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这样描写:“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私塾先生为何要挂一幅梅花鹿的画呢?在封建社会里,学生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做官就有俸禄。而“鹿”与“禄”谐音,“树”与“书”谐音。“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其含义是“丰厚的俸禄就在古书中”。意即高官厚禄要读书。“三味书屋”里为何有幅梅花鹿画@陈汉文  相似文献   

2.
徐德湖 《现代语文》2006,(2):125-125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回忆初见三味书屋书房时写道:“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三味书屋”匾下缘何画鹿呢?  相似文献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书房中何以要挂梅花鹿的画呢?学生又为何向鹿行礼呢?答曰:“鹿,禄也。谐音。”中国人历来讲究福禄。《诗经》上就有“福禄束反”的话,意思是“福禄之来,反复不厌”。初汉又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话,《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注释说:“鹿,比喻皇帝的位置”,而皇帝的位置又是全国最高的“禄”。明朝末年,李自成打下洛阳之后,杀了作恶多…  相似文献   

4.
谈谐音艺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在描述“三味书屋”时有这样一段话:“……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这里,代替孔子牌位的是画中“伏鹿”,因“伏鹿”与“福禄”同音,一幅画就形象地再现了封建教育制度下读书人对功名利禄的热衷,谐音喻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谐音,这种根据汉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记载了一段趣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  相似文献   

6.
身在绍兴,有朋自远方来,免不了要陪着参观鲁迅故居,而且几乎每次总是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可是,当问及客人是否懂得三味书屋那幅画的含义时,无论外宾内宾,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说得上来。 你懂得三味书屋那幅画的含义吗? 且看鲁迅是怎样描写的:“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为什么学生们要向鹿行礼?这幅画到底有什么含义? 原来,这幅画就像一个物谜,它像年画上有鱼代表年年有余(裕),福字倒贴代表福到的意思一样,是通过画面及其谐音表达了人们的一种追求。可不是?“古树”  相似文献   

7.
释鹿     
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这样介绍三味书屋的: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一句既写实,又涵盖旧式教育“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鹿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在古代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鲁愚  刘祥魁 《现代语文》2002,(10):21-22
鲁讯先生于1926年9月所写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回忆自己幼年初进三味书屋的经过时说:“从一扇黑漆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是一幅画,面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对该书塾张梓的这幅画,迄今通行的认识是:以“鹿”谐  相似文献   

9.
“伏”乎“站”乎“卧”乎贵州盘县亦资中学余云腾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吴伯箫先生的《早》写同一幅画却说:“东西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站着一只梅花...  相似文献   

10.
三味书屋匾下面挂的那幅巨画叫“松鹿图”,原画保存在绍兴鲁迅纪念馆,所挂的那幅是临摹的副本.其画面上正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述:“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那是一棵高壮的古松,挺拔苍劲,很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来;梅花鹿侧着耳朵象在倾听什么.这幅画的意义如何?至目前尚有争议,我们认为它具有象征的寓意.  相似文献   

11.
三味书屋匾下面挂的那幅“松鹿图”,其画面上正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述:“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那是一棵高大的古松,挺拔苍劲,很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来;梅花鹿侧着耳朵象在倾听什么。这幅画的意义如何?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认为它具有象征和寓意的意味。我怀疑“鹿”是“禄”的谐音字,所以“鹿”有“禄”的寓意。禄者,俸给,俸禄,高官厚禄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论语·学而》:“学也,禄在其中。”而“禄”的本义是“福”,如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所以,“鹿”中又含有“福”的寓意。  相似文献   

12.
“三味书屋”在我国浙江省绍兴市,是当时寿境吾老先生开办的一所书塾。那时的书塾都是悬挂孔子的圣像,而“三味书屋”正中墙上却挂着一幅画。画上画着一棵古树,下面是一头梅花鹿。这是何意呢?这是因为“古树”与“古书”谐音,“鹿”与“禄”谐音,其画的内容包含着“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高官厚禄”的意思,象征着“学也,禄在其中矣”的封建宗旨。  相似文献   

13.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相似文献   

14.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昧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这古怪的书屋,给人一个疑问:为什么向扁和鹿行礼就算拜孔子和先生呢? 有人曾解释为:“鹿”和“禄”谐音,是教育学生为升官发财而读书.此说我不能赞同:1、儒家的道德规范是君子的“重义而轻利”,岂能以取俸禄为教学目的,且拜倒在“利”的下面?2、书?先生寿镜吾是一个甘于过淡泊生活,不愿做官的人,当然不会拿读书做官的信条去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曾写道:“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附插图).其中三味书屋的“三味”,一般说法是,古人说过“读经味如稻粱(大米白面),读史味如肴馔(美味菜蔬),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鲜美鱼肉).经、史、子诸书,是古时入学者必读之书,“三味”就是读此类书,其乐无穷的意思.至于那幅画的含  相似文献   

16.
正细读文本,你会发现《早》这篇课文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值得解读的东西很多:"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以"早"为题的精妙,以"梅花"为暗线的写作思路,"凤头猪肚豹尾"的典型文章范式,借物喻人的方法,按方位顺序介绍处所的写法,由眼前所见展开联想的观察方法,过渡的巧妙自然,行文的前后呼应,三味书屋中题有"停云小憩"的匾,书屋正中挂着的那幅伏着梅花鹿的画,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如何将林林总总、富有价值的多种元素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7.
8月8日梅花鹿大婶"赤塔香"饭馆隆重开业了。饭馆对面一株已死了百年的老红松树被手巧的梅花鹿大婶雕成了一座独木宝塔,"赤塔香"红旗在塔顶飘扬。这一天森林里的动物都被邀请来了,送匾的,送锦旗的,红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三味书屋”。对“三味书屋”的解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认为“三味书屋”的屋匾和匾下的松鹿图便是孔子,书屋主人崇尚的便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这类说法至今还见于某些教学参考资料。二、对“三味书屋”的来历作过探索,说:“‘三味’,是指封建传统观念认为儒家的经书、史书、子书这三类书籍好比三种食物.经书是米  相似文献   

19.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书屋坐东朝西,内部呈“凹”字形,房门正对着“凹”形墙。绘有古树和鹿的画便挂在墙的正面。画前横一条桌,条桌前,房正中便是先生的座位。学生的桌椅靠墙分列周围。鲁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育方式中,"画数学"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学生通过画的方式把抽象的数学题目和思想形象地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题目。掌握"画数学"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研究此种方法在小学分数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丰富和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