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教案是现代教师教学的必备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案是保障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必须精心投入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纸质教案,完全依靠手写,备课速度缓慢。沉重而繁琐的抄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认为"手写"能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提高备课的灵活度;"手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别教师抄袭教案或打印以前的教案充当实时教案的现象;而且,在信息化和多媒体发达的今天,敲击键盘已是常态,"手写"则难能可贵、更见功底,对青年教师特别是一种锻炼。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备课终归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往教师常常受困于繁重的手写教案中,造成备课质量下降、备课与实际课堂教学不符等现象。网络备课是在广泛交流、研讨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结晶。教师可以从年复一年重复手写教案中脱离出来,潜心于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辅导等工作,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一、有效的备课检查方式电子形式的备课决定了其复制是很容易的,是否提高效率、减轻教师负担的初衷会造就懒惰的教师呢?  相似文献   

4.
<正>期中,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检查了5位教师半学期以来的作业批改与编写教案的情况,边看边思,感慨不已,是备课重要还是编写教案重要?个人觉得:备课永远重于编写教案!因为备课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是编写好教案的前提,备课要做到五备,即:一备"教材"——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备"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案是教师备课活动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记录。编写教案的过程,也就是把备课成果书面化的过程。目前教师的教案仍不尽如人意,其表现如下: 重形式,轻本质。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是钻研教材教法和设计教学过程,那么教案的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规划教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甚至错误地认为上课已够忙的了,哪有时间来备课呢?结果往往是课上过之后再写教案,或者临近检查时快速完成教案的现象亦不少见,使备课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  相似文献   

7.
近来,各类媒体对"百度备课"炒得沸沸扬扬,电子备课似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与一位老师闲谈,了解到学校进行备课改革:规定不再采用电子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簿上手写教案。原因是电子备课容易复制现成的教案,教师不用心备课。还有一次到好友家做客,好友的爱人是教师,正在电脑前抄写网上的备课资料。我问她为何不用打印机,她  相似文献   

8.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备课、编写教案,这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不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每日授课,都需提前备课准备教案,这已成为一个工作流程、一种要求、一种职业习惯,它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它既是教学的准备,也是教学的总结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无论是年长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写教案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如一座大山,压在心上。教师要不要备课?可以这么说,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课程改革,课总是要备的,教学管理者们对老师提出严格的备课要求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也没有几个老师糊涂到会说上课无需备课。一位教师在成功执教了一堂课之后,当别人问及他上课的奥秘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来准备我的教学,而就这一  相似文献   

10.
一、备课≠备教案什么是备课 ,顾名思义 ,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 ,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中 ,管理者往往把教师的备课紧盯在写教案上。谁的教案写得详细 ,项目填得齐全 ,那谁的备课就是充分、认真的 ;如果谁没有写教案 ,那一旦发现 ,就会被戴上“没有备课”的大帽子 ,不仅要受批评 ,甚至有年度考核不合格面临解聘的危险。于是乎 ,写教案成了备课的全部。这实在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误区!本文不打算探讨教师年年重复写教案这种行为的实效性如何 ,单就对备课的理解而言 ,写教案决不就是备课…  相似文献   

11.
谈到音乐教学的备课,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以什么观念来备课?备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只是钻研教材和编写教案,其最重要的问题是音乐教师为什么备课?其次,才是音乐教师怎样备课?备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备课的目的,那么,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音乐教师备课的根本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正>一、智者见智,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新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学习,而集体备课则是教师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更加重要。如何发挥教师的个性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老师以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把教案中有关的项目填写完了,备课也就结束了,这是十分狭隘的备课观。备课当然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应用于教学中的“备忘本”。教案使得教学有了依据,是实施教学的脚本,它能化无形为有形,化理论为实践,是教师心里备课的外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我的备课观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二次备课本文所指的二次备课是指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现有课程中的原教案进行调整,将其优化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对于二次备课,很多教师都有一个疑问:日常教育工作琐碎、辛苦,既然所选的课程提供了具体的教案,为什么教师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呢?当前,大多数幼儿园所选择的课程已成为支持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课程所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微信圈里看到调侃教师的顺口溜,其中两句是:"抄写教案几乎崩溃,迎接检查比牛还累"。顺口溜虽然难免夸张,但能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学校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考核,每次必然少不了查备课查教案,只要教师教案写得工工整整、结构完整,就可以了。至于这个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思考设计的,还是找参考教案照抄的,那就没人深究,无所谓了。其实,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极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