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是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从宏观视域看,当前监控机构缺乏对课程运作系统的整体关涉;从微观视域看,导致课程实施领域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监控机制的缺失;从制度保障的视角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致使我们需要课程监控机制;从政策发展方向看,构建课程监控机制是我国课程政策的重要发展趋向;从全球文化导向看,国际趋势呼吁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课程的运行需要监控机制。当前我国的课程监控部门缺乏对课程运作系统必要的整体关涉,课程实施领域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监控机制的缺失。构建课程监控机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可以从理论、政策、技术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在理论构建上应该强化研究意识、明确课程监控机制的功能.在政策构建维度,政府应阐释监控政策的意义、健全课程监控制度、完善课程监控机构.在技术构建上可从课程督导、课程评价、课程反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法律、文件及领导讲话可以发现,从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到其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从2002年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启动到200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从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外部监控到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内部监控,均彰显出政府从关注教育到关注课程的转变轨迹,更凸显了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的趋势。政府应拓宽视野,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构建出系统、完善、合理、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法律、文件及领导讲话可以发现,从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到其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从2002年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启动到200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从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外部监控到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内部监控,均彰显出政府从关注教育到关注课程的转变轨迹,更凸显了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的趋势。政府应拓宽视野,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构建出系统、完善、合理、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我们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审视国外相关作为,我们发现国外的课程监控机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央行政监控型、地方分权监控型、中央地方并重型。其中,课程监控机制呈现"中央行政监控"特色的国家主要有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课程监控机制呈现"地方分权监控"特色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课程监控机制呈现"中央地方并行监控"特色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泰国、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7.
课程监控机制的组织设计是保障课程监控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组织结构、组织权力、组织行为三个维度,对已有的督导机构、教研机构、评估机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应有的专业中介组织进行了结构组合、权力配置和行为定位,意图厘清课程监控组织的类型、层次、职能以及行动方式,使课程监控机制更有效的发挥监督、指导、问责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质量监控是目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太仓市作为以县为主教学质量监控实验区结合课程领导的先进地区,在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方面作了研究与探索,本文从保障性、支撑性、操作性层面,提出了在课程领导视野下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多个环节的有效策略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质量监控是目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太仓市作为以县为主教学质量监控实验区结合课程领导的先进地区,在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方面作了研究与探索,本文从保障性、支撑性、操作性层面,提出了在课程领导视野下构建县域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多个环节的有效策略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监控已经成为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机制,明确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需要秉持协商、服务、绩效的运作理念;需要遵循厘清岗位职责、明确职责权限、开展过程监督、施行课程问责的运作规范;需要坚持监测、报告、调控的运作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