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提升其自身数字胜任力将有效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基于此框架,洞察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契机,构建适合我国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的路径,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胜任力,解决信息化教学问题的需求,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从教师职业发展角度,基于ADDIE拓展模型提出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将胜任力嵌入于教学系统设计各环节,构建能够表征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状态下的胜任力结构体系。综合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构建胜任力模型,结合教师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相同胜任力要素达成度的差异,揭示出教师职业发展视角下教师专业胜任素质的动态演化逻辑,有利于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为高校评估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开展教学培训及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关键胜任力及其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胜任力的内涵入手,通过进一步了解教师胜任力,高校教师胜任力,相关的胜任模型、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当代国内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特征、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结果,最后着力于推动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丰富教师胜任力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从事创业教育需要具备的差异化特征总和.基于文献分析,本文提出了高校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应具备的特征和能力,设计了高校教师创业教育胜任力特征的调查问卷;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构建了二阶四维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将专业与课程建设、知识技能、能力发展、创业资源变为内因潜在变量,外因潜在变量为高阶因素,构建“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多维结构模型”,提出了促进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胜任力即高校教师群体中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差异化特征。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即高校教师岗位中教师需要具备的差异化特征总和。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得出了教师胜任特征的24个题项,并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教师胜任特征分为个人魅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人际沟通等四个方面,采用结构方程对模型拟合度进行验证性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高校开展教师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已经成为高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众多本科院校都将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作为学校未来改革发展主要方向。同时,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升级也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现有教师评价体系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建设中,评价目的错位、评价标准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面对新形势,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优点,结合我国当前高校教师评级体系的特点和实际,构建符合我国高校教师特点的胜任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建立新的教师素质观和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时代发展向高校及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文中分析我国高校现有教师评价体系的缺陷与弊端,在分析、借鉴国外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对高校教师的胜任力进行测度和评估,为2010年即将全面开展的普通高校绩效考核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周后红  卢琪 《广西教育》2009,(36):63-63,65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将胜任力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用它来测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师管理、教师专业化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文献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教师工作胜任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因果关系模型,作为实证研究的初始模型。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胜任力及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的胜任力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角色也必须有相应的转变,角色转变对高校教师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内涵,探讨其特征模型,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发展策略做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教师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类,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应有所不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人格特质、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高等学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努力程度、个人目标四个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胜任力行为特征的理解差异较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关注程度,而教师更关注科研胜任力指标。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绩效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在高校绩效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加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构建高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绩效管理的体系,增强高校的活力,是目前高校管理中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高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高校教师管理体系的改进而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使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是“双师型”教师能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基于对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研究,建构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维度20个胜任力特征。在新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理念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拟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出发点,分析我国高校辅导员在专业发展、权责明确、发展路径及培养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调动政府、高校及辅导员三方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完善高校辅导员政策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评聘标准、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机制与加快辅导员研修基地建设等各项措施,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是与传统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教师管理制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特定的内涵,其核心目标是解放教师的学术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追求真理、潜心向学、创新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政府与大学的双重控制,二是管理制度缺位。在建设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把教师作为学术人来进行管理符合学术发展内在规律,体现出大学教师人格独立、学术自由、平等协商的现代大学管理精神。  相似文献   

15.
职业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存在一些问题:评价主体企业缺位,评价内容缺乏职业能力特色,评价过程缺乏有效监控,评价结果缺乏对行为的有效性指导等.针对以上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后提出: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加大企业评价比重;加大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比重;加强评价过程的有效监控;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发挥评价结果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聘任管理上的"唯才是举",兼职流动管理上的"不求我有,但为我用",进修管理上的"内外兼修",薪俸管理上的"差别对待",考核管理上的"教授主持、校长决断",退出管理上的"校长集权与政府保障并存"。高校教师的分类管理整体上对推进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时代局限,民国时期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仍旧存在:尚未构建起完备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形成科学的高校管理分权机制,专业化的高校教育职员队伍建设滞后和缺乏充足的物质条件支撑等缺憾,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同时担负着班级管理等其他任务。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职业倦怠与动力不足等问题,而现有的培训机制又不能完全满足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迫切需求。文章基于胜任力提升的视角,从学习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阐述高校辅导员到县(区)级团委挂职锻炼对其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性,并从角色定位、制度保障、“导师制”管理等方面构建辅导员挂职锻炼的有效运行机制,以增强挂职锻炼实效性,促进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对人性假设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相对来说,高校教师管理的对象更加特殊,因此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特点的基础上并结合人性假设理论,认为高校教师管理中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即制度管理、尊重教师、参与管理、"知人善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