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作家千田夏光于1973年出版《从军慰安妇》,撕开了日军"慰安妇"历史的伤疤.1990年代之后"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开始在中日韩等国和地区成为小众的研究"热点",在我国的出版经历了访谈调查、档案编辑、学术研究、非虚构/虚构写作的轨迹,并在新世纪以来在认知和学术范式上发生了极大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民族记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群体单一,版权引进和输出均处于起步阶段,"慰安妇"题材的出版仍需学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从而将"慰安妇"的个体创伤记忆上升为民族的共同记忆.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8.15”到来之前,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奥野诚亮胡说“慰安妇”与政府无关言犹在耳,侨本龙太郎又公然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正当亚洲各国与论同声谴责桥本此举之际,大阪府枚方市因右翼势力威胁而停办反映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美术展  相似文献   

3.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当局一方面组织炮制大量美化侵略的宣传报道,另一方面实施严格的新闻审查,以防侵略暴行暴露.但部分日本战时出版物或隐或显地披露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比如《东京朝日新闻》的部分报道披露了南京沦陷后日军对中国官兵的屠杀,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则揭露了日军的屠杀、奸淫暴行,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许多诗人、爱国将领及地方志士饱含炽热的爱国情感,对1942年至1945年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协同美英盟军对日进攻作战的壮烈事迹,以及滇西日军敌占区的社会状况,以诗咏史,作了全景式的记录咏唱.举凡重要战役、著名事件、时人要闻,无不包罗,成为研究滇缅抗战史的重要诗词文献.  相似文献   

5.
1942年5月初,日军占领了龙陵、腾冲,重庆军委会准备放弃怒江,退守澜沧江,下令放弃西(昌)祥(云)公路以西地区。关键时刻,时任云贵监察史的李根源竭力阻止,提出"拒敌于怒江之西"的战略主张,利用怒江有利的地形、地势粉碎了日军东进昆明的企图,赢得了滇西大反攻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军发起了有力的宣传攻势,使日军思乡厌战的情绪不断增加,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作战意志。其中,艺术宣传工作在对日军的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漫画、歌曲等形式,向广大日军宣传侵华战争的本质,揭露事实真相,致使他们思乡厌战,从而成功地瓦解了日军的斗志,有效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
自1937年9月上旬日军侵入雁同地区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仅在雁同地区就杀害中国同胞10余万人。追忆一桩桩血淋淋的惨案,不是为了使人陷入往日的痛苦,而是要再一次告诫人们:历史绝不能忘记。  相似文献   

8.
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26日,日军第二舰队司令官谷川清蛮横地宣称,封锁从长江口到潮汕的中国海岸和船只。9月5日,日军进一步把封锁范围扩大到除辽宁、青岛外的全部中国海岸。次年,武汉、广州失陷后,中国的海上运输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城市形象感知很大程度上来自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媒介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力武器.电影《八佰》的放映塑造和再现了中国"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英勇激战四天四夜的历史史实,使人们记住了那些为国家不被侵略,保卫祖国的抗战英雄,记住了上海四行仓库,唤起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四行仓库如此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史实还原,才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上海,更新认知上对上海都市化形象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历经数年实地调查所得大量事实和历史档案、相关文献、群众口碑等为依据,首次系统地揭露了侵华日军在云南进行霍乱、鼠疫细菌战的事实真象和严重后果。指出日军在云南实施的细菌战,导致云南省58个县霍乱大流行,15万多人感染霍乱,12万多人死于霍乱;致使16个县发生鼠疫流行,七八万人死于鼠疫。日军细菌战残酷地杀害了云南20万以上的无辜老百姓,给云南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这是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各种战争犯罪中最为严重最为残酷的罪行。  相似文献   

11.
日军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破坏,以农业生产为最重.日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共的抗日力量,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农业实施了有计划的破坏,造成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12.
苏嘉铁路经多年论证、筹措后于1934年开始修建,1936年竣工通车。它在抗战中,特别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初,日军为掠取钢材将其全部拆除,因此是日军侵华的又一重大罪证。  相似文献   

13.
高黎贡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南方丝路从大理、保山前往腾冲、德宏边境的天险关隘。1944年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在这里与守山日军发生激烈争夺,双方死伤累累,留下大量触目惊心的血战遗迹,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今天开展爱国教育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14.
特稿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王建华No.1(1)反对和遏制“台独”的一把利剑——兼谈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吴为,犤新西兰犦演王家毅No.2(4)“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稿”苏嘉铁路始末——日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是我国抗战时期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日军从地面和空中同时向我西南重镇保山发动袭击。危急时刻,第十一集团军受命奔赴前线组织抵抗,并在此后全力承担怒江防线的守卫和滇西大反攻的主要作战任务,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之久,为夺取这场著名反帝爱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淞沪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多有研究,但从中日双方战略的高度加以探讨却很不够,本文试就此作进一步论证.一众所周知,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统帅部的基本战略为“持久消耗战略”,不容否认,这一战略对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淞沪会战在这一战略实施中居有特殊地位.七·七事变爆发后,“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7月17日,日本参谋本部制订的《关于华北用兵时的对华战争纲要》规定:战争初期.调集优势兵力扫荡中国第29军,解决华北问题;若遇国民党中央军抵抗,即以充足兵力迅速给南京方面以强大压力,一举解决中国问题.其总原则是“进行必要的小规模调兵遣将;兼施政治、经济等策略手段,争取在短期内挫抑敌方的抗战决心.”按照这个方针,日军调集4个师团,于7月底迅速攻占平津,然后分兵三路,南向突进.华北乃一马平川,适合日军机械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香港教育统筹局发表了<新高中课程核心及选修科目架构建议(咨询初稿)>,建议未来的学制改为初、高中各三年,大学四年,在2008年实行;后来修改为2009-2010学年才实行.在这个建议中,有些学科的课程结构起了变化,例如"中国文学"科,本来是中四、中五及中六、中七的课,<咨询初稿>建议四年的课程融合为三年,并改为选修科;而"中国语文"则由中一延伸至中六,并列为必修科.<咨询初稿>建议"中国语文"仍沿用2007年中学会考的考试模式,而"中国文学"则用现行高级程度考试模式."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学"本来就有血缘的关系,这次改变,使两科关系起了变化;在新的形势下,老师如何处理"中国文学"教学问题,"中国文学"应循什么方向发展,都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在东北扶植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彻底抛弃了协调外交,全力推进大陆政策。日本知识分子自发组织成立了国策研究机构———昭和研究会,该会集结了日本知识界的精英,在近卫组阁、近卫内阁制定和调整对华政策方面贡献了智慧。卢沟桥事变后,昭和研究会提出了协同主义理论,要以协同主义来取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改变中国政府的对日抗战政策,为建设东亚新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昭和研究会的协同主义理论以实现日本独霸东亚为目的,与日本军部明火执仗的武力侵略中国并无二致。这一理论最终随着日本战败而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19.
缅甸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邻国,是中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交往的重要通道。古代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经过今天的云南和缅甸,把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西亚连接起来。随着近代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通过修筑铁路把云南和缅甸连接起来的方案数次被提出.由于英国内部分歧和中国人民的反对而未能修筑。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打破日军封锁坚持抗战,中国紧急修筑滇缅铁路,但终因战局急剧变化而功亏一篑。此后的七十年里.为了发展云南交通,建设边疆地区,重修滇缅铁路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20.
日军侵滇时期,在滇西尤其是怒江以西诸多地区犯下无数滔天罪行,可谓罄竹难书.以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视角挖掘、梳理和解读侵华日军滇西罪行的相关史料,将进一步推动侵华日军滇西罪行及其遗留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