院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受到诸多传统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新政的实施,区域知识产权布局战略的优化,以及地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等现实需求,为地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以高校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支撑,构建组织体系一体化、管理平台一体化、运行机制一体化和制度保障一体化的校企政"三位一体"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实现三方互补、协同合作,有利于提高地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滨州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滨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存在创新意识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以及创新人才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可以采取如下有效策略: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大力支持科技机构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提升科技活动产出水平;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政策支撑,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校绩效考评机制目前在价值导向和激励约束功能上不尽科学、合理,影响了高校专利及时、有效转化。为增强教师从事专利转化的动力,高校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完善有利于促进专利转化的绩效考评指标,构建激发专利转化工作积极性的分类考评体系,大力实施引导、推动成果面向专利和产业需求的开放性考评机制,为推进高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及促进高校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破除绩效考评方面的机制藩篱。  相似文献   

5.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知识商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它的知识产权保护几乎涵盖知识产权的各个领域。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观念淡薄,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创新和发展。高校科技技术成果的有效利用已经日益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增值的重要手段,必须提高意识,健全机构,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保障其知识产权,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防范和规避风险,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6.
卢石梅 《教师》2014,(24):105-105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知识化进程加快,知识、科技与经济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未来高科技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大力支持鼓励科技创新的形势下,知识产权在国家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是高校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教学之一,如何立足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集聚,科技发达、人才众多,实施科技强省战略条件优越。在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过程中,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构筑区域科技创新优势,努力建设科技强省,实现创新主导型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区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创新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科技创新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和重要措施。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前景看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必须根据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规律,采取措施,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桥头堡,是引领知识产权发展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知识产权的产出和转化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全面的布设,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高校科技创新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也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具有促进作用。美国《拜杜法案》自实施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转化方面成效显著,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针对我国高校存在的问题如体制弊端、科技创新投入缺乏以及知识产权转化率低等,通过分析"拜杜法则"的起源、运行及在中国出现的困境,提出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6日,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火炬计划走过了10年的光辉历程。不断地开拓、探索、实践和创新的这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民族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在国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提出了高校职能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重要基础的观点,并通过德、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事实进行了相应的论证;其次,通过分析兴办高新技术产业之举与高校职能扩展的相互关系,讨论了高校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实现新的发展的问题;最后,本文指出:中国高校继续兴办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倘若对此进一步规范与创新,可望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战略与西部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有限性,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因此,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管理,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知识产权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科技创新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和重要措施。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前景看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必须根据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规律,采取措施,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温州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件出发,分析温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人才、资本战略;认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能够大力推动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温州模式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鼓励科研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予以保障。但从总体上看,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成果市场适用性差、转化率偏低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真正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重任,创造了许多科研成果和知识产品,高校应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文章从分析理工科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联系理工科大学的实际情况,指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兰山经济繁荣是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兰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诸多优势也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解决的措施主要有: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扩张;以项目为突破,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队伍。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几年,济南市紧紧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济南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显著提升。为进一步加速科技经济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济南实体经济的支撑引领,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打造省会科技人才高地;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对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引导;建设科技型特色产业园区,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健全产学研创新合作机制,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保障,切实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