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魏超 《新闻传播》2004,(12):62-63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2.
介入式报道的"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超 《青年记者》2003,(11):16-17
什么是介入式报道?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介入式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可以追溯到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盛行的时候。具有代表性的,是1898年赫斯特《纽约  相似文献   

3.
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报道方式.其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在实践中,介入式报道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4.
介入式报道是指采访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目前在我们的新闻采访实践中,这种报道方式被广泛应用,但在采用这些报道方式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这种报道方式,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介入式报道介入式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近年来为媒体所广泛采用。介入式报道与常规性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采取不同态度和处置方法。常规性报道的报道者通常作为"旁观者",以消息、通讯、图片等新闻样式为受众陈述新闻事实,或以评论、编者按等形式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6.
陈斌 《新闻世界》2010,(9):62-63
"疯狂追星女"、"纸箱包子"、"茶水事件"等新闻事件都少不了媒体这一幕后推手——在近些年的新闻实践中,介入式报道被广泛应用,也因某些报道的社会效果而饱受争议。本文尝试从新闻事件出发,分析介入式报道的社会效果、现实意义和介入原则等。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所在的重庆,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连续节目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这个节目讲的是一个幼时被拐卖到北方的重庆男孩现在又来到重庆寻找他的亲生父母的故事。不过,这不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个由新闻媒体介入的、真实的、正在发生的。目前还没有结局的新闻事实。由于电视台有意识、有步骤的报道,这个寻亲的大男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同情,对他的寻亲活动社会各方也给予大力的支持、协助……事件的态势正朝着媒体希望的方向顺利发展。这,就是近年来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迅速地为新闻媒体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兴的报道方式——介入式…  相似文献   

8.
谈深度报道     
一、什么叫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实质意义的报道方式。其内容具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即阐明新闻事实本质内涵的客观规律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唯物论的世界观不过是对自然本来面目的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坚持唯物论世界观的新闻工作者反对对新闻事实作主观、唯心、随心所欲的分析和解释。当记者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揭示新闻事实背后的客观规律时,当然离不开分析、综合及归纳、推理,但是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而归…  相似文献   

9.
封葑 《记者摇篮》2004,(2):55-55,53
报道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是一项非常有创意的内容。对于新闻媒介而言,它能够体现整体实力,反映开发、整合、表现信息资源的策略和特色,提升受众关注度。介入式报道在我国的兴起,体现了我国新闻业务领域的飞速发展和不断突破,体现了新闻传播理念和方式受市场竞争压力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新闻事实的不同属性.深度报道属于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比,它关注的只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事件的过去时。深度报道是一个总结、回溯性报道,它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其新闻价值一般蕴含在事物的本质层面,需要在报道时深入挖掘。平时见诸媒体的各种成就性报道、经验性报道、工作报道或解释性、研究性报道,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往往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出来。深度报道一般是先从已经发生的事实中提炼出主题.再策划采制报道,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1.
郑迎新 《新闻三昧》2008,(10):32-33
电视新闻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连续摄取,以画面的景别、色彩和剪辑的方式,来反映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受新闻纪录电影的影响,在摄录和制作电视新闻时,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电视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明度等美学因素,而同期声作为新闻事件的伴生物,其本身就构成了新闻事实一部分的特质,则容易被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忽略。  相似文献   

12.
现象性新闻是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某些热点现象进行的报道。和传统的“一事一报”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现象性新闻报道所报道的事实往往能够集中反映某一类现象的若干个事实。现象性新闻不同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也不同与我国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典型性报道。事件性新闻一般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往往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或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选材较为单一。典型报道则要求新闻事实涉及的人或事要极具代表性、典型性,并且题材集中单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新闻事件的发生浩如烟海,新闻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前介入重大事件,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通盘构想,策划这一报道手段,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媒介介入事件,有必要与媒介策划事件区分开来。后者是指由记者参与设计、促成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事件,媒介所报道的事实不是客观发生和存在的,更是由媒介主动“制造”出来的。比如有的媒体以救助弱势群体为由头,牵头组织募捐活动,并且不失时机地大肆进行自我表扬,把自己当作报道主体。在这种媒介策划事件中,事实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媒介有意安排的。  相似文献   

15.
以揭示新闻事实本质特征为己任的深度报道无论是在传播方式上,还是在观众的反映程度方面,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追求深度报道与追求真实报道一样,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以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女生组》节目为例,分析情感援助类节目中介入式报道的成功之处和负面效应等,以期使这一报道方式在情感类援助节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薇 《记者摇篮》2004,(6):62-62
新闻是新近发生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着无数客观现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如何正确选择新闻事实,做到既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又正确把握导向和时代潮流,是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反复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岳巍 《新闻前哨》2006,(1):40-40
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可以多角度全面地反映所要反映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正日益显示出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报道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各类批评报道在各级媒体中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批评报道记者容易出名,但稍有不慎记者也会惹上官司。近些年因为媒体刊登批评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新闻官司已经发生上千起。陷入官司中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常常被拖得精疲力竭,有时还落得灰头土脸。事实提醒新闻工作者,在法制社会环境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勇于开展舆论监督,还要善于开展舆论监  相似文献   

20.
浅议新闻工作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大渡河水电报》总编辑黄永盛一、到新闻事件姓的现场去抓“活鱼”。常言道,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时间是新闻的灵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字上下功夫,在选择新闻事件上发现新事物,提炼报道新颖的主题,报道对全社会,全行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