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例是唐老师在“追寻理想课堂”结题会上的一节展示课例.这节课唐老师意欲对即将升学的初三学生提前渗透极限的思想,并为其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埋下伏笔,从而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这对初三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唐老师的教学流程注重从“特殊到一般”,并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观察——归纳——应用”的过程.此设计切合初...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读李玉山老师《拿来主义》课堂实录时,就觉得这是一节朴实的好课。近日重读,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在“浮风吹得师者醉,误把课件当语文”的当下,李老师这节课,没有影视图片的视觉冲击,没有音乐朗诵营造的气氛,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也上得十分出彩。  相似文献   

3.
张宏政老师按复习课的“五性”(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反思性)特点,学习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发现式复习课设计模式,展示了一节复习课教学,初看本课例,感觉不错,内容设计完整,学生活动充分,似乎就是一节“完美”的展示课.但深入研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张宏政老师是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复习课模式上的这节课,所以有必要对两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必要的过渡.同样,要想上好一堂课,虽然很难做到节节课妙趣横生,但过渡也是不可缺少的.然而,有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必要的过渡.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指导学生学完生字,就说“下面大家来分析课文”,学了前面的自然段,则说“我们来分析下一个自然段”,段落赏析完毕,便说“我们一起来归纳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5.
听李翠荣老师教《声音》一课,颇有感触。李老师教这一课,摸索到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并初见成效。 《声音》一课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声音的大小、声调的高低,悦耳和嘲杂),如何使二年级的学生愉快地去参与学习研究,李老师课前是精心设计了的。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  相似文献   

6.
唐乐天 《现代教学》2007,(12):30-30
一、评教学思想 陆老师任教的学生的化学基础较为薄弱,而且绝大部分学生高考时不加试化学,没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针对这种情况,陆老师首先思考的是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什么才是这节课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对教材的潜心研究,陆老师把苯定位为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是介于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之间的特殊烃,显然苯的这种“特殊”是本节课的重点,陆老师正是围绕“特殊”两个字做足了文章。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缘起与交流 我听了一位刚走上讲台两年的李姓年轻老师的课。应该说,能够勇敢地对外开设公开课,是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李老师执教的是“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从课堂观察看,无论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展示,还是师生互动交流、体验探究等,李老师都能围绕教学主题展开,不失为一节...  相似文献   

8.
一次月考,物理考试卷发完后,李老师发现配套的草稿纸少了一张。“老师.我有草稿纸,这张给后边的同学吧!”一名叫蓝的女生主动把自已的草稿纸递给了后面的同学。这时。李老师看到这位女生的课桌上放着一个“崭新的作业本”,于是笑着说:“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9.
裴登庭 《吉林教育》2006,(10):55-55
案例一:李老师是一位年轻教师,这天正当她讲得绘声绘色时,突然“哐”的一声,教室的门被推开了,学生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离开书本向发出异声的门口瞅去。只见校长正夹着一个笔记本不慌不忙地穿过学生中间的过道向教室的后排走来。原来是校长要进行“突袭”,推门听课来了。李老师的心不由“咯噔”一下。尽管这节课她像以往一样作了精心准备,然而心中还是陡然生出一丝紧张,于是原本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也显得不那么连贯了,孩子们也似乎回不到刚才的气氛中了,思路无意中也似乎被打断了。于是,一节原态的原本正常的课反而弯得辊为仓促、瞥脚.  相似文献   

10.
林玉松 《教育导刊》2004,(3):124-12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与心沟通的课。一节45分钟的课过去了,我坐在教室后面,发现学生的表情是开心的,意犹未尽。这节课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课后,他们交上这节课的评论,他们的触动也颇大。  相似文献   

11.
有幸拜读了安凤吉老师的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总体感觉是颇有新意.在整节课的设计中,安老师充分注意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学生参与、学法指导、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用意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意形式化与强调本质等,在这节课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老师在这节课中还特意准备了三个预案,这种做法正是关注学生的具体体现.在当今以人为本、开放民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预设好的“最优”思路进行,他们最常而且也最应按照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路来思考.这样,课堂上节外生枝的现象不仅正常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他们的最好角色是“引”,而不是“牵”.《学记》一书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一日,我在办公室无意听到了李老师的慨叹:“又要在我们班上公开课,下午的课又泡汤啦!”“这不是挺好的嘛!你们班学生脑子活,发言积极,上课老师都点名借你们班上课。”周老师发表了看法。“就是,就是,学生优秀、班级出名,这可都是你平时班主任工作做得好!”王老师附合道。“李老师,知足长乐嘛!下午的课明天补上也是一样的,更何况你们班孩子那么聪明……”我也开始劝李老师。……“哎呀,你们可有所不知啦!老师们都借我们班上课,一会儿要求学生回去做平形四边形,一会儿又要求做长方体、正方体,有时还要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而且一节市级公开课,…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新授课。引入新课之前,李老师照例让学生复习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和通分的方法。接着,他又请一位同学口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怎么把它们相加或相减呢?”随着老师的问话,新课开始了,黑板上出现了今天的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数学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怎样引导学生掌握其计算法则,李老师早已成竹在胸。不过,今天这节课上,他想着重把“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4.
年秀荣 《学苑教育》2012,(22):82-82
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堂“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健忘多梦”、“精神萎靡”的历史课 最近听了一节研究课《启蒙运动》,老师按照“看考点——讲考点——问考点——练考点——考考点”的顺序把启蒙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结果等知识点全盘堆积给学生。45分钟的课堂基本没有给学生发出质疑的时间,一味地灌输知识,完...  相似文献   

15.
“虎头凤尾”,是人们对一篇好文章的要求。“虎头”意在文章一开始就能抓住读者的心,让人很有兴趣读下去。“风尾”则意在文章看完了,仍让人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往下看。没可看的了,却引起了思考。上中学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这些,至今记忆犹新。细细看一节完整有效的好课,何尝不需要“虎头凤尾”?课堂的“虎头”就不说了。这里谈谈课堂的“凤尾”吧。课尾不光决定兴趣,还决定着课堂的结果——学生习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但是只要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做得好,就应该是一节好课。最近正好听了两节不同风格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所用教材为人教版大纲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课,在这里摘录几个片断,供大家欣赏研究。甲老师的课是针对城市的学生而设计的,而另一节课则是郊区农村的乙老师执教的。  相似文献   

17.
记得开学初.学校领导来听随堂课,我正好教到三拼音节。当我请个别学生认读三拼音“xia”、“hua”、“duo”时,学生也不管有没有老师听课,有的拿起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有的在滚橡皮,有的与同桌在窃窃私语,冷不丁传来“吧嗒”一声,一学生不小心把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更有爱表现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老师.&;#215;&;#215;的文具盒掉地上了。”也不管老师正在上课。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从学生做小动作深入地追究,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在课堂中.  相似文献   

18.
每周五的第二节课,是一年级的美术课。 “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一切都像平常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19.
公霞  王吉鹏 《辽宁教育》2013,(11):90-92
2013年5月28~30日,全国“人教版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郑玲玲老师在会上执教了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一课,并获一等奖。郑老师的这节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这节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模型思想。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采用枚举法、假设法、反证法等,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模型;  相似文献   

20.
边讲边练的教法好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王继珍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循环小数”这节课,老师采用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让学生把知识一步步去掌握。课上学生学习、练习、纠错、强化概念,把认识过程暴露出来,老师讲课时及时反馈,根据学生表情、神态、发言、板演练习等方面了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