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申静  赖茂生  钱程 《情报科学》2005,23(10):1579-1582
本文通过描述服务创新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聚合的概念,在详细分析中国ICT聚合现状的搴础上,阐述了中国知识型服务业(KIBS)的服务创新对信息与通信技术聚合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此引导中国知识型服务业和信息与通信技术聚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服务外包和转移不仅作为新型的管理运作模式和商业模式,而且也是全球服务业重组与调整的新亮点.本文论述了服务业外包这一全球服务业重组的新模式,分析了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及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应萍 《情报杂志》2006,25(10):126-128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手段的新型信息服务业,它以数字信息产品为服务基础,面向市场开展信息服务。分析了现代信息服务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产业区布局受到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文章在基于城市产业区布局的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外部成本的视角分析城市产业区布局,并结合两者提出了新经济条件下的城市产业区布局的新设想。最后,运用这一新的设想分析探讨了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与产业区布局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1994年以来掀起的因特网热,给我国正在形成中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以极大的推动,给我们经历了10多年缓慢发展的化工计算机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组织交易成本、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角度对通信服务生产的最优规模进行分析,认为客户接触型通信服务生产的最优企业规模应缩减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平衡为止,而非客户接触型通信服务生产的最优企业规模应扩张到与客户容量增长极限的匹配为止,并用趋近于最优规模的通信服务企业运营绩效对最优规模理论进行了验证.最后,建议国内通信服务企业可以尝试按照本文的最优规模理论调整企业规模,检查规模调整所发生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科技服务业作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向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效率。然而,这种提升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业集聚和人力资本水平等条件来实现。为了明确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本文基于东部地区11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较大,人力资本水平的中介效应较小。据此提出建立产学研+中介联盟,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科技服务业按照城市群形成空间集聚,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园区,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8.
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微内容重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Web2.0的出现及应用,为用户的网络信息交流和发布提供了新的渠道和空间,导致侣了网络上微内容的大量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微内容重组与服务模式.从交互式服务与微内容重组出发,分析了微内容重组的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内容重组对信息服务内容的拓展及其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环境受到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影响 ,信息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息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仅局限于纸质和实物信息源的利用已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成为当前信息工作的重点。1 网络环境中企业信息环境的变化1 1 企业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全方位。不同行业的企业立足自身特点 ,对信息的需求因为网络而无限扩展 ,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 ,从生产销售到员工客户 ,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况介绍了淄博市集成各方优势创新资源促进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淄博市技术转移服务业工作的特点、形成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扩大政策宣传,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与成果方的交流合作,加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建设,做好个性化服务等加快推进淄博市技术转移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全面利用专利无效诉讼中的专利信息分析产业竞争态势及策略,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决策效率具有实践意义。以我国信息通信(ICT)产业的发明专利无效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专利无效关系网络,通过网络中心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无效诉讼关联主体聚成四类,分析比较各类主体的诉讼地位及特点,挖掘产业竞争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无效诉讼策略。研究发现我国ICT产业的竞争格局分化较为严重,表现出"偶然"及"离散"性特点。最后针对每一种类型企业提出其竞争策略构建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服务缺陷积极修正的营销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服务缺陷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或多或少存在.面对服务缺陷,是选择消极修正还是选择积极修正,体现了企业不同的服务境界。企业对服务缺陷的积极修正,不仅使自己卓尔不群,还会变坏事为好事,化腐朽为神奇,产生意想不到的营销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成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定服务化战略的?其服务化战略的成功选择需要何种企业能力?既往研究对此没有做出说服性的解释。本文以三家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以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顾客知识获取能力"、"顾客服务操作能力"、"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并不是企业随身所欲的经济行为,它是受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自身业务属性和顾客业务需求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同时,理论模型也表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取和改善与制造企业开发或培植与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匹配的特定企业能力存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文章基于2005-2017中国500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重心模型、空间热点等分析方法,揭示中国500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动态区位演化特征,并就其在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上是否存在 “依赖”性进行分类检验,进而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企业总部热点区和次热区呈现向南移动趋势,长三角是两类企业总部分布共同的热点区;(2)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重心逐步南移,两者重心距离逐渐减少,重心变化相关度增强;(3)制造业企业倾向布局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中科技服务的影响显著增加,另外金融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组织生态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挺 《科研管理》2019,40(6):153-163
一般认为,通过服务化构建产品差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现有的文献较少考虑到服务化战略开展的环境匹配问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生态角度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中国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增进了研究者对于中国服务化战略推进的认知,为决策层制定推进我国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7—2018年我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上市公司专利合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IC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演化路径及合作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我国ICT产业应对数字经济新阶段的挑战提供启示。研究表明:合作创新已成为我国ICT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IC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整体仍较为稀疏;我国IC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参与合作主体的关系数量持续扩大、核心企业地位越加突出,且网络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创新主体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从组织视角看,我国ICT产业合作创新模式选择与企业发展阶段、技术实力及其所在业务领域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独特的ODI区位选择策略挑战了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深入分析中国跨国公司的能力性质及其对于ODI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助于解释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理论争议。本文以2014到201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能力的视角探讨中国企业ODI的区位选择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技术禀赋、制度质量对于ODI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制度邻近性在东道国特征对于ODI区位选择的影响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ODI存在不同的区位选择机制,主要表现在企业特征的调节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反应了东道国特征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策略的动态变化特征,有助于更加有效地解释中国企业ODI的区位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钢 《现代情报》2005,25(12):153-155
知识经济环境下,信息的载体形式、存储方式、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变化与提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必须进行服务创新。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应面对挑战,抓住机遇,突破创新,建立新的服务理念、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面对波动的网络情境,企业如何形成“构建-治理”的网络位置关系模式打破关系节点无效性的枷锁以在复杂的关系流动中推动网络位置升级?现有研究缺乏严谨的学术分析。华为作为关系治理的实践者利用所在位置上的有效性关系实现了创新发展,因此本文将其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揭示了不确定情境下的关系治理行为类型及其驱动网络位置升级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受情境的长期影响,隔离机制和网络能力耦合模式下的反应式行为决定了前摄式关系治理的行为特征;(2)各阶段治理行为生成的有效性关系结果是网络位置升级路径随“防御型-信任型-协同型”关系治理实现共演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