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卡片     
红军智取遵义城   1935年 1月 3日 ,中央红军某部红 4团在江界突破乌江防线 ,即奉上级命令迅速前进直取遵义城。刘伯承经过对敌情的分析 ,决定尽量智取 ,减少伤亡。第二日下午 ,红 4团立即出发 ,兵分两路 ,于 3时包围了敌人的据点。敌人毫无戒备 ,一个营的官兵被红军全歼。朱团长从俘虏中找了一个连长、一个排长和十余个贫苦出身的士兵 ,进行宣传教育。敌连长经过教育 ,将遵义城的工事、守敌的兵力 ,一一讲了 ,并画了一张城防地图。根据掌握的情况 ,朱团长决定化装成敌人 ,利用俘虏去诈城 ,智取遵义。于是 ,红 4团 1营的战士化装成敌军模…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3,(4):64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1.盘点毛泽东读过的书(栏目:"读书")(1)1931年用《春秋》、《左传》教林彪如何打仗。1931年,一支红军攻打长沙,由林彪指挥,一直打不下来。敌方火力猛,红军冲上去伤亡太大。林彪突然想到读过一本连环画,里面有一个"火牛阵":将牛的尾巴点上火,然后赶向敌人阵营。如此效仿,结果敌人打枪,牛就往回冲,把红军自己的阵营给  相似文献   

3.
探讨南方红军战略大转移(或称“长征”)的得失,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红军万里长征的伟大意义,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而加深对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理解。南方红军的战略大转移,适应了“中国革命首先必须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作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依靠投机和借助同旧军阀势力妥协而建立起来的南京国民党政权,也并不稳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3,(5):64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1.盘点毛泽东读过的书(栏目:"读书")(1)1931年用《春秋》、《左传》教林彪如何打仗。1931年,一支红军攻打长沙,由林彪指挥,一直打不下来。敌方火力猛,红军冲上去伤亡太大。林彪突然想到读过一本连环画,里面有一个"火牛阵":将牛的尾巴点上火,然后赶向敌人阵营。如此效仿,结果敌人打枪,牛就往回冲,把红军自己的阵营给冲垮了。毛泽东这时来总结教训说:如果读《春秋》、《左传》,上面就写了,应该每四头牛为一组,用大木棒子把它们的脖子连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一年九月,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实行人民战争的指导路线,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江西中央区联合起来有过二十一个县城”,“最多的时候有过二百五十万人口”。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在这重要时刻,中央红军和根据地却遭到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极大危害。一九三一年一月,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接着以太上皇的姿态,到处推行他的错误路线。一九三二年八月,他们在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夺了毛主席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1.导入: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冲破了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经过万水千山,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今天学习的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2.读题。让学生讲“飞夺”是什么意思?谁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7.
海上气象战     
气象情报被称为战争中的“特种武器”是毫不为过的。历史上 ,运用有利气象条件在海战中克敌制胜或忽视气象因素而惨遭厄运的战例可谓多不胜举 ,从下面部分战例 ,可见一斑。雾战  192 0年 ,前苏联国内战争期间 ,伏龙芝率领红军经普列科伯到克里米亚打击白匪 ,当时气象条件是 :希瓦什海湾的海水顺风退潮 ,露出海底 ,有浓雾。红军便半夜乘浓雾 ,从海底走到对岸 ,攻下了无法接近的普列科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利用浓雾对付敌人的战例也比比皆是。194 5年初 ,德国与英、美在北大西洋作战。德国派潜艇在法国和纽芬兰之间建立了一个气象站 ,利用…  相似文献   

8.
战斗在敌后     
战斗在敌后大可“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兵大不集中……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这是抗日战争中广为流传的赵启海作词...  相似文献   

9.
图一、图二、图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首先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进入贵州,接着在1935年1月强渡了天险乌江,攻占了贵州省的遵义城.红军在长征初期,虽然经过了英勇的战斗,但是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分子在军事上连续发生错误,他们在优势敌人围追堵截时,惊慌失措,变成了逃跑主义,在战略转移中不能把握有利时机去主动灵活地歼灭敌人,只是以消极防御来掩护庞大的后方机关转移,结果使红军行动迟缓,疲于应付,数次陷入危险  相似文献   

10.
红军歼敌地城幻军集结地敌人集结地杖一O一O(’派)平份‘兴仁盆哪 巨明南尺 /,说明: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三万多人,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夺取战争的主动权,1935年1月下旬在川黔交界的土城场一带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当蒋介石集结重兵阻lL红军北渡长  相似文献   

11.
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下面,以一位教师教学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的一个片断来说明这个问题。师:正当红军冒着雨、踩着泥泞、摸黑前进时,又一个新情况出现了。这时,红四团又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 生:(找出原句读)“……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师:这儿的“索性”是什么意思? 生(甲):“索性”是直接了当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一) 一九三一年,由于王明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一九三四年秋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党和红军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被迫转移,进行长征。在长征开始时,“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继续使红军受到重大损失。面临敌人重兵,王明一伙更是一筹莫展,只是命令部队硬攻硬打。这样,虽然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却使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折损过半。广大指战员眼看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第四次反“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  相似文献   

13.
一《奠基礼》是徐海东同志写的一篇革命回忆录。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整整一年的长征中,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翻过终年积雪的高山,越过人迹罕至的草地,进行了三百多次战斗,击溃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沿途的艰难险阻,最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大转移。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及先期到达的由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二工人农人我也要去当红军。妈妈说我年纪小,还要等过二三春。工人,农人,是世界上的主人。九寄生虫(一)四谁是世界创造者吃了饭要做工,若是不做工,便是寄生虫。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的工农。十寄生虫(二)五红军红军,红军,是工农的武装。寄生虫,寄生虫,你只消费不做工,社会不能容。十三时辰钟六土豪和劣绅土豪和劣绅,都是我们的敌人。时.辰钟,的的的,一秒一分又一刻,好象催人工作要努力。七当红军十四读书哥哥已去当红军,我们要读书,我们要革命,革命读书,读书革命,才是我们的真本领。我拿旗子,你拿梭镖,他拿枪炮,整好队伍,同把反…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叙述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战斗生活。时间在1927——1928年。女章开头,简略地介绍了红军未到井冈山前的战斗历史,然后说明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接着从四方面叙述了红军在井冈山的战斗生活:①朱总司令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②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生活;③红军与群众的关系;④红军怎样以少胜多,打败敌人。全篇文章说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是怎样在毛主席的正确思想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敌人的。课文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开头到“……选定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叙述毛主席领导武装斗争和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在这一段,也就是文章的开头,先从红军未  相似文献   

16.
回顾红军长征苦难辉煌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生动写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路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带领广大红军将士战胜了一切穷凶极恶的敌人,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昆明市高新区第一小学于10月23日下午在六(4)班举行“追寻红军的足迹”主题队会活动。在一曲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队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30年代中的一天,红军与"围剿"的川军激战了5天5夜。晚上,红军战士们很快进入了梦乡。团长王近山像往常一样查哨。突然,他听到远处传来"刷刷"的声音,凭直觉,一定是敌人摸上来了。如果这时喊敌人"攻上来了",无疑会乱了阵营。关键时刻,王团长突出妙计。他高声大喊:"同志们,敌人要逃跑了,赶快抓俘虏!缴枪不杀!"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深切怀念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的丰功伟绩。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卓越贡献,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胜利。一、“通道转兵”使红军避免了落入敌人陷井的危险。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虽然经过苦战杀伤了不少敌人,但终不能打破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我党经过长期聚集起来的红军遭到重大伤亡,根据地日益缩小。到了1934年秋,在敌军一步步逼近的严重形势下,不得不退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20.
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红军长征在湖南纪略》(以下简称《纪略》)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载了为掩护红军主力强渡湘江,为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战绩赫赫,英勇不屈,血染潇湘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转战在零陵的情况。颇有参考价值和可读性。但《纪略》叙述的某些史实却值得商榷,有待于进一步核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