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0多年来,我国识字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据有关研究考证,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种识字教学法自成体系。在这些自成体系的识字教学法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识字教学体系必须遵循汉字的规律、汉字识记的规律和书面语言学习相互促进的规律,并努力使三者形成合力。我们在遵循这些规律开展有效识字教学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似乎是一条永恒的定则。本文拟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字词积累为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刘勇 《山东教育》2003,(13):39-39
汉字是汉语文的基石。具有表意功能的汉字的阅读是以掌握汉字数量的积累为前提的。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独立阅读,因而,探索高效识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尽快闯过识字关,就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效识字,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汉字的构字规律和阅读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同音连带的方法,收到了极为明显的效果。所谓同音连带,就是当一篇课文的生字学完后,以这些生字带出与其同音的字。如人教社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学词学句2,共有“泉、江、河、湖、黄、西、到、进、洋”九个生字,其…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识字教学多以讲解汉字的结构、认识构字规律为主,虽然该法能够突出识字重点,但显得单一。识字与阅读的融合,让字与词、词与句、句与文实现贯穿,丰富了学生的字词积累,提高了学生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识字教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建国后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突出了识字教学的基础地位,提出了科学的目标,识字教学进入了新的实验阶段。要解决汉字“难学难用”问题,识字教学就要遵循汉字构字规律,遵循儿童识字认知规律,遵循识字教学规律,走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所谓字理,是指汉字自身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所谓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本来的构字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让学生形象深刻地识记汉字的形义,感悟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汉字虽历经几千年的演化和简化,仍"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遵循汉字自身特点,紧密结合儿童心理特点,有机运用字理教学法,点燃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解开汉字蕴含的文化密码,为学生知识习得和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林林总总,但对大部分的汉字教学来说,最根本的方法应该是依据汉字造字规律进行“析形索义,因义化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创新了“字理识字”教学法。所渭字理,即汉字的构形理据。字理识字教学即是运用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究汉字字义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识字教学的科学与否大概包括是否符合汉字构形规律,学生认知心理、识字教学规律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由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同志创立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深刻地把握了汉字最本质的表意性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了识字教学的一般规律,兼顾了学生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发展。一、"字理识字"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字理识字"教学法主张依据汉字的构形理据来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时引导学生对汉字连本溯源,简要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大体过程。为此,教师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时,须先出示实物…  相似文献   

8.
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小学生的第一项学习任务就是识字,而字词都是抽象的符号,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就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这就需要:1.充分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帮助学生把字词和具体事物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第二册看图学词学句中“竹笋”、“黄花菜”是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独特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字理识字法、部件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集中识字法和注音识字法等识字法,呈现出汉字教学令人欣喜的一面。然而,尽管方法众多,但在本体研究和主体研究上从事的既符合汉字规律又符合学习规律的研究却很少。本文正基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汉字字源教学法,为改进对外汉字教学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0.
黄昭艳 《广西教育》2005,(7A):64-65
一、汉字教学及汉字使用现状 1.汉字教学现状 (1)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采用的汉字教学法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汉字识字教学法多种多样:a.看图读拼音识字(以图示义,音形义结合识字,小学一年级用得较多)。b.归类识字(如把形声字、形近字、同义字、反义字等归类,集中识字)。c.随课文分散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言环境中学用结合)。d.部件识字(通过对汉字部件结构的分析进行识字)。e.听读识字(听读、识字、写字分步进行)。f.字理识字(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探究汉字的形义渊源,从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等等。  相似文献   

11.
遵循汉字系统规律的小学识字教学抓住了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把生字进行科学解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教学汉字必须充分遵循汉字系统规律,科学识字的追本溯源解析字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效率,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当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识字教学规律作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汉语拼音学习弱化、忽视识字教学的现场体验性、识字教学的情感性教育欠缺。解决的策略是:明确识字教学的目标最终指向;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遵循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规律;刺激学生学习汉字的动机,培养对汉字的兴趣;在"体悟与实践"中进行人文熏陶,减小目标与现状之间的落差。  相似文献   

14.
王莉 《现代语文》2008,(11):104-106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确定识字教学的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汉字本体规律,同时要考虑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人们比较偏重于汉字构造规律而相对忽视了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从而影响了识字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遵循儿童汉字认知特点的识字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力求把握汉字的字象特征,遵循小学识字的规律,遵循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外引内联,字象识字”教学,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文章提出了“外引内联,字象识字”的小学识字教学新主张。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创设多种情景,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2010,(7):7-9
一、儿童的认知规律对汉字教学的指导意义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规律教学汉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否则,不仅会降低识字效率,而且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等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化难为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字理识字教学的问题。本文通过与其他识字教学法的比较,突出了字理识字教学法遵循汉字的组构规律,具有实效性,适应各种教学条  相似文献   

19.
高建琴 《陕西教育》2008,(10):66-66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字,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展其他的语文教学活动,但字词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绕着语文的教学活动,以往传统教学中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记,让学生不堪重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因此在识字教学方面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20.
要保证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两方面的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一是汉字的认知规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形音义结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二是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优美;三是运用多元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潜能;四是创设良好的识字语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