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对语言模因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构建了大学英语模因教学模式,并对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模因论为指导,以语言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为原则,尝试构建一种"听写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达到以听促写,旨在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其中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两种复制和传播方式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的要求及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背诵与仿写,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探讨了模因论启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着重分析了"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认为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5.
符祝芹 《高教论坛》2009,(12):69-72
语言模因论对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从而给我们的语言教学提出新的思路.笔者结合阅读课教学,把语言模因论的原理贯穿于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探讨语言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实践证明语言模因(基因型&表现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反映了语言的进化规律,模因的特点是通过模仿而传播,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基因型和表现型模因应用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中,体现出背诵、仿写及联想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写作能力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瓶颈。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可理解为模因的不断模仿、复制和传播过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验证模因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以模因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因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指导写作教学的理论中,模因论成为揭示写作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复制、传播的过程.以模因论作为理论框架,从套用、替换、模仿和移置等四种模因复制与传播方式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语言模因解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国内很多学者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该文从语言模因的角度对40篇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范文和40篇学生期末考试四级模式作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中存在的各种模因进行归类,进一步指出写作教学中应该强调语言模因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模因解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国内很多学者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该文从语言模因的角度对40篇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范文和40篇学生期末考试四级模式作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中存在的各种模因进行归类,进一步指出写作教学中应该强调语言模因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研究语言起源和语言运用,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作者从语言模因的两种类型即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角度,对随机搜集的44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范文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四六级写作在模因论下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得出模因论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语用学的一个新理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从模因论的视角看,英语教师可遵循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开展英语写作教学,重视背诵、模仿及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学生读写能力并不容乐观。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但阅读和写作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阐述在模因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可行性,以及模因论对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实质上是一种模因,而写作就是不断模仿、复制和更新语言模因的过程。模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杲 《文学教育(上)》2014,(24):101-10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特点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实质上是一种模因,而写作就是不断模仿、复制和更新语言模因的过程.模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特点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利用语言模因论探索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指出基于重复与类推这两种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写作教学应充分利用背诵与仿写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语言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即背诵、模仿等传统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发展的新兴理论。模因论的基础是模因,即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论与模因对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基于模因论视角,重新审视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