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司法为民”的提出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整个中国司法理念的转变,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以现代司法理念和司法为民为出发点,通过对现代司法理念的解析,结合法的运行理论和司法实践,详细阐述了当代审判人员应当具有怎样的司法理念,对人民法官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诠释“司法为民”以及“司法为民”的底线进行了粗浅的再探讨。  相似文献   

2.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需要有一批精通法律、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律人去实施。在我国目前成文法的框架下,法律相对于判例法国家来说,其内容更加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法官的司法良知予以制度保障,可以更好地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本文从我国目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法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司法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法官司法良知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制度上保障法官司法良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司法公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司法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我国的法官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司法公正实现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在借鉴西方法治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法官的选任制度、保障制度、惩戒制度等几个方面,深入推进我国的法官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法官伦理制度化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之应然价值目标。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主要基于两点:法官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制度伦理。本认为,在当代社会,司法公正之实现,不能仅寄希望于法官之优良品质之上,而必须以司法公正之价值要求为核心,结合司法活动的特点,确立明确的法官伦理的制度化规则,但制度伦理的最终贯彻落实又有赖于具体的法官个体,因此,在强化制度建设之时,决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和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这早已成为共识,对行政救济中司法审查制度的研究也一度成为热点。但这些研究中大多数只局限于研究司法审查制度本身,而忽视了其最主要的实施主体:法官。提高法官素质是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逻辑必然,忽视了人的因素,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本文将探讨入世背景下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对法官素质的要求,以及针对这些要求,有效提高法官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尤中琴 《华章》2008,(7):46-47
法官形象的优劣直接牵涉到群众对于司法的评价,从而影响到司法公正的实现.提升法官形象关键需要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这需要提高法官素质,建立合理的法官遴选制度,加快法官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法官在刑事司法领域里的自由裁量权,是一个涉及刑事司法活动主体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我国的刑事司法水平,构建公正的刑事司法制度,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里阐述了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含义,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提出并论证合理限制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从改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司法与民主的关联,就应以司法的运作过程为框架,论述民主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在司法的运作过程中,法官的选任制度最能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因为,法官作为维护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担当着维护正义、实现公正的使命。法官选任制度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又如何体现出民主性?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0.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法官独立,但目前我国法官独立严重缺失,法官的审判权力和个人权利均得不到有效保障。文章从宪法规定的不完善、传统司法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具体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对法官独立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法官独立与审判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法官独立是其核心内容,独立的审判活动有利于制约立法、行政权力,防止他们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审判监督是国家对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进行的监督。法官独立与审判监督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司法审判活动的公正性。法官独立是审判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审判监督则是法官独立的重要保障。在分析我国法官独立与审判监督的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建设我国法官独立制度的同时需要完善对法官审判工作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法官身份保障制度是司法独立的基础,法官弹劾制度是实现法官身份保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笔者从明确法官弹劾的概念入手。在比较美国、德国、日本三种不同的法官弹劾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有关法官免职制度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与他国经验,对于我国法官弹劾制度的构架提出一些思考,认为法官弹劾制度的建立必须以法为据,其实行应有法定的启动原因为前提,以专门机关的实施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独立审判”是一个重要的司法原则。其实现必须:(一)、重新定位法院与其它国家机关及法院内部关系,以实现法官的职务独立,如重新定位法院与党的关系;法院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法院与立法机关的关系;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法官与审判委员会,与庭长、院长之间关系等;(二)、努力为法官提供职务保障,实现法官人身独立。主要涉及法官的任句、工资、学习、培训等方面;(三)、努力树立法官权威,实现法官本身的独立。法官的权威主要来源于人们对法律、对法官的信任及法官的人格魅力,树立法官权威。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在移植引进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也引入了近代西方的法官制度,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官,更无法官独立审判的观念与实践,根本不存在法官独立问题。随着近代西方司法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近代中国的政权体系开始由权力一元向"三权分立"转变,司法独立理论随之传入并付诸实践,伴随新式法院的筹建,职业法官制度也逐渐形成,法官独立开始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司法独立是现代国家司法制度中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制度,但现实中我国司法独立不尽如人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原则和目标,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我国应该建立垂直的司法领导体制,完善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机制,深入司法机构内部的机制改革,在我国真正确立司法独立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司法权威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司法权威的树立对于法官管理机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法官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法官专业化和精英化;法官高薪制;法官严守职业道德。针对我国法官管理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必要加以完善,以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司法权只能由国家专门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该独立做出判断,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政府权力和公众舆论的支配与控制。司法独立应当以公正作为其价值取向。目前,司法权行使的地方化、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法院内部关系的官僚化严重影响司法独立。这里针对我国司法独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法院的内部独立与外部独立制度等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角度看来,司法腐败是基于激励机制的扭曲、机会结构的畸形发展和约束结构的软化等制度性原因所造成。司法独立的内涵很丰富,但是在制度架构上包括法院独立、法官独立、审级独立三个方面。司法独立对于形成司法腐败的机会结构缺陷有较好的矫正作用,但是对于激励机制和约束结构等方面的制度缺陷的匡正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司法独立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其作用也不能高估。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公正是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而司法独立的实现需要检察功能的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功能庞杂、效益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刑事诉讼的要求,理应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作相应的改革,加强其侦察功能和探诉功能,同时将其司法审判监督功能剥离出来,移交人大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