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桓谭的博学多才、倡古文经学、反谶纬迷信、说形神生死、论为政之道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位汉代著名思想家。桓谭尊重经验,崇尚理性,不迷信,不妄断,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这直接影响和启发了王充。如果说王充思想是汉代思想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那么桓谭思想则是“黎明前的曙光”,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相似文献   

2.
齐梁时期的形神之辩主要是由范缜引起的。范缜以刀利之喻代薪火之喻,说明形质而神用,持神灭论。沈约、萧琛、曹思文持神不灭论,在与范缜的辩论中,先秦道家思想也是他们利用的既有思想资源。这次大辩论使佛教得到了传播,也为今天讨论形神关系留下了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3.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重要名词: 1 范缜与《神灭论》:范缜是南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与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其代表作是《神灭论》,其中论证了“形与神”的关系。他认为二者虽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是第二性的,是由形派生的,指明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这使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前进了一大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自有神论产生以来,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与斗争,就从无间断过,它是哲学史上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与斗争的特殊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无神论就是在和有神论的对立与斗争中获得发展的。经过荀子、王充、范缜、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批驳,作为理论形态的有神论,在宋元明清之后已无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5.
形与神     
《中学生百科》2014,(29):27
完美的交响乐,如同细细编织的锦缎,离不开互动与配合,倾听与挥洒。学生写作与名师点评的穿插是创造和鉴赏的结合,最和谐的交响乐由此缓缓流淌而出。关于形与神,古人作了不少的探讨。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了“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说法。宋明以后诸儒注重内外兼修,形成了内本外末,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文章大国,有着悠久的写作历史和异常丰富的写作实践经验.不仅有许多文章家对此作了深入探讨,从理论的高度进行了全面总结,而且有些思想家也在这方面作了精辟阐述,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就是其中之一.王充生活的时代,正是农民运动进入低潮,封建统治又处于相对稳定的东汉前期.在这一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伪造谶纬,宣扬神权迷信,引起了许多进步的思想家的反对.王充继扬雄、桓谭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更全面地批判了西汉以来唯心主义的种种错误思想.他的著述很多,流传至今而不朽的是《论衡》.这部书主要是针对当时“伪书俗文,多不实诚”的现实而著的,其核心是“疾虚妄”“归实诚”旨在和一切错误的、虚妄的东西进行辩论,批评违背科学的虚妄之言,反对谶纬迷信,打击神权,达到  相似文献   

7.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充留存于世的仅有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为思想武器,依据中国古代的科学成果、哲学理论和王充自身的生活实践,对汉代盛行的谶纬迷信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倡导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注重实证科学研究方法和彰显理性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教育价值,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重要名词:范缜与《神灭论》:范缜是南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与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其代表作是《神灭论》,其中论证了“形与神”的关系。他认为二者虽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是第二性的,是由形派生的,指明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这使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前进了一大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当时最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该书四十卷,是在前人《水经》的基础上加以  相似文献   

9.
扬雄文学思想对东汉文论有较大影响,桓谭、王充和班固学习扬雄自创体系的著述精神,接受他尚用、华实相副、事辞相称的观点和评论作家作品的意见以及其他文学见解,并有所发挥,从而为东汉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明代嘉靖前期,即公元十六世纪三十年代,正是程朱理学衰朽但仍占居统治地位,王守仁心学却风靡一时之际,在学术界曾发生过一场既不受程朱理学约束,又无王守仁心学影响的独立的辩论,这就是持气一元论的王廷相与主张形神二元论的何瑭之间的一场关于形神问题的辩论。辩论双方论点明确,针锋相对;其辩论问题的水平与理论成熟的程度,足以与我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形神问题辩论并列,是继桓谭、王充和范缜之后又一次形  相似文献   

11.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重要名词: 范缜与《神灭论》;范缜是南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与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其代表作是《神灭论》.其中论证了“形与神”的关系。他认为二者虽是两个概念,但却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是第一性的,神是第二性的.是由形派生的,指明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性。这使当时的唯物主义理论前进了一大步,有力地批判了精神不灭的思想。 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当时最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该书四十卷,是在前人《水经》的基础上加以注释,并作了二十倍于原文的补充和发展而写成的。全书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共一千二百五十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对有关史事多有考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沿革地理、经济地理等各  相似文献   

12.
桓谭是两汉之际的哲学家、政论家,他提出神识依靠形体而存在的唯物主义形神观,驳斥了两汉之交的谶纬神学,明确阐述政令要与世务相吻合、统一法度等政治主张,提出崇王黜霸,归于修身等古文经学的儒家观点。桓谭的政论思想是当时进步思想的一种梳理和总结,积极建议君主在国家治理和人才培养方面走上传统的道德追问道路,这种回归在当时具有客观之理性、科学之态度和时代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桓谭是两汉之际的哲学家、政论家,他提出神识依靠形体而存在的唯物主义形神观,驳斥了两汉之交的谶纬神学,明确阐述政令要与世务相吻合、统一法度等政治主张,提出崇王黜霸,归于修身等古文经学的儒家观点。桓谭的政论思想是当时进步思想的一种梳理和总结,积极建议君主在国家治理和人才培养方面走上传统的道德追问道路,这种回归在当时具有客观之理性、科学之态度和时代进步性。  相似文献   

14.
“以形写神”是顾恺之提出并加以肯定的美学命题。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否定“以形写神”是顾恺之的主张,认为是后人误会而加在顾恺之头上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顾恺之“传神论”的思想渊源于中国哲学史上非佛学的形神论,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试图从佛学的形神论等探寻其思想渊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王充以“疚虚妄”的战斗精神批判汉代儒生们主张的“天人感应”、“谶纬迷信”,并且权衡是非、确立标准。《论衡》集中反映了东汉初年儒生们的学风,对于认识当时的思想帮助很大。王充在《论衡》中将个人遭遇归于“命”,没有触碰到东汉初年豪强政治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一约97)传世至今的唯—一部著作,为王充积三十余年之力而写成,现存84篇。《论衡》以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分析,对充斥泛滥于当时的颁纬神学、世俗迷信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捍卫和发展了古代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对中国的哲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在《论衡)中,王充从唯物主义的自然现出发,阐述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反对神学迷信,为无神论思想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论衡》一书在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本文谨…  相似文献   

17.
王充哲学并非传统所认为的唯物主义哲学或无神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神学理论,与他另一重要思想命定论异名同谓,是命定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王充虽然用天道自然观批判否定天人感应论,但他在天道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另一种天人感应观。因此,王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其思想并未摆脱汉代总体的神学思潮,而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中国话语来保驾护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新比喻,作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别具一格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中国梦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精神上的钙”喻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第一粒扣子”喻青少年的价值观;以“石榴籽”喻新时代的民族关系;以“同心圆”喻最广大群众的思想共识;以“空气”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以“惊涛”和“春雨”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势与效果。阐发这些精彩比喻,从中能领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取譬说理、以理服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以火喻教”是西方思想家的重要言说方式。西方“以火喻教”思想主要包括以火喻教、以火喻师、以火喻学。善于从观火、用火、爱火中对教育进行言说,是西方思想家的重要方法论。对其根源进行探析,城邦民主、火崇拜分别构成了西方“以火喻教”思想的政治根源、文化根源。“以火喻教”思想极具西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东汉前期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王充在其代表作《论衡》中,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用以揭露、驳斥、批判作为统治思想的唯心主义神学所用的“效验论证法”是一种极富战斗力的逻辑方法,在中国逻辑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着重从“实事疾妄”、“事莫明于有效,论奠定于有证”、“考之以心,效之以事” 等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效验论证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出“效验论证法”的提倡和运用不仅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进步思想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其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