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外学习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和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我国中小学生的校外学习场所包括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其中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接受学科补习。但由于校外教育在教育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对中小学生校外学习效果的认可度均较低。要真正发挥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协同互补作用,需要从多方面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认识校外学习,并对校外教育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方式对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校外活动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促进校外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更新校外教育观念,树立起大校外教育观,加强对校外教师的培养,提高校外教师的素质,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并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及家长全面深入了解校外教育。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家对于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监管政策不明晰,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太多且监管职责不清等原因,导致中小学生校外教育乱象面临治理困境。突破困境急需国家明晰相关政策,明确把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服务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建立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监管与治理机制,确保对中小学生校外学习与教育服务活动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使之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4.
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有利于将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样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有利于将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样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家长及学生的教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最近十几年来,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现象在我国已随处可见。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放任不管,中小学生校外补习必乱象丛生,教育的不公平必将持续加剧,进而影响整个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是摆在政府、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要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必须先明确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本文从中小学校外补习的主要构成要素出发,回答了规范管理中小学校外补习应由谁来管理、管理什么与怎样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外辅导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校外辅导市场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校外辅导已经对教育、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笔者通过对中小学生家长对校外辅导的认知与态度这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校外辅导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获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促进校外辅导市场的良性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2012年起,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全面"升级"为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为此,北京市每年将投入2亿元资金,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有两次机会到博物馆、植物园、天文馆等社会大课堂市级资源单位和校外教育机构上课,116万名中小学生将在校外学到更多知识。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规范中小学生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展示学校和社会艺术教育成果,提升中小学生艺术水平, 选拔和储备优秀艺术人才,经研究,决定于2006年举办第五届成都市学生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暨四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校外参加的科学技术活动,包括校内的活动课、课外兴趣小组和少科站等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的科技活动。 受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的委托,我们对上海市中小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开展“双休日”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崔熙洙中小学生“双休日”活动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过程中,起着校内教育和课堂教学所替代不了的作用。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小学生“双休日”活动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2.
校外教育是中小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广阔时空”所受的教育,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都以活动作为呈现载体,故俱能以体悟、感受、自省等自我生成性途径发挥出独特的德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养。毋庸置疑,校外组织的各类德育活动,包括思想道德及社会政治活动,更具有道德教育的直接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减负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校外时间,也使得他们的校外教育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表现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可行的计划、没有合理的体系、没有必要的条件、没有足够的动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与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家长和农村社会的认识不到位有关。开展农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地方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农村社区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农村学校应发挥主阵地作用,农村家长应发挥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规范我市中小学生课外、校外艺术活动, 展示学校和社会艺术教育成果,提升中小学生艺术水平,选拔和储备优秀艺术人才,经研究,决定于2006年举办第五届成都市学生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暨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成都市初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要闻     
《教书育人》2012,(23):4-5
北京:启动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从2012年起,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全面"升级"为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为此,全市每年将投入2亿元资金,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有两次机会到博物馆、植物园、天文馆等社会大课堂市级资源单位和校外教育机构上课,116万中小学生将在校外学知识。北京自2008年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以来,涵盖市级资源单位545家,区县级资源单位达700多家,共计1260家。  相似文献   

16.
《天津教育》2011,(9):46-46
本刊讯据《天津日报》消息,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在园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天津市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公共安全教育地方课程,采取游戏、活动、体验的方式,对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按照《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蓬勃发展的产业化的校外补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思考。本文着重分析中小学校外补习对学生成绩、学生校外生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公平、社会经济几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献给全市124万中小学生的新学年礼物--社会大课堂全面启动,首批481家资源单位,40余个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示范性基地,以及便于查询资源信患的门户网站,为首都中小学生提供空间广阔的社会教育活动场所,满足学生多元多样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课外校外文化体育生活的需要.社会大课堂的建成,将惠及全市2000余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100多万中小学生和千万个家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水平和结构进行刻画,并聚焦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关系,分析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子女结构和户籍的家庭对子女校内和校外各类教育活动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中小学每生每年的家庭教育支出超过1万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6%,其中校外支出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有38%和21%的中小学生在过去一学年参加过校外补习和兴趣班。对家庭校内和校外教育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表明,社会经济背景更好的家庭对子女的校内和校外投入都更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家庭更加倾向于增加子女校内的支出,尤其是校内基础性的支出;而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家庭更加倾向于增加校外教育支出,以及校内的发展性、增值性支出。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对子女的校内和校外教育投入不足。此外,本文发现独生子女家庭中女孩家庭对孩子的校内拓展性和校外兴趣类的教育投入要高于男孩家庭。  相似文献   

20.
寒假期间,上海市教委重申教育部及该市有关规定,严禁各中小学在寒暑假期间大面积补课和提前上新课,要求各类教师进修院校、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和少科站)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均不得举办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各种学科文化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