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仍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老师太辛苦.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语文课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难批,批得头昏眼花,学生对批语懒得看一眼;一学期语文课数量可观,学生能力却长进不大……笔者认为这是老师太“勤快”而使学生太“懒惰”造成的.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偷懒”,要给学生“勤快”的机会,做个“偷懒”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老师     
李雁 《山东教育》2003,(25):61-61
现在的老师给学生的学识多得多,而师生关系却宽松得很,每看到一些老师和小学生们说笑成一团,和中学生们“沆瀣”一气,和大学生们称兄道弟,我就羡慕得不得了,只有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即便是过去,老师在人们心中也还是享有极高的精神待遇的,只是做老师的可能浑然不觉;而做学生的也是如此,跟自己的老师相安无事好几年,本可以好说好散的,只因老师某次漫不经心的言行而偏偏要怀恨在心很久。“越向前”所谓“老师放个屁都是香的”在我家是真理,家长根据老师的只言片语对我等做出判断。我二姐自幼聪慧,颇得老师宠幸。父母常以她为…  相似文献   

3.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隆”。“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怕”,二是“糊”;“怕”就是害怕,“糊”就是糊弄。中小学阶段,语文课是母语基础课,非开设不可,开设语文课就得写作文,这是天经地义的。因此,语文老师就要教写作文,学生就要学写作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现实的情形却很奇怪,老师和学生提到作文就害怕,虽说怕,但又躲不过去;老师总不能不教作文,学生也不能不写作文,怎么办?于是就“糊”,老师糊弄学生,学生糊弄老师。  相似文献   

4.
马际娥 《农村教育》2006,(7):100-100
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在教育教学中。不是教师越勤快地讲授,学生就会学得越多。相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是“勤快”地讲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越少.学生独立探究体验的机会就越少,教师的“勤快”必然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作过一个类比:妈妈越勤快,女儿就会越懒惰。同样,教师越勤快,学生也会越懒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讲究“节约”艺术,不妨学着做个“懒”教师。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节约”艺  相似文献   

6.
王艳 《语文天地》2015,(5):28-29
“我能读懂文章,做题却无从下手”,“赏析类题目,老师好像讲过,隐约有印象”,“老师讲过的题我会做,一变样就不会了”。学生如是说。究其原因是学生只知表象不知内涵,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讲解,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记忆。可谓是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鉴于此,语文课堂主动权应该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才能  相似文献   

7.
课间十分钟     
做人语文课上,老师在读一篇学生作文,其中一句是“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做难(男)人!”激将法期中考试前。学生:“老师.这题会不会考?”老师:“我怎么知道?”学生:“这么没水准的题目.我敢说一定不  相似文献   

8.
笑弹X枚     
做人语文课上,老师在读一篇学生作文,其中一句是“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做难(男)人!”  相似文献   

9.
回想自己做学生时,任父母、老师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却总是我行我素;而今自己在教育学生时,即使说得口干舌燥,竭尽全力想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做,却总是收效甚微。真真应了爱迪生的那句名言:“任你喊得声嘶力竭,我却听不到。”从一名接受父母、老师谆谆教导的学生成为一名苦口婆心教育学生的教师,我深刻地情得:简单的说教虽能进入耳朵,却不能触动心灵,  相似文献   

10.
可乐专卖     
《初中生学习》2004,(9):46-46
嘘寒问暖某老师教学生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学生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学生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学生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吹牛不上税美术课上,两学生互相吹牛。一个说:“美国打伊拉克最大的失误就是没和我商量,否则不会这么惨!”另一个不以为然道:“怎么,吹牛不上税呀?”“没事,我爸是税务局的!”通假字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讲通假字,这对于刚刚接触古文的学生来说是有些难。讲完后,老师提问一名看起来听得有点糊涂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董超 《现代语文》2009,(10):36-37
在我们老师的圈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谁都可以上语文课,但要把语文课上好就很难了。这个“难”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工作辛苦,作业尤其是作文难改;二是工作努力程度和学生成绩难成止比,语文课上起来比其他课吃力多了,  相似文献   

12.
老师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总离不开“说”。不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化,“说理式教育”恐怕都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主要方式。 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那些老教师,越“说”越皱眉头,越“说”越困惑:以前一“说”学生就“听”,一“说”学生就服;现在要学生接受一点道理,真难哪! 我认为,这个“难”字固然使人苦恼,但也说不定是好事,至少说明现在的学生,其思维独立性、自主性在增强,不轻信,不盲从。而过去我们“说”得“容易”,学生“服”得“痛  相似文献   

13.
我县的课改正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许多语文教师却为语文教学感到困惑,语文越来越难教,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如何打破学生对语文课的冷淡?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沉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可以引导人发掘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能力极限。那么,如何让语文令人“沉醉”,让高中语文课堂趣味盎然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难上.一难语文博大精深,知识拓展无边无际,45分钟内要讲要练的内容太多;二难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味同嚼蜡;等到中、高考时,家长也会埋怨语文老师不用功,语文成绩总比其他学科低.仅此“二难”,就让很多语文老师焦头烂额,难以应付了,换个角度言,语文课真是没办法上好吗?也不尽然.笔者认为,要想上课洒脱自如,教学效果显著,关键还得抓备课.毛泽东同志讲“不打无准备之仗”,诚然.  相似文献   

15.
1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状一是心理恐惧———一看到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就害怕 ,心发慌 ;二是思路盲目———面对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不知从何下手 ,半天找不到突破口 ;三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听老师讲课听得懂 ,看书上的解答也能理解 ,但要自己动手解题却感到无从下手 ,说不出个所以然 .2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结主要在于我们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四多四少”现象严重 :教师讲得多 ,让学生自己动手练得少 ;解题技巧强调得多 ,常规方法重视不够 ;解题方法和技能技巧总结得多 ,分析题意 ,由题找方法 ,举一反三做得少 ;机械训练做得多 ,解题…  相似文献   

16.
童谣与小鸟     
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我被寄养在奶奶家。我刚刚懂事,奶奶就教我要爱鸟,要学鸟:鸟勤快,起得早;不要学懒虫,懒虫起得晚。我至今还记得奶奶讲的故事:“一个勤快人,一个懒汉。勤快人说,勤快的鸟,起得早,有虫吃;懒汉说,勤快的虫,起得早,被鸟吃。”每当清晨,我想睡懒觉,奶奶便趴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于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问题也备加关注.可是长期以来,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成为了一些人对语文课的理解.甚至一些学生还会这样来调侃语文课——“老师摇头晃脑,学生尽管睡觉.”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语文课要把握语文的文本定位和适宜的教学形式,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却始终难以得到解决,因而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教室里只有严肃的单一对话,只有枯燥的文本解剖,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效果自难保证,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一向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成了多数教师的同感,“老师,我喜欢上语文课,但就是怕写作文”也成了多数学生的心声。针对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难.要做一个教学成绩突出的语文老师更难。抱着学习和体验的愿望,本学期先后分别听了六节语文课。下面先就具有典型性的3节课的情况按年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与青年教师通信时曾指出:“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讲课文,课前空讲一通之后,接着又句句讲,段段讲,越讲得起劲,学生越不动脑筋。自己不动脑筋,怎么会得益呢?所以要尽量少讲,学生领悟不到处才给说一说。”叶老积极倡导语文课要精讲,不要“满堂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精讲的作用,提高语文课精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