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社会"子场域"之一的博物馆,是一种有着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媒介场域。此场域的活动主体之一——观众,是有意识、有知觉、有精神属性的人,认知是其在博物馆场域中主要行为类型之一。从媒介场域理论角度考察,观众作为在博物馆媒介场域中具有既定位置的存在,其认知行为的发生除了内在的认知语境作为先天图式发挥作用外,还受制于外在的博物馆媒介场域规训以及中介于观众内在与场域之间的惯习。  相似文献   

2.
举办以展览会、大型会议、节事、赛事等活动为代表的会展活动越来越成为城市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吸引流动资本的重要举措。以场域理论之关系、资本、惯习等核心要素分析会展现场空间及其关联空间中的行为和表征,以及行为和表征背后隐含的意义,能够为基于会展活动的产业互动与发展、城市发展与传播提供策略支持。基于此,在分析会展传播场域存在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场之信息传递与仪式表征,空间关系场之空间关系表征、生产、重构与规训,政治经济文化场之场域内外博弈等视角,探究了会展传播场域的基本构型及其表征机制。提出基于仪式感知、体验、共享与分享的场域惯习重塑,基于共同体发展理念的场域象征意义与内涵建构的场域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媒介而形成的社会媒介公共组织本质上强调参与者话语传播的开放、分享与互动,也是一个自组织的网络传播系统。本文主张用布迪厄开创的场域视角来诠释社会媒介自组织传播实践,并为此提出了社会媒介场域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媒介场域独立存在的依据,并以新浪微博为例阐明了社会媒介场域理论建构中的相关概念,包括社会媒介场域中自组织传播行动者主体、自组织传播的幻象、自组织传播的位置关系、自组织传播的竞争工具——资本、自组织传播的逻辑——惯习等。  相似文献   

4.
"参与"的语境是"参与式文化",指公众利用网络或是其他媒介手段参与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博物馆受其影响出现了"参与式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学家妮娜·西蒙(Nina Simon)的《参与式博物馆》是介绍这一趋势的著作,阐述了博物馆"参与"的建构,列举了"参与"的四种实践,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参与式项目,梳理了参与式文化与参与式博物馆、Web 2.0与博物馆2.0、网民活跃度与观众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理论来源。本文是该书的译者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媒介成为学者解读人类文化与信息传播的重要维度,民间叙事在多元媒介中的现代传承机制,表征了媒介、民间叙事与人的互动关系。木兰传说是民间叙事在多元媒介语境下实现动态传承的典型案例,从《木兰诗》经典文本的叙事反哺,到《Mulan》影视的创新性呈现,再到《花木兰》游戏中多重媒介的交融与个体表达的回归,分析这一系列核心事件可以表明,现代媒介为民间叙事的多向度传播和多样化表达创造了条件,而人作为叙事实践的主体,使用道德和审美的判断力规训着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内在走向,决定着人在传统叙事脉络中自我表达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场域理论认为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由相对自主的小社会——即子场域构成,各个子场域都有各自的逻辑与必然性,场域、资本、惯习是具有认识论意义的重要概念。在当前红色文化传播场域中,出现了经济资本侵蚀文化资本、权利资本挤压文化资本、政治场域固有惯习与文化传播场域的扭结以及文化资本非理性运用的情况。要解决这样情况,应从捍卫红色文化传播场域的独立性着手,以反思的视解理性地建构红色文化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的变革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形态,让博物馆成为不局限于实体空间的文化景观。当展示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参观"博物馆。这种文化的"远距离影响",让展览的观众群体变得无限大,使博物馆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与特征。对博物馆传播效果的考察是观众研究的核心,属于典型的媒介效果研究范畴,用以证明博物馆是否夸大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如何认识这些媒介的影响对象?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观众研究历史与研究方法的回顾,概括出不断发展变化的博物馆观众研究领域和视角;在大众传播学经典范式的指导下,为考察特定环境和媒介供应方式下的博物馆传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用受众概念指代一般意义的观众,关注他们对意义的主动获取与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播的研究中,无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还是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微观层面考察具体场域中民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这些研究取向都要面对如下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些研究中寻找到不同个案之间的关联,从而建立起民族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将民族传播的研究置于"媒介化社会"的语境下,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媒介化"、"日常语态"和"超越乡土",并阐述这三个基本分析概念的彼此关联。最后,文章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进路应该把握住"媒介在场"、"媒介逻辑"和"媒介意义"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探寻新闻场域介入专家场域后所带来的异化表现及负影响。两大场域作为社会场域中的两种客观存在有其合流的共性基础,彼此的良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两者也有着不同的逻辑与惯习,非正常地越界必将导致"媒体暴力"对专家公信力的消解、专家成为"快思手"传播"固有的思想"及将专家"符号化"等后果。要让专家场域保持自身的学术惯习,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需要媒体、专家和大众三者共同维护。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博物馆传播的空间转向。从表象来看,手机、电脑等社会化媒介高度嵌入博物馆空间,不仅为博物馆传播提供了新渠道与新话语,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普罗大众对博物馆空间的社会认知、价值认同与情感体验;而从更深层的机理着眼,数字符码体系已与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景观彼此交织、深度融合,在催生新型文化心理、公众参与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将博物馆、广场等公共领域内的社会化生产裹挟进一种变化的、暂时的、过渡性的流动空间中。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究博物馆空间的媒介性命题,进而阐释博物馆空间的媒介性在当前语境中如何体现,博物馆空间如何通过对可见性的发掘实现虚实空间的社会化生产,以及不同的博物馆空间之间如何实现关系的重组,并带动公共注意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11.
广告学"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泓 《新闻大学》2006,(2):83-87
现今的学术知识生产已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广告作为现代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知识谱系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论层面的结果,而且是在学科规训制度的宰制之下的生产和传播.由于中西广告学科规训制度的不同,形成了"营销劝服"和"媒介传播"两种不同的广告知识谱系.本文力图梳理和阐述广告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以及广告知识谱系的建构,并且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权力--知识"关系当中,为我国广告发展,探讨新的学科规训制度及其知识谱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陈列语言是沟通观众和展览的重要媒介。如何合理利用陈列语言,将实物与多媒体互动设备、情境再现、活态演示等非语言表达方式联动起来,向观众有效传递信息,是博物馆进行陈列语言设计的重要思考点。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阐明不合理的陈列语言设计会引起观众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的增加,导致其学习效果下降。对此提出陈列语言设计要利用逐步呈现信息、展品样例、整合的信息源、多通道、嵌入支架的展示方法,降低观众的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有效地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从而减轻观众参观过程中所需的认知努力,提升展览传播效果,促进观众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奥妮 《视听》2022,(2):142-144
媒介成为人类身体的各种延伸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技术也能改变传播方式并影响着身体的存在意义.在传播和身体的关系中包含了许多逻辑.从身体传播的视角看,Live house所构建的传播空间允许观众忘记规训,沉浸参与.在这个传播关系中还包含在场与离场、具身与离身、精神和身体等二元对立的关系,呈现出传播学领域以及哲学领域的...  相似文献   

14.
蔡淋  黄姣 《今传媒》2023,(8):115-1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要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公众提供更加多元、精准的教育服务,就要致力于与观众建立长期紧密的关系,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并使他们成为博物馆的忠实粉丝。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要注重通过引入私域流量运营理念,在不断完善教育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吸引、培育、转化、维护博物馆观众,让观众对博物馆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传播自觉,从而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和博物馆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朝阳  苏可儿 《今传媒》2020,28(5):12-15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不平等的信息传受关系格局,网络赋权给予了公共话语更多的表达空间,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作为公共舆论的集中场域、社会结构性暴力的减压器、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和网民的主要求助平台,承担多元化媒介身份的微博跻身成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成为舆论形成、发酵、撕裂、次生分化与重组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为例,依据微博的媒介属性和公共文化属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的媒介角色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对微博舆论场域的舆情引导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构建多元包容的话语语境和健康的舆情生态,缓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工具的介入,给民俗文化带来全新的存在和传播介质,并成为民俗文化新的寄居场域。在媒介化社会中,民俗作为原生态文化与民间社会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生存形态与传承方式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发生变化。在大众传播视域及媒介传播现实中,民俗文化的话语构建在不同维度、不同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话语序列,具有不同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旅游场域的建构,博物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生产文化刺激观众的感官,将观众的参观过程转变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过程。旅游社会建构过程中的博物馆,不仅成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沟通的媒介,而且也为地方性社会融入现代性社会创造了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余琪 《视听》2022,(2):24-27
在国际传播场域中,李子柒的《东方非遗传承》栏目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研究以YouTube李子柒《东方非遗传承》栏目的评论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非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可能性突破.研究发现,意见领袖的影响、传统中国文化符号和优质的影音制作是吸引外国观众的主要因素.在情感层面,外国观众对于该非遗栏目的积极情感占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9):2-8
新传播革命的兴起与发展重塑了媒介传播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传播时代,主体被新媒介技术彻底建构为"数字主体",遭遇了身份、情感、认知和生存的多重危机。首先,数字主体在赛博空间被多重虚拟身份困扰,体验着身体缺场和身份丢失的经历;其次,数字主体身患"媒介依存症",主体情感被电子媒介交流异化和殖民;再次,在"不确定的"互联网时代,数字主体遭遇认知障碍和认知迷茫;最后,"数字化生存"将主体规训和征服,使主体面临生存隐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博物馆关系视角,博物馆既是物质实体亦是精神表征,也是勾连文化资源与意识形态的中介和桥梁。作为交往空间,博物馆以制度化与物质化形式承担着文化传承、认同构建和公众教育的社会职责;作为媒介,其公共性和社会性要求博物馆承担文化基础设施的建构使命。以媒介化和数字化趋势为切入点,考察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以释解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社会连接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