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视节目、电视理念和电视现象是电视批评的主要对象。由于电视节目在电视事业中的核心地位,电视节目批评一直是电视批评中最为活跃的种类。电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电视实现了与外来电视的文化接触.中国民族电视节目开始传向世界,而外国电视节目在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数量和比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秦杰 《北京档案》2008,(9):48-49
电视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自1936年英国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起,电视便成为了20世纪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如今,中国以电视节目、电视内容和电视评论为主的媒体不下千种,但它们的发祥地都在北京广播大楼内。  相似文献   

4.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5.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一种崭新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剧的出现,拓宽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形态领域,也标志着中国电视传统话语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约定俗成的叫法。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利用文字来对新闻进行阐述和叙说,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让声音和画面有机协调的催化剂,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可以直接关系到一档电视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1996年以来,中国电视界出现了一个新的术语——“报人电视”:“报人电视”是指正在或曾经从事报纸业务的人员参与电视节目制作而产生的新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虽没有参加过报纸实践但能够理解报纸持点的电视从业人员有意识地借鉴报纸经验所开发的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方韶毅 《青年记者》2006,(14):78-79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  相似文献   

9.
陆浩 《视听纵横》2009,(3):83-84
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后遇到了瓶颈。基于这一现实,电视节目模式创新,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受众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信息时代,依靠一个点子、一个技巧所制作的电视节目,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于是,研究世界电视发达地区电视节目制作规律,借鉴电视发达国家电视节目模式,并由借鉴步入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郭毅  孙小兵 《东南传播》2010,(6):141-143
近年来,新媒体对中国电视产生巨大冲击,电视逐渐步入TV2.0时代。在现实语境下,增强电视节目互动性不断被提升到电视节目制作运营的战略高度。本文以大连电视台为例,通过对大连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实践的分析和探讨,进而窥射城市电视台电视节目互动性的未来走向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视字幕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要素之一,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在电视节目中具有自身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电视节目中的字幕主要包括电视片名、电视标题、电视演职员表、电视字幕旁白等,电视字幕是电视国像和声音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电视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自1936年英围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起,电视便成为了20世纪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如今,中国以电视节目、电视内容和电视评论为主的媒体不下千种,但它们的发祥地都在北京广播大楼内.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社会制作的发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社会机构参与电视节目制作是世界电视发展的普遍情况。而中国电视机构长期实行的是制播一体化。这种制播合一的模式在电视发展的初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制播合一越来越显示出对电视产业成长的限制。因此,电视节目社会制作力量的出现是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虽然自2001年后,电视社会制作陷入困境,大批公司倒闭,2003年.京沪两地电视台在贴片广告时间上大幅缩减.对制作公司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电视节目社会制作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出现。因为中国电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电视节目社会制作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电视社教节目曾是我国电视节目以新闻、艺和社教组成的三大板块之一。从50年代末中国电视的产生,到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节目走向成熟,许多电视台把电视社教节目的创作作为兴台大计。电视社教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评奖种类繁多,等级也不在新闻之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电视传媒是中国整个电视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视专题片作为有鲜明创作特色的电视节目形态,它的发展在体现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同时,同样对电视传媒事业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做好西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与发展工作,在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对西部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丰富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中国电视由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渐渐成熟,几代电视人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综观2008年的电视节目,似乎承担更多的是"铁肩担道义"的角色,中国的电视节目正由非理性的娱乐化倾向向着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7.
从接受心理看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电视扩大了人类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利用电视为载体而形成的电视艺术,以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对其他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左右着受众的艺术审美活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者——电视编导与它的欣赏者——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定的审美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电视编导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对象。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客体。电视节目就象一架天平,它一端是编导,一端是受众,面对这种现实的审美  相似文献   

18.
在近二十年中,中国电视的发展速度之快、观念更新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造就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电视节目也给广大的电视从业者带来紧迫感和危机感。如何使电视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在各级各类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由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从此中国出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近20年过去了,如今“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和“记”“编辑”一样,成了—个大众耳熟能详的称谓。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电视传播方式由宣传教育型走向交流型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电视传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0年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启动,中国电视产业被推向了风口浪尖,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各种电视节目热闹喧嚣,给电视界带来了诸多思考的空间。本文通过梳理2010年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重要会议综述等文献,试图整合中国电视业界及学界对电视实践的各种论述,以期描绘出2010年度中国电视研究总体状况的脉络图景。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