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长期关注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分类和演变,曾在本刊发表过讨论饕餮纹的文章,本文主题则是讨论另一种青铜纹饰。宋代学者曾把这种纹饰归入云雷纹的一种,近代以来,学者对它有各种命名,如环带纹、波纹、波曲纹、波浪纹。2009年,大河口西周墓地1017号墓出土的霸伯山簋为理解这种纹饰提供了新线索,从器形、纹饰、铭文三方面证明,这种纹饰应改叫山纹、山形纹或连山纹。此外,作者还将霸伯山簋与梁其壶、晋侯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后者的壶盖与前者的簋盖具有类似设计。最后,作者还就这种纹饰在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地位展开讨论,对这种纹饰的构成要素和组合形式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商周玉石容器在大型墓葬偶有发现,与同时期的容器在形制、纹饰、尺寸大小上极为相近。本文就玉石器皿的器型、纹饰、年代等问题,结合墓葬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等进行类比,认为玉石容器与青铜礼器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簋、盘、豆、觯这几种器型上,纹饰方面也尽量模仿青铜器但较为简单,但也有器物仿陶器。商代的玉石器皿以实用器为主,主要出土于殷墟,西周则主要发现于周原地区,均为把玩的小器皿,而非实用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石峡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和出土背景,认为石峡文化中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是良渚文化工匠南下,制玉技术南传的反映,而非实物、精神层面的交流。石峡文化早期Ⅰ段的墓葬中已有玉钺随葬,但其形制多为本地特色,不能确定是否受到良渚文化的直接影响。石峡文化早期Ⅱ段时,出现了以玉琮为代表的良渚风格玉器,在器形与纹饰上皆可与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直接相比,但在制作工艺和纹饰结构上都略显粗糙。石峡文化中晚期时,良渚文化风格玉器已被本土化,形成了矽卡岩琮、重圈眼无眼线神人纹等制器特色。根据随葬琮、钺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制钺所用材料优于制琮的情况判断,石峡文化先民自始至终更偏爱用钺而非琮来标榜身份。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关于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艺术特色的分析上,对于纹饰所反映的神话内涵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利用文学人类学派所倡导的四重证据法,对仰韶文化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鱼纹——的神话内涵进行解读,初步证明其神话内涵与新石器时代广泛流传的女神崇拜有关。女神崇拜在历经父权制等级社会的冲击后出现两种演变趋势:一种是将女神升格到祖先神行列;一种是将原本专属于女神的功能转移到男神身上。文字诞生以后的小传统文化记载的鱼妇、鲧、禹等形象,其原型是大传统时代的鱼女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墓葬形制和规模为标准,考察和比较商周时期的墓葬等级序列,发现商周时期墓葬存在巨大差异。商代普遍存在的非正常埋葬现象不见于西周;商时期各等级墓葬规模存在巨大的落差,而西周时期各等级墓葬的墓室面积则递减平缓。商周墓葬等级之间的差别反映了商周社会、礼制与文化的差异,体现了商周政权更替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刘家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古城区西北约3公里的城中村—刘家庄村,是一处商周和唐至明清时期的遗址。2010年7月—2011年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大量灰坑、墓葬等遗迹。M121、M122两墓规模较大,随葬器物丰富,出土大量青铜器,器形完整及可辨者共计121件,其中容器22件,有鼎、甑、簋、爵、觚、斝、卣、壶等;兵器77件(组),有戈、矛、刀等;另有少量玉器及陶器等。部分青铜器上带有族徽铭文,共计4种14组。两座墓葬出土器物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初步推测两座墓葬时代为殷墟三期,墓主人为中等贵族。发掘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区域居住着至少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再次验证了济南在商代的重要位置,为山东地区商代政治、经济格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对研究济南的城市变迁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汉至南北朝的陶瓷烛台造型可分为动物类、几何类和植物类。前两类烛台形制较为丰富,植物类相比于二者形制较为单一。动物类烛台在东汉、三国、两晋时期较长时间存在,几何类和植物类主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存在时间较短。在文化因素上,烛台最重要的部件是烛管,不同时期烛管形制的差异,与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别的蜡烛使用有关。烛台高度也因应后来人们垂足而坐的新变化。在纹饰上,动物类烛台纹饰较为繁复,植物类烛台次之,几何类烛台极少。在地域分布上,南方烛台形制及数量远较北方的丰富,南方地区的陶瓷烛台中,福建地区的烛台地域特色鲜明。整体上来看,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解决陶瓷烛台的蜡烛直立性和外溢蜡液的收集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后世在这两个方面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商周青铜器纹饰上种种现象,并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观念,而是当时生活中的动物界及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  相似文献   

9.
高柄深腹有盖豆是春秋战国时期海岱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礼器类型,其渊源及命名问题在学界多有争议。结合该地区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相关青铜礼器的演变脉络和更替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自商代至战国时期,盖豆类铜器的形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其命名也存在诸多时代和区域文化差异。春秋战国时期的盖豆应该是商周时期簋、敦类盛食器逐渐小型化、高足化的产物。簋、豆、锜、、登、敦等诸多铜器自名反映了簋、敦、豆等几种食器类型之间发展演变、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也反映了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在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客观差异。  相似文献   

10.
商周时期,吴、越两国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商周时期吴越地区青铜器的面貌和特点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若干著录于外文文献中具有吴越风格的青铜器进行了逐一介绍,并结合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相关讨论。这些青铜器包括悬鼓环、三足壶和方卣,时代分属春秋晚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悬鼓环以人物雕塑为装饰,三足壶以吴越地区的陶器为原型,方卣则是对中原地区青铜方彝的模仿和改造。这些资料对于廓清吴越地区商周青铜器的整体面貌、探讨吴越地区商周青铜器的特点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董向慧 《传媒观察》2023,(12):80-89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忆工具、权力装置和社会组织核心的功能,建构特定的时空组合。围绕着玉器这一“媒介域”,形成了中国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伦理观与传播观。史前玉器对华夏传播至少有三个方面深远影响:一是以“器以藏礼”的方式承载和传播礼乐文明;二是传播仪式观的思维取向成为理解华夏传播的重要线索;三是史前玉器“媒介域”使得传播权力高度集中,对于理解传播权力变迁与圣王崇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入藏了1件爯鼎和2件爯簋,它们与此前所见的3件爯器应属同一青铜器组合。国博所藏的3件爯器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且器内均铸有相同内容的长篇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诸件爯器的铭文记载了器主人爯受赐于遣伯、遣姬,因感念其高尚的道德言行,铸作宗庙彝器以奉祀其文考的历史背景。铭中"遣伯""德音""余一子"等称谓、用辞均属金文首见,为研究商周时期的遣氏家族及相关历史、语言、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从几件爯器的形制、纹饰、铭文及等级规格来看,该组青铜器约铸造于西周中期,其器主人爯的身份大致相当于诸侯国封君。  相似文献   

13.
2016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清华大学艺术馆联合推出了"其金孔吉—一商周青铜器艺术"展览,共展出62组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周时期青铜器。本文从这次展览的展品出发,选取两个主题进行讨论。一是商代长江流域青铜器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二是春秋中期青铜器风格的变化。第一个主题,本文从这次展出的要和鬲出发,讨论了商代中原及北方地区所见的带有长韵状扉棱的铜器,认为它们与长江流域具有一定联系;第二个主题从展出的春秋中期青铜器出发,讨论了这一阶段青铜器造型及纹饰风格的变化,指出,春秋中期在青铜器风格的转变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应该将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铜器墓独立进行讨论,这样更容易把握和理解春秋时期青铜器风格由西周风格向列国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英雄     
依我看来。英雄崇拜是一种最为普遍最为长久的社会现象。英雄崇拜几乎是不分人类种族、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每一个民族。都必有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英雄偶像,而且就英雄的界定和评判而言。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习惯的民族,几乎有着共同的标准。比如,我们就曾经在美国、俄国、阿尔巴尼亚等等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电影屏幕上。被他们塑造的英雄而感动过。看来人类的英雄崇拜标准。确有许多不约而同、无法解释的共同点。又比如日本人就崇拜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关公。美国人要学习中国当代英雄雷锋。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春季,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陕西彬县境内先秦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本文对此次调查的13处商周时期遗址进行介绍。初步分析来看,调查所见遗存的年代主要为"先周"和西周时期,位于彬县泾河沿岸商周时期遗存与黑河以北、红岩河流域所见遗存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红岩河流域所见红褐陶器区域特征较为独特,这种差异可能代表了区域文化和人群构成等方面的不同。此次调查对泾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分布、区域文化特征,先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古豳地"文化格局演进等方面的认识,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谭莹 《兰台世界》2015,(3):144-145
宋代的莲花纹饰,图案精美,构图新颖考究,以不同形态展现自然、祥和,对幸福生活的祈福之意。伴随着审美意识的改变,和雕刻技法的丰富与完善,莲花纹饰在不同时期瓷器上,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成就了宋代青瓷艺术精华。  相似文献   

17.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瓷器上丰富多样的纹饰图腾形象是古人图腾崇拜意识的具体体现,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本文分析了明清时期瓷器纹饰上图腾崇拜意识的体现和意义,分析了明清时期纹饰的表现,探讨了其文化寓意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光辉灿烂的中国文明史上,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玉器就脱离了生产工具的范畴,成为装饰品;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玉器便与权力地位、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成为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已不仅仅是礼器,人们更把玉和玉器与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所谓  相似文献   

20.
管郁静 《兰台世界》2013,(12):144-145
明清时期瓷器上丰富多样的纹饰图腾形象是古人图腾崇拜意识的具体体现,具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本文分析了明清时期瓷器纹饰上图腾崇拜意识的体现和意义,分析了明清时期纹饰的表现,探讨了其文化寓意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