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女性正成为消费生活领域的中坚力量。在化妆品市场上出现了男明星扎堆代言女性化妆品的风潮。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法、个案访谈法等对此类广告的创意特征、女性受众的认知评价、产生机制及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这一消费文化现象折射出女性消费权力的扩张与两性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同时,它也沦为媒介对女性新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随着男色消费疾速崛起,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的广告数量越来越多。以易烊千玺代言阿玛尼彩妆广告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此类广告的心理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色广告的心理效果受到性别、是否为粉丝等因素的影响,且情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立足Social gender theory,对男星代言女性用品广告现象频现原因进行分析,对跨性别代言广告传播策略展开深入的探讨,提出性别逆向代言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须消除广告中性别角色定位的认识偏差,同时满足广告主、消费者和代言人三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雨蒹 《新闻世界》2013,(7):204-206
【摘要】以往女性商品的广告,多由女性担任代言人,可是随着近年来社会审美观的中性化以及男色消费的崛起,媒体上所呈现的男性形象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许多女性的阴柔特质。本文从消费者心理需求及品牌延伸理论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男星跨性别代言女性商品的现象。以彩妆产品为例,阐述了此类型广告兴起的原因、产品性别定位的发展及此类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名人是否该为不实代言广告负责--从名人代言风波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商战克敌制胜的一种利器,名人代言广告在我国已发展成为热潮,其中不免存在着极大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行为。广告主所关心的是如何让名人与产品相得益彰,规避代言人与产品错位的风险。过去传播、广告界对名人代言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如何达到广告效果的层面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从广告主立场出发的视角。随着消费的成熟与行业的逐渐规范化,泥沙俱下、问题多多的名人代言广告正在面临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女性形象在广告中频繁出现。它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促销价值是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许多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却存在着异化和曲解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化妆品广告的调查,研究化妆品广告中女性角色的异化现象。通过对传媒消费主义和社会审美观念这两方面的分析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闫岩 《新闻世界》2011,(8):200-201
广告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受到大量商家的重视。如今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化妆品广告形成了群芳争艳的现状。《时尚》杂志作为一本标榜时尚的刊物,其本身就涉及大量化妆品广告,并且对化妆品广告要求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以《时尚》为例,从突出画面美感、运用简洁和富有煽动力的广告语、展示性感的诱惑力三方面特点对化妆品广告尤其是平面广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粉丝,是英语"Fans"的音译,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粉丝对自身喜爱的偶像明星的文化消费和粉丝团体所造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形成了粉丝文化.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二次元粉丝群体的活跃现象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全职高手》和《盗墓笔记》这两大二次元作品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文化构建、粉丝认同等方面来探析二次元粉丝文化的特点,更新现代粉丝文化研究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女性对于化妆品的消费或购买行为几乎一生都在进行.面对林林总总的化妆品广告,女性的"心理意识是否"会受到影响?这种心理影响又是如何作用于消费行为?本文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林赛和诺曼的"情绪唤醒模式",分别从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化妆品广告对于女性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化妆品广告中的"情绪唤醒模式"对于现代女性形成以平衡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3,(22):46-50
本文以《申报》跨文化广告为研究样本,探析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采取的"西方文化为体,中国文化为用"的品牌文化建构之道,从而揭示近代西方品牌开拓海外市场时采取的文化传播策略与西方品牌具有强势生命力的文化本源,进而为今日中国本土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塑造品牌国际形象及跨文化传播品牌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光辉  马碧芳 《今传媒》2009,(11):101-103
前一段时间连续出现了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艳照门"主角代言广告受到抵制等现象,尤其是2008年8月18日因为刘翔意外受伤退赛而导致的代言品牌危机,这些都引发出了关于品牌传播方而的重要课题就是由名人代言人而引发的品牌危机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子晶 《出版广角》2018,(15):64-66
近几年,"网红"经济这一现象级热潮吸引了很多广告商的驻足.为了在"网红+"浪潮中得到回报,众多广告商借助"网红"强大的注意力资源,成功地拓展消费市场,促进了品牌传播.文章立足于"网红"微博广告,对其传播范式与传播建议加以探析,旨在促进"网红"微博广告流量变现,为其规范、有序传播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张笑 《编辑之友》2016,(8):99-103
只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就有跨文化传播.而清朝末年开始的跨文化传播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留下过浓墨重彩 中国近代广告借助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成为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例证.我们既可以看到洋货广告的“本土化执行”——洋货广告中融入大量中国民俗、历史文化精髓,并采用中国本土形象代言广告;又可以看到国货广告的“全球化思考”——国货广告中所反映出的西方文化元素的浸出以及西方文化对国货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报刊的广告来探究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新闻社会史研究的路径之一。这一方法将一定时期的报刊同当时的社会联系起来,考察新闻传播与现实的关联,突破了从单一的新闻传播学层面探讨报刊的局限。本文试从《北洋画报》广告对西方物质消费、娱乐方式的呈现这一角度来考察天津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的文化批评学者,本雅明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中碎片性地反映了其消费文化思想:符号消费、迷狂消费、恋物消费,这些思想预见性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消费状况、大众的消费诉求,对当代广告人的广告策划、创意、宣传等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广告策划应构建"品牌一符号"理念,创意应凸显"品牌一概念"文化,宣传应传播"商品一个性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是马大姐品牌全方位发力的一年。这一年,马大姐签下代言人——国民甜心赵丽颖,赵丽颖代言的马大姐食品广告片热播于16大省级卫视,北京机场广告、北京地铁广告,品牌传播全面开花,在行业掀起一股"马大姐致爱"旋风;这一年,马大姐食品成功加入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商业命题,在全国大学生心中征集营销创意作品,为马大姐品牌众筹品牌创意与  相似文献   

17.
张甄 《新闻世界》2010,(10):93-94
本文以两则香水广告为例,探讨和分析了化妆品广告中男性和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关系地位,认为不论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在被观看和消费,二者均依照异性的审美和价值而塑造。现代商业广告的理念标准不是男权社会的价值投射,而是商业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些广告通过塑造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理想典范,诱导男女受众进行模仿消费,以达到销售获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马静 《新闻世界》2009,(11):124-125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身体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女性主义的解读,认为在男权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当下,广告中大量“女色消费”的存在不仅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女性对自己身体自恋与自我规训的悖论即对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无意识依顺。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中生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与消费倾向.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与消费文化,而是消费主义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后现代消费观.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当代广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创意技巧与传播策略也越发娴熟.广告作为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自有一套欲望书写逻辑.它一方面迎合当今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特有的创意策略不断地制造欲望、诱导欲望、传播欲望,不遗余力地鼓动欲望消费,而且每每十分奏效.这也是一些文化批评学者对广告多有不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蔚然成风,给消费者造成重大伤害.随着广告业的不断成熟、人们消费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倍受社会关注.但由于我国相应立法工作相对缓慢滞后,有关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规范还属空白.本文意在寻找形成这一法律空缺的原因,寻求改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