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财经新闻故事化含义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传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故事化倾向。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知识经济、新经济的“大潮”汹涌,使广大受众越来越关注财经新闻,财经报道也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如何既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又贴近千千万万普通的大众,做好经济报道呢?笔者认为,媒体只有精准寻找好媒体定位与栏目定位、受众视角与媒体视角的结合点,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和主题,不断拓宽报道视野和创新报道角度,并科学地调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达成理想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全民财经时代的到来也使财经新闻需求出现了较大的扩张。选择百姓化财经新闻报道路径和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是提升财经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转型方向。本文则从财经新闻报道现状为切入点,探究分析财经新闻报道百姓化应遵循原则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望进一步拉近读者和受众之间距离。  相似文献   

5.
突发灾难事件无疑是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是如果媒体报道视角错位.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本次印度洋海啸地震灾难报道中.一些媒体就出现了报道视角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燚 《新闻与写作》2020,(2):114-1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体上英语财经新闻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加大。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国内国外的媒体也都越来越重视对财经新闻的报道,能否将英语财经新闻写好也成为了衡量财经记者是否具备国际传播能力的一项指标。《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通过参考借鉴国际主流的英语新闻报道方面的相关著作,针对中国读者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教材,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如何使用英语进行财经类新闻文体的写作,并介绍了英语财经新闻报道的基本文本框架和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7.
张郁 《当代传播》2002,(6):94-95
从公众视角写新闻,就是用百姓的、平视、平等的心态选择公众关注的角度切入新闻,选择与受众关联度大的新闻事实,紧紧围绕公众的需求写新闻。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舆论的认知方式都发生了悄然变化,党报等主流媒体强化公众意识,调整新闻视角,拉近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学会用公众视角表现新闻,是努力提高亲和力和新闻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善于从生活出发表现公众视角 新闻既以大众社会生活为素材,它就要求新闻报道要善于从百姓日常的社会生活角度破题,采编人员的观念思维,要从过去工作的、行业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2,(2):77-78
“人人都能成为媒体,还需要专业媒体吗?”有人提出了疑问。实践证明,回答是肯定的。如今,一家媒体独家占有信息越来越难,独家报道的内涵也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同样的新闻事实,如何判断新闻价值,从什么样的坐标和角度考察新闻现象。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报道并呈现给受众,无不考量着新闻人的独家视角、独家分析、独家解读。面对媒体竞争,做有思想的新闻应成为人民日报报道高出一筹的基本途径。从共享的新闻资源中寻找独家视角,用有思想的深刻解读帮助国内外读者观察世界大势、关注中国发展。人民日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向财经新闻和专题报道进一步倾斜,越来越多的记者加入到财经记者的队伍中来.除了专业性财经媒体,一些都市类报纸甚至党委机关报也纷纷加大财经新闻报道.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财经新闻?财经新闻的视角取向是什么?怎样写好财经新闻?财经记者必须具备什么素质?本文就财经新闻在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谈谈财经报道的采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财经新闻无论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虽然目前我国的财经新闻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从报道的内容上看较以前更为丰富了,新闻的样式也更多了。但是不可否认在取得这些进步和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汪纯 《新闻世界》2010,(8):67-68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媒的快速发展,发生于体育领域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媒体关注程度的增加和资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体育新闻报道视角和方法也逐渐发生了转移,如今,无论是记者还是受众,都已经不再满足于对赛场内外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单纯的跟踪报道和信息传送。如何在简单的新闻事件背后呈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何在复杂的事件关系中还原事态的真相?如何选择评判事件的价值立场?如何摆脱"高、大、全"的报道风格、摆脱新闻同质化的报道角度、形成新的方法与理念?笔者认为,以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每一个事件与人物,将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报道体验,也将为受众呈现一种全新的感受。本文结合多年体育新闻报道的工作实践,对人文视角下的体育新闻报道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据是财经新闻报道的基础,数据新闻在财经新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本文选用彭博新闻社案例分析与阐述了数据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功用:首先,数据能帮助记者找出新闻点,提出正确而有价值的问题。其次,通过对国家、市场与公司进行比较,数据可以帮助受众发现关联性,理解差异和发展状况。再次,数据能为某些已广为人知的事件提供新的深入的解读视角。最后,数据可以成为预测未来趋势的有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蔡碧珠 《东南传播》2014,(11):59-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比较抽象,属于"硬新闻"。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平民化视角,变过去的"传者本位"为"受众本位",变"居高临下"为"平民视角",变"强行灌输"为"无声渗透",变"主流媒体舆论场"单打独斗为与"民间舆论场"同声共振。要从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以平民化视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数据新闻因其在疫情研判、信息呈现、受众交互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故成为新冠疫情期间常规的报道范式.笔者以新冠疫情期间国内主流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受众的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所选取样本进行分析,并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做出预判.研究发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而言,数据新闻深度契合了受众对疫情关键信息获取的需求,在显著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能够助力受众转型升级,并具有宏观预测和微观评估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财经新闻与数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确保财经数据的真实、准确,对读者和媒体而言都十分重要.随着财经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其商业化性质越来越明显,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眼球经济而制造虚假新闻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报道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经济新闻的三十年嬗变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为经济新闻重振时期.此时,经济新闻报道领域拓宽,报道角度着眼政治,主要以"讨论"式报道为主,报道方式趋向深度报道.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和成熟,证券类新闻彰显活力,即狭义财经新闻报道日渐盛行,这是第二阶段(1992-2001).从2001年至今的新财经新闻报道时期,为经济新闻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的经济新闻以全新的理念将视角转向全球,报道形式多以故事化手法为主,并在报道中突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财经新闻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财经媒体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责任越来越大,中国财经媒体应该在经济领域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渠道、回击不实报道的阵地和沟通中外受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艾臻 《新闻通讯》2014,(5):50-52
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本质是传统纸媒的新闻采编力量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相结合。媒体融合要求传统报业的新闻报道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变革:善于在网络上开展新闻传播、善于使用数字技术采写新闻、善于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善于与受众开展密切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多媒体新闻、数据新闻、博客新闻、公民新闻、聚合互动新闻、“群体外包”式报道。这预示着媒体融合将促使新闻报道形式出现以下的创新发展趋势:从运用事实报道到运用数据报道,从报社专属报道到受众参与报道,从媒体立场报道到个人立场报道,从图文并茂报道到多媒全息报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公众文化的传播者、社会舆论的影响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企业报如何更新办报理念,在新闻采访实践中选视角,打造具有亲民性的主流媒体?本文以《七台河矿工报》为例,从企业报的亲民性、采访视角的选择角度,切实满足受众在新闻资源开放共享的大背景下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快捷地获知新闻的需求,结合企业报新闻采访的实际论述企业报如何打造具有亲民性的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20.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我们在考察一个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上层建筑的变化去孤立地进行,而应该从一个非经济的视角多加审视,这种非经济视角包括政治、政策、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也就是广义的社会视角。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经济报道不仅要重视研究和直接反映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而且应该由此延伸开去,更多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改变经济报道那种单一的、垂直的、生产的、流通分配等纯经济的角度,以主体的、横向的、多元的社会视角,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作社会视角的扫描,以满足新闻受众理性思考的新要求。 换言之,记者要用经济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从杜会的角度考察经济事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的“角度互换”,这样才能够将问题看透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