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当代语境下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进行分析,并和其所在的特定历史语境进行比较,强调了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唐传奇以来,传奇叙事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始终贯穿在文学史中,特别是小说史中。学者张文东认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依然承袭了这一叙事模式。20世纪70年代知青作家叶辛创作的《高高的苗岭》,以情节曲折离奇、英雄形象传奇、地理环境奇特为特征,采取传奇叙事模式,从三个方面演绎了一场传奇的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3.
自唐传奇以来,传奇叙事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始终贯穿在文学史中,特别是小说史中.学者张文东认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依然承袭了这一叙事模式.20世纪70年代知青作家叶辛创作的《高高的苗岭》,以情节曲折离奇、英雄形象传奇、地理环境奇特为特征,采取传奇叙事模式,从三个方面演绎了一场传奇的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4.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三十年代的沈从文模式和五十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二、八十年代周立波与沈从文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三、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5.
白桦的云南边地小说创作经历了50年代边地题材小说创作和新时期边地传奇小说创作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边地反敌特斗争为主题,同时也展现独特的边地风情;新时期以来的边地传奇小说创作,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异域风情的边地,那是一个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相似文献   

6.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 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三十年代的沈从文模式和五十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二、八十年代周立波与沈从文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三、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7.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三十年代的沈从模式和五十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二、八十年代周立波与沈从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三、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8.
《林海雪原》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虽然它是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红色小说,但它与民间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紧密联系,使它形成了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观点和形象反映世界的独特方式,即对革命的浪漫化想象和对革命英雄的浪漫化、理想化。因而对它的评价应尊重这种小说的成规。  相似文献   

9.
李前忠同志,于五十年代中期便开始小说创作,著有小说集《落地生根》。本文主要勾勒他的小说创作变化发展的轨迹,揭示地方文化的承传如何制约、铸就他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0.
若将传奇小说视为一种文言创作的小说体裁,它在五四前后可以说已基本消亡,然而它所蕴涵的许多审美风格、母题原型和叙事模式,结构框架等则仍然留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奇作为一种风格和内在叙事要素,是依然留存在现代小说当中并得到了新生。  相似文献   

11.
含泪告别昨天的艰难──试论乔典运的小说创作王敏,郭新和五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的乔典运,到人十年代后创作进入成熟期。他以伏牛山下河南西峡农村为生活基地,创作发表了几十个中、短篇小说,以《村魂》、《满票》、《冷惊》、《无字碑》、《问天》等为代表。乔典运倾心...  相似文献   

12.
十七年英雄传奇诞生于时代要求和读者要求相冲突的50年代,它以自身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当时主流话语与读者审美要求之间错位的尴尬,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本文主要就《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文本,从对古典小说叙事模式的借鉴、文化形态的融合及读者阅读心理三方面阐释十七年革命英雄传奇成功的原由.  相似文献   

13.
英雄传奇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的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后世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英雄传奇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以时代为维,吴道毅对现当代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小说创作都有所关照。从早年对40至80年代新英雄传奇小说的系统研究延伸到三四十年代之交的徐訏、无名氏的"浪漫传奇"与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从对新时期周梅森、张贤亮、王蒙等作家作品政治情怀的探寻到对熊召政、方方等作家历史小说智性追求的剖析;从八九十年代池莉等新写实小说的世俗生存言说到新世纪晓苏、六六等校园小说、都市小说的新世相,他对现当代小说有着近乎全景式的扫描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女作家.四十年代初期,即以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坛.《传奇》几乎囊括了她早期小说创作中的所有精华.本文即以《传奇》为基础,拟对作家创作中所采取的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技巧等作些探讨,以求更准确地解读作家早期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一、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一个作家的创作,往往首先依据于自己熟悉的社会与人生,并于此同时,总要找出一个表现这种社会与人生的最佳创作角度.从这个视角放眼开去,映入眼帘的,则是那独特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16.
对20世纪50年代的通俗小说《烈火金刚》进行再解读,分析其意识形态遮蔽下的通俗性、传奇性特点。小说中武侠小说的主题模式、传奇小说的结构和情节、演义小说的人物分配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7.
叶天山 《文教资料》2007,(21):68-72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文化成因,由表及里,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文坛、政坛的分合,社会风习的变迁,社会制度的影响;二是南北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通;三为社群的历史、尊圣的思维模式和刚性审美心理的反映。事实表明,文坛的相对独立与活泼明朗的世风,有利于该类小说创作。创作主体对社会制度的思考及其文本表现,促成了英雄传奇小说的类型特征。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同时依赖于南方良好的人文创作氛围、便利的文学传播环境和普遍的文化娱乐需求。除文化时空这一外缘以外,社群的历史、尊圣思维和刚性审美心理推动了该类小说在叙事主题、人物形象、审美风格方面的构塑。文化心理成了凝聚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青山保林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发表伊始就坚持说其故事是对革命英雄事迹的忠实记录。但当我们回到历史原场,寻找那群剿匪英雄的真实事迹时却惊奇地发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当剿匪小分队被当做历史真实来讲述时,小说造就了杨子荣、少剑波、白茹等传奇英雄,却也遮蔽了大量的历史真实。正是艺术将原本并非传奇的历史塑造成轰动全球的真实故事,才成就了一个空前的兵之传奇。  相似文献   

19.
中唐诗人往往有把酒夜话,围坐长谈的习惯,之后兴之所至便把长谈的故事编缀成小说传奇,供人流传。很多中唐有关爱情的传奇小说就是这样创作的。中唐诗人的性格情感特点往往能在这些传奇小说中流露出来。  相似文献   

20.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改编自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但两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截然不同。后者沿袭着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全知模式,前者则主要继承了西方侦探小说的限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中国小说的全知模式,由此将根植于中国俗文学的公案题材进行成功地演绎,为转折之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