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态度意义在汉语中主要是通过词汇的手段来表达的,而英语中有一部分隐性的态度意义是由语法来传达的,这就导致了汉英传译实践中态度意义的语法化现象。汉语中词汇编码的态度意义可以实现为英语中的语法编码,在探讨了态度意义语法化的理据后,文章最后用实例阐述了态度意义语法化在汉英传译中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轻动词理论的研究发现,动词的词汇化过程中,轻动词和主要动词的组并等一系列语法过程可能在词汇层面隐性地进行,也可能在句法层面显性地进行。不同层面的词汇化过程造成了英语动词put和汉语“放”对主语等成分的要求宽松不同。汉英之间的这种差异,是由于英语中的轻动词是形态性成分,而汉语的轻动词则是属于语义性成分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OK是现代汉语非常活跃字母词之一。本文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中的OK、"卡拉OK"、英语中的OK,考察了一系列OK的新特点,包括具有构词能力,产生新的词汇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从语义和功能语法角度出发,用比较分析的方式考察了汉英情态的分类畀同以及汉英情态实现的方式。通过分析发现汉语有一种特殊的情态实现方式,即使用句末语气词来表达施话者对命题的态度或不确定性,这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在使用语调表达情态方面.汉语比英语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5.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它们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对长期以来学习汉语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产生了中国式英语,影响了汉英翻译的质量.运用语言学中的第一、第二语言习得机制以及行为主义对比分析理论,从词汇、句法、语言文化差异、习语翻译这4个方面来归纳汉英翻译过程中常出现的中国式英语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同时,还就如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出现频率提出了一些见解,旨在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提高他们的汉英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6.
汉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汉语逻辑关系的衔接词多数时候是缺失的,需要依靠听者根据上下文自己揣摩。英语逻辑关系是靠衔接词和语法来表达,是显化的。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本质是传递交际意义。将汉语交际意义中的逻辑关系,用符合英语语言规则的方式表达出来,是顺利完成口译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围绕汉英口译中逻辑关系的显化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结构体和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形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汉反义举对词汇的语法化机理与语法化的结构基本相同,但英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隐性,语法化程度较低;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显性,语法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从注意词的份量、注意区分褒义词与贬义词、词的搭配须符合英语习惯、运用术语须恰到好处和选用英语趣语来翻译一些汉语口语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汉英翻译中词汇的选用技巧。研究认为汉英翻译中只有恰当地运用词汇、语法、文体修辞乃至韵律等手段,才能使译文确切、流畅、生动、简洁。而词汇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用词正确得体,才能使译文流畅通顺,符合"信"与"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词汇空缺(lexical gap)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英汉民族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词汇系统的不同,进而必然使得英汉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而产生词汇或某一词义“空缺”现象。例如,Tower ofBarbe(l巴别)。《圣经》上说,上帝在那座城搅乱了人类的语言,把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座城叫做巴别(巴别在希伯来语中与混乱发音相似)。现常喻指“空想,空中楼阁”。用Tower of Barbel代指空中楼阁这一现象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英语是表音文字,注意听觉感受,汉语是表意文字,注重视觉类别。除此以外,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法、语法规则和表现手法也不同。因此,由于英汉词汇的语音特征和文字特征不同导致词汇空缺,在英汉互译时没有对等的词汇。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英语都具有各自丰富的动物词汇和表达,(成语、习语、谚语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和社会习俗等的不同,一方面,同一动物在两种文化中表达不同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不同的动物在两种文化中表达相同的文化意义,因此形成了汉英语言中的动物文化差异。本文主要阐述了这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英语教学中语言迁移与文化移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于两大不同的语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英语文化移入。与此同时,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及语用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找出汉语思维模式中的这些共同特征并实现积极的母语文化迁移,这种迁移是必要的,能对英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此情况下,英语文化移入和汉语文化迁移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语法词汇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阐释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中的“语法词汇化”概念,并讨论了与此相关的在初、中级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把“语法词汇化”作为一种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思路提出来,对语法教学的深化、细化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对于汉英交替传译构成了一定的困难,汉语中的“纺锤”句式就是困难之一。然而。关于口译的书籍中对这类句式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方法鲜有描述。以吉尔的交替传译脑力分配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纺锤”句式的笔记版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并最终提出了两种更为合理的笔记设计:“调整版”和“综合版”。  相似文献   

14.
“们”在近现代汉语中词汇意义已经消失,但是在不同情况下所呈现的语法化程度并不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形成了一个语法化斜坡。这一斜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底层是“们”有完整的语音形式,表示复数语法意义;中间层是带“们”的词语既可以表示复数,又可以表示单数;上层是没有任何语法意义的“们”,不能表示复数概念,只有语音形式。由此可以推断;汉语中的复数标记可能会经历零形式———词汇手段———语法手段———零形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雪霞 《考试周刊》2011,(54):109-111
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和学习困难。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及有关汉英比较的知识,结合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汉语在英语学习中出现在词汇、语言习惯、语法层面上的负迁移现象进行探讨。同时针对所探究的现象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生常常混淆汉英词汇在词类上的用法区别。从汉英在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英词类的特点和汉英兼类词现象等三方面进行对比。汉语在词类划分方面同时注重词的功能和意义 ,而英语则主要根据词的功能来划分词类 ;汉语和英语词类虽然具有许多类似之处 ,却在词类的组成及用法上有许多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在词的兼类现象上也有语音、语义和词形等不同之处。最后提出英语词汇教学应采用的方法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法意义与语法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词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相似文献   

18.
有定和无定语法范畴是制约一种语言句法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英语中.冠词在表达这一语法范畴上起重要作用:而因为冠词现象在汉语中的空缺,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冠词的难度,也会使人误认为汉语中完全没有有定无定语法范畴。事实上.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在表达时间有定性上亦有显著特点;而基于自身语法特点,汉语则主要借助语序及词汇手段来表达有定无定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语法的研究最早是建立在西方语法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它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要受西方语法理论的影响。“主语”这一概念即是从英语引进来的。但汉英毕竟属于不同的语系 ,英语语法的理论可能适应也可能不适应于汉语语法。本文就汉英句子何时不用主语作一浅析并作些比较 ,以此来揭示汉英语言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揭示并评估不同语言之间的概念对应状况及词汇化程度,在语言对比研究和跨语言计算应用方面均有指标意义。北京大学开发的《中文概念词典》以WordNet框架为基础,在语言层面上较好地反映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概念对应关系,以该资源为数据基础,并参照从《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同义词词林》、《知网》等资源中提取的词集,本文实证地考察了汉英双语概念对应的实际情况及所能达到的词汇化程度,探讨了不同语言概念体系的异同,有助于在多语框架上做出更符合汉语特点的语义知识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