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长,沿着自己的特长去发展,或许哪一天你也会让父母双亲为你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嘱咐你要多穿件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来教训你,边教训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他偶尔会和你打架,偶尔会和你斗嘴;他坏到总是抢你的点心,总是向父母打小报告,但也总是爱护你比谁都多,你们有最亲密最亲密的关系——这种人叫手足。世界上有一种人,知道你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考试的时候他帮着你作弊,犯错的时候他帮着你找理由,暗恋一个人的时候他帮你传话……你抱歉的是你总是麻烦来了才想到他,但你很庆幸生命中出现了这么好的一…  相似文献   

3.
来信六则     
《初中生之友》2009,(9):56-57
你相信世界上有距离关吗?当你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会渴望了解他,但与他相处后,你会发现他的缺点。是不是人与人的相处都是这样?这也是我不愿意轻易打开心窗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概是出于中国含蓄、克制、内向的天性吧,虽然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可中国的父母却很少有只会对孩子说“我爱你”的。殊不知这种羞于表达的含蓄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和中国父母的这种含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父母,前不久,一位美国人在《环球时报》上撰文说: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多关心他。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的来说,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而中国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也很少通…  相似文献   

5.
甜蜜负担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坏到总是抢你的点心,总是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总是向父母打小报告,在手足的关系中定位自己,次嘱咐要多穿件衣服,但也总是爱护你比谁都多,在恋人的呵护中找到真爱,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们有最亲密最亲密的关系。在朋友的关心中得到温暖。你觉得很烦,这种人,你知道这些人经过了你的生命,却也觉得很温暖。叫作手足。也丰富了你的一生。缺钱的时候,你谢谢他们带给你的,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世界上有一种人,却又总是说不出口。来训你,不见面的时候会一直惦记着他,这种人,边教训,见面时却又脸红…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看重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离开你,就是你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8.
避免同化     
孩子不是魔法师,但是他们常常模仿那些你不喜欢的把戏。在你眼皮底下,那个文静、懂事的小家伙突然变成为好斗、恶劣的、粗鲁的小魔鬼。这时,周围的其他父母或许会纳闷:"难道他的父母平时没教他规矩吗?"你肯定教过。但不管你的孩子多么清楚推人和尖叫都是不受欢迎的行为,一旦他周围有个不太  相似文献   

9.
一、由问卷调查引出“感恩”话题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对所教两个班中的60多名寄宿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能记得父母的生日,还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震惊同时也很焦虑,心想:一个对父母都日渐忽略的初中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于是我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反馈了问卷调查的结果,而且为了教育他们我特意满怀感情地朗诵了一首事先准备好的小诗:感激让我如此美丽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健了你的双腿;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更感激关爱你的人,因为他让你永远充满希望的光芒!如果你曾不会感恩,如果你正是一个会感恩的人,请从今天开始继续怀着感恩的心,做感恩的事吧!二、布置特别的周末作业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中,遇到的大多数人都与你关系不错,但分开以后很容易忘记;有一部分人,你们十分要好,会经常联系,彼此想念对方,这种人便是朋友;还有一种人,你们在一起的时间不算多,但你不会忘记他,还会为他担心,为他高兴。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在我7岁那年,父母让我在农村过暑假。我住在一个很贫困的家庭里,这户人家只有母女二人。父母给了她们寄宿费后就走了。那家的女孩叫静宁,比我大一岁,个子和我一样高,削瘦的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奶白色的肌肤配上她那一头乌黑闪亮的头发,使她看起来更加可爱!她的性格很孤僻。我去那里两天了,她也没…  相似文献   

11.
天使之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一直守护着他的天使,如果天使觉得你的生活太悲哀,便会化作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恋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这些人安静地出现在你的生活里,陪你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再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F0002-F0002
<正>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与你有着最亲密血缘关系的人就不在了。所以,孩子们啊!人在世的时候,要对父母好点,别让父母总是为你们操心。父母不需要你挣多少钱,但他们很需要子女的陪伴,因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牵挂。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任何人会毫无保留地真心真意地疼爱你了。所以,孩子们啊!当你们再去回忆和父母的一点一滴的时候是  相似文献   

13.
“宽”指的是一个人的宽容精神。这包括你能否尊重不同意见,能否帮助你讨厌的人,能否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能否谦让、能否分享、能否赞扬。这些品质无疑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宽”字,父母首先要具有“宽容”精神。   一、要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其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让父母不满意的行为,甚至会犯错误。对于孩子这个成长中的个体,犯错误是他的权利。父母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个现…  相似文献   

14.
我从哪里来     
案例我的孩子6岁。他认为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和爸爸没有关系。但我不希望孩子这么理解。我告诉他,妈妈爸爸相爱结婚,成为一家人,然后才会有宝宝。怎么相爱就有宝宝啊?我不是一个保守的妈妈,也不希望像很多父母那样告诉孩子是从垃圾堆拣来的,但孩子才6岁,太早教似乎会使他有过早的不必要的好奇产生。我也想像书上写的,告诉他,是爸爸身上的一粒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才有了你。但我孩子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会问,是怎么放进去的,甚至你还得示范给他看,他才罢休。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啊?  相似文献   

15.
正劳拉·马卡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平和教养法"创始人。《父母平和孩子快乐》《劳拉博士有问必答》等育儿畅销书作家。让亲子关系变得亲密,育儿才会真正有效—孩子会听从你的指引,你也能变成一个对他有影响力的人。想要做到这样,就要学会平和做父母。  相似文献   

16.
Ada 《英语辅导》2004,(11):4-5
也许他还很年轻,但已声名远扬!也许他会让你感到吃惊!如果你四下里打听一下,可能很多人都会告诉你现在娱乐圈里有了一位新天王——他就是周杰伦。小时候,周杰伦的学习成绩就很差,后来也没能考上大学,所以许多人都不看好他将来能有什么发展。虽然他母亲也常为此担心,但他自己却从来都没有担心过。“我知道我还有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与你有着最亲密血缘关系的人就不在了。所以,孩子们啊!人在世的时候,要对父母好点,别让父母总是为你们操心。父母不需要你挣多少钱,但他们很需要子女的陪伴,因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牵挂。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任何人会毫无保留地真心真意地疼爱你了。所以,孩子们啊!当你们再去回忆和父母的一点一滴的时候是  相似文献   

18.
疏星 《快乐阅读》2020,(1):30-30
关于原生家庭,每个人都有话可说。韩剧〈请回答1988>中,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和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会直接表达爱的正煥,有着同样不会表达的母亲罗美兰;温柔、深情但生活能力低下的阿泽,有着同样不知怎么照顾自己的父亲。你的身上也一定有你父母的影子,那影响如同你每日吃下的饭菜,早已融为你骨血的一部分,甚至会影响你对待恋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与你有着最亲密血缘关系的人就不在了。所以,孩子们啊!人在世的时候,要对父母好点,别让父母总是为你们操心。父母不需要你挣多少钱,但他们很需要子女的陪伴,因为子女是父母最深的牵挂。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任何人会毫无保留地真心真意地疼爱你了。所以,孩子们啊!当你们再去回忆和父母的一点一滴的时候是  相似文献   

20.
父母发来微信验证,你会不会将他们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你会不会在朋友圈将他们拉黑?2014年8月9日,有媒体就此问题采访了60位西安市民(子女40人,父母20人).其中17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他们中有14人将父母拉入了黑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