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鸟粪石结晶法(MgNH4PO4·6H2O,MAP)回收废水中氮磷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废水中镁的含量相对于氮和磷低,因此通常需要添加镁盐。利用海水作为低成本镁源,考察了pH、Mg/P和N/P摩尔比、反应时间及杂离子对氮磷回收率和鸟粪石纯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鸟粪石形成速度快,10min内就能完成。当3种构晶离子摩尔比[Mg^2+]:[NH^4+]:[PO43^-]为1.4:1.0:1.1,pH为9.5时,氮磷回收率分别为88.4%和96.9%。对合成鸟粪石进行了化学成分和XRD分析,海水合成鸟粪石的纯度为83.19%,与MgCl2作为镁源相当。  相似文献   

2.
影响方解石去除水体中高浓度磷酸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方解石去除水体中高浓度磷酸盐的影响因素,为能够有效地对工业废水中磷酸盐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典型pH值条件下以及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离子对方解石去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显著影响方解石对高浓度磷的去除,当pH=6.0时,方解石溶解游离出的Ca2+与水体中的H2PO4-形成磷酸钙的沉淀,同时溶液中的其他离子(例如Mg2+,SO42-,NH4+和草酸)对方解石去除磷起到抑制作用。当pH=10.0时,方解石对磷的去除主要以吸附过程为主,溶液中的Mg2+对方解石去除磷有促进作用,NH4+与草酸都对其有抑制作用,而SO42-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当Mg2+和NH4+共存时,通过生成磷酸铵镁沉淀物与方解石共同去除水体中的磷。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以不同的Mg^2+、Al^3+与Cu^2+摩尔比制备一系列的镁铝铜三元类水滑石(Cu/Mg/Al—HTLc)。并研究了镁铝铜类水滑石的焙烧产(HTLc-500)对阴离子染料茜素黄GG的吸附特征。分别考察了不同镁铝铜摩尔比的HTLc-500、吸附剂投放量、反应温度、染料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HTLc-500吸附阴离子染料茜素黄GG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合有20mg/L的茜素黄GG模拟废水溶液,镁铝铜摩尔比为8:10:22的类水滑石,投放量为25mg。在25℃下反应360min。去除率可达到99.14%。  相似文献   

4.
植酸钙是由植酸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的一种复合盐,又名菲丁,简称植酸钙,植酸钙的分子式通常用C6H6O24P6Mg4Ca2·5H2O(沉淀剂为氢氧化钙时)表示.  相似文献   

5.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的硬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酸性铬蓝 K(ACBK)在 p H为 10 .0的 NH3- NH4Cl介质中与钙和镁同时显色的条件 ,试验表明 ,Ca2 + 和 Mg2 + 离子均可与 ACBK形成 1∶ 1的配合物 ,在 46 8nm波长处 ,两种配合物存在一等摩尔吸收点 ,对应于该点的等摩尔吸光系数ε=7.6× 10 3L· mol- 1 · cm- 1 ,在此波长及最佳操作条件下 ,Ca2 + 和 Mg2 + 的总含量在 0~ 3× 10 - 5 m ol· L- 1 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钙镁总含量的方法 ,应用于水硬度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淀粉磷酸单酯的合成及取代度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就淀粉磷酸单酯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磷酸盐加入量三个因素对产品取代度(D,S)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而确定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5min,磷酸盐加入量度16%。  相似文献   

7.
MAP法处理氨氮废水中,从环境友好性出发,选择氧化镁为镁盐添加剂。考察了不同pH、温度、镁氮比、磷氮比对氨氮去除率和余磷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拟氨氮废水为500mg/L条件下,最优条件为pH9.5,温度20℃,n(Mg):n(N)为2.4:1,n(P)∶n(N)为0.9∶1,其中pH值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水样硬度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针对铬黑T的显色时间、显色条件及吸收波长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11.60的缓冲溶液中,Ca2+、Mg2+与铬黑T形成紫色络合物,于531 nm均有最大吸收,且曲线具有加和性。钙、镁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3.40×104和5.63×104L/(mol.cm)。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水样中Ca2+、Mg2+混合离子的总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用该方法和滴定分析法分别对同一水样的硬度进行检测,结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磷酸三钠常被用作锅炉用水的防钙垢药剂。在锅炉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磷酸三钠溶液,保持锅炉水中有一定量的磷酸根离子,就能使锅炉水中极少量的钙离子,在水沸腾的条件下与磷酸根离子发生下列反应: 10(Ca)~(2+)+6PO_4~(3-)+2OH~-→(Ca)_(10)(OH)_2(PO_4)_6生成的碱式磷酸钙是一种松软的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法合成聚磷酸三聚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聚磷酸三聚氰胺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其磷含量及热失重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1.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层状MgZnAl-CO3纳米晶,借助于TG-DSC、IR、XRD、SEM和热老化箱对其结构、形貌及其与Ca(st)2/Zn(st)2复配对PVC热稳定性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板上半径为0.065nmMg2+被半径为0.074nmZn2+同晶取代后,Mg0.51Zn0.167Al0.323-CO3较Mg0.677Al0.323-CO3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下降14.0℃和8.4℃,层板OH伸缩振动、层间结晶水弯曲振动和层间CO32-反对称振动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003)晶面间距从0.7455nm增加到0.7508nm、a(或b)和c轴长度分别从0.3038nm和2.2365nm增加到0.3044nm和2.2524nm;由于一定量的Mg0.51Zn0.167Al0.323-CO3与Ca(st)2/Zn(st)2的协同作用,PVC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50min和275min。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对以淀粉、磷酸、蜜胺为原料合成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方法和产品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热重分析法、加热膨胀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产品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小时,磷酸为淀粉用量的75%;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小时,磷酸与蜜胺的摩尔比为1∶1.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收率为51.3%。产物在398.5℃开始明显分解,温度升高到567.5℃时,失重为73.8%,膨胀率为119.4cm3/g。结果表明,目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膨胀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镁磷肥中镉的含量,探讨了仪器的工作条件,消化试剂的选择及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在最佳的工作条件下,钙镁磷肥中镉含量测定平均值为1.750 9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回收率为94.50%~103.71%.  相似文献   

14.
将化工厂废硝酸直接硝化对甲苯酚制取高性价比的医药中间体邻硝基对甲酚,通过跟踪水相中游离硝酸根的紫外吸收值变化,考察油水体积比、温度、转速及硝酸与对甲酚的摩尔浓度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水体积比为5∶34、温度30℃、转速600 r/min、n(硝酸):n(对甲酚)为1∶0.8时,废水中硝酸含量下降了82%,邻硝基对甲苯酚收率达79.5%.  相似文献   

15.
以十八水合硫酸铝作为铝源,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片状六方形氧化铝晶体.通过激光粒度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检测手段,系统考察了复合熔盐的用量,磷化剂的用量,钛盐的用量,煅烧过程的升温速率以及添加晶种等对晶体的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熔盐与铝盐的比例为4,磷化剂的用量为1.0%,钛盐的用量为1.O%的情况下,可以制备出具有粒径为12μm的六角片状氧化铝.  相似文献   

16.
醋酸钙镁冰雪融化剂的制备及融冰效果小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制备了醋酸钙美(CMA) 冰雪融化剂并在实验室小试了其融冰能力,并与氯化钠和氰化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MA组成和环境温度对CMA融冰效果有很大影响。CMA适宜在环境温度-11℃以上使用,CMA中钙镁比为7:3时,融冰能力可以达到氯化钠和氯化钙的75%~80%,是一种优良的冰雪融化剂。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在微波辅助技术的前提下32Fe +/Fe +摩尔比、氨水用量和微波功率变量因素对制备34Fe O 纳米材料的影响,并筛选出较优的制备条件。同时,对该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扫描分析。其结果表明:(1)32Fe +/Fe +摩尔比1:1、氨水用量15mL、油酸钠1.00g、微波辐射功率200W 和反应30min 为制备34Fe O 纳米材料的最优条件;(2)根据Scherer公式计算,该样品的平均粒径为10nm~20nm,且样品微粒形状规则,近似球形,晶体形状较好,粒径大小较为均一;(3)通过对比研究制备34Fe O 纳米微粒的微波辅助合成法、共沉淀法和沉淀氧化法,从XRD谱图分析可知,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得的34Fe O 纳米微粒的特征衍射峰明显,分散性好,且强度较高,说明该法所制得的34Fe O 微粒晶化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影响高强高模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液可纺性的关键因素有PVA的醋酸根含量及聚合度;纺丝原液中的PVA浓度及溶解程度、添加剂及硼酸加入量,纺丝过程中喷丝头的电位及电化学腐蚀;凝固浴中钙镁离子含量等。本文在多年生产过程中研究了上述控制参数对原液可纺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措施。比如在PVA中残存醋酸根含量≤0.05%、聚合度1850+50、PVA浓度15.8%时可纺性较好,同时也对PVA的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纺丝过程中喷丝头的处理等提出了指导建议。没有发现聚乙烯醇的其它指标与高强高模PVA纤维原液的可纺性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