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冬天,南京气温骤降,而报业的价格大战却越来越火。《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首开南京报业价格大战的先河,随后《现代快报》售价每份仅1角。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仅南京地区就拥有各类报纸36种,其中日报11种,报纸总数仅次于首都北京── 价格战:该出手时就出手 1999年5月份,《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横空出世,无异于给本来就不平静的南京报业市场投下了一枚炸弹,挑起了报业的价格大战,致使南京的报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人形象地将南京的报业市场称为“0、1、2、3、4、5”。所谓“0”就是指一…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南京掀起报业大战。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降价。一份四开16版的《江苏商报》和对开8版的《江南时报》每份售价贰角,《现代快报》、《每日桥报》一夜之间将售价降到一角,以此争取读者,赢得市场。有读者问:一旦快报和桥报售价不能再跌,而又冒出一家“报业大款”,报价不仅低于这两份报纸,甚至“买一送一”或提供新优惠,那报纸行业就会出现惊人的价格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报纸即成为大众文化中众目所注的“信息快餐”。然而,报业大战的爆发,对报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竞争,适者生…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新闻     
搁置协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南京一些报纸为占领市场、赢得读者、扩大发行再次降价,《现代快报》和《江苏商报》的市场零售价均为每份2角,跌破了今年1月江苏省记协与有关报纸达成的4开16版报纸市场零售价不得低于3角的协议价。一度平息的南京报业大战风云再起。  相似文献   

5.
南京作为经济文化大省江苏的省会,是信息和舆论传播的一个区域 中心,无论是电子传媒还是印刷媒介,竞争都非常激烈。1999年初以来,特别是由《江苏商报》5月改版开始,南京的报业市场掀起一轮新的竞争热潮。本文通过对南京报业市场竞争态势的观察与思考,试图提出对信息舆论传播的区域中心有借鉴意义的意见。 价格大战:报业市场狼烟四起 南京报业市场的价格大战可以说是由《江苏商报》首先挑起的。该报原是江苏省供销总社的一张行业报,发行量仅仅只有5000份。1999年5月9日,《江苏商报》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  相似文献   

6.
1999年,对中国的报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继成都、南宁、西安、武汉之后,南京又爆发了报业大战。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这次报业大战持续时间长(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竞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南京的报业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洗盘”,“状况惨烈”。南京的报业竞争虽然是当今报坛的一朵浪花,但它带给新闻界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 “ 0、1、2、3、4、5、”── 由报纸价格引起的思考 价格战是南京这一轮报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早在1999年3月,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改…  相似文献   

7.
去年的报业大战把南京爆炒成一片新闻的热土。 从发行量来看,南京报业市场近十年来一直是《扬子晚报》独霸一方的局面,《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等几家报纸只占有很少的市场份额。去年新登场的《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几家新报纸向现有的报业格局发起挑战,试图要撼动《扬子晚  相似文献   

8.
“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这是一位地方报老总的名言。以往的发行大战,争夺的主要是公费订阅市场;当今各大城市的报纸开始争夺报业零售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报纸定价上。 以南京为例,除《扬子晚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每日桥报》之外,新登场了《经济早报》、《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共有十家日报角逐报业市场。几家新登场的报纸为打破原有的报业格局,纷纷用低价冲击市场。 面对硝烟弥漫的报价大战,很多业界人士深感困惑:报纸到底应该怎样定价和定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报业市场的剖析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9.
董林 《新闻记者》2000,(2):53-54
1999年12月10日,《城市早报》出版了104版的“世纪珍藏版·回望20世纪”,在 郑州及河南全省的报业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是河南报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份超过百版的报纸,无论是报道形式还是报纸形态,都让人耳目一新。 《城市早报》尽管被称作“河南报业的一匹黑马”,但它毕竟还只是一份新报纸,从1999年4月9日创刊到1999年12月初,总共才有8个月历史。8个月来,《城市早报》一直在寻求自己的最佳生存和发展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读者制造一个“兴奋点”,以扩大报纸的影响。从创刊之初的“我省第…  相似文献   

10.
王嘉 《新闻记者》2002,(3):19-20
我 国的主流报纸长期恪守着对开4版的格局 ,直到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为8版 ,一石激起千层浪 ,着实给了新闻界人士不小的震惊。十多个春秋已过 ,《广州日报》现在每日以40版~48版应市 ;南京报业市场的《周末》在报头位置赫然打出了“江苏固定版数最多的综合类城市周报 ,1元52版”的醒目字眼 ;京城报界的《北京青年报》则以72版创下新高 ;1999年12月10日 ,河南报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份超过百版的报纸《城市早报》推出了104版的“世纪珍藏版回望20世纪” ,在郑州及河南全省的报业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施锦昌 《传媒》2000,(8):35-36
从今年3月1日起,南京地区出版的四开16版或对开8版的报纸,其最低售价不得低于0.30元,同时不得采取“买一送一”等其它变相降价方式。此举意味着持续大半年的南京报业价格大战告一段落。 南京报业价格战始于1999年5月。当月9日,江苏供销社属下的《江苏商报》,首先以当时南京报业市场的最低价每份0.20元的价格推出。10月12日,新华社江苏分社主办的《现代经济报》更名为《现代快报》,以每份0.10元的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3月1日起,南京地区出版的四开16版或对开8版的报纸,其最低售价不得低于0.30元,同时不得采取“买一送一”等其它变相降价方式。此举意味着持续大半年的南京报业价格大战告一段落。 南京报业价格战始于1999年5月。当月9日,江苏供销社属下的《江苏商报》,首先以当时南京报业市场的最低价每份0.20元的价格推出。同年10月12日,新华社江苏分社主办的《现代经济报》更名为《现代快报》,以每份0.10元的最低价位投放市场。紧接着,12月1日,南京日报社推出“买一送  相似文献   

13.
恶性竞争下的香港新闻业黄煜,俞旭1995年12月,香港报业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减价大战,几份主要中文报纸突然间分别大幅减价,从原先的5元一份下降至4元,2元,1元不等。这场报业减价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传媒竞争激烈、劣败强胜的情形。在以下几个部分中,...  相似文献   

14.
南京是个报业发达的城市,1999年发生的那场激烈的报业大战,曾经引起过全国的关注。综观2003年,南京报业市场主要是在消化前期竞争的结果,各家通过努力在巩固自己地盘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目前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华社江苏分社为力量核心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局势,构成了南京报业市场的主要格局。一、对低价竞争策略的反思 低价竞争策略是南京报业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1999年5月8日,《江苏商报》以两毛钱的低价进入市场,拉开了南京报业竞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推出双语版是近年来报业竞争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本文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原《杭州日报·下午版》及现在的《每日商报》、《都市快报》推出的几个双语版为例,作一分析。这三家报纸最早开辟英文版的是《杭州日报·下午版》,第一期在2001年的1月8日推出,当时的版名为“新闻一周”(NewsWeeklv),每周一期;最后两期改为“洋话连篇”;至当年10月底停  相似文献   

16.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1):111-111
南京作为中国报纸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各报纸相互之间鏖战不断,最终形成了《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4份都市报的激烈竞争,而这4份报纸分属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和新  相似文献   

17.
南京素来是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一个小小的报摊上,起码摆放着十种以上的报纸,各家报社都力图在南京这块市场上分一杯羹。在竞争白热化的“价格大战”阶段,南京人只花一元钱就可以买到5份不同的报纸,可见竞争激烈的程度之高。然而,价格固然是现阶段竞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硅码,但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报纸本身的质量和内容才是关键。 2000年11月28日,新华报业旗下的《每日桥  相似文献   

18.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南京:报业自律限制竞争? 南京地区部分报纸近日就调整零售价格达成协议:4开16版或对开8版报纸的最低零售价调整至3角,凡低于此价格的报纸一律调整到3角以上,其它报纸价格不变;同时,在报纸发行或零售中不得采取“买一赠一”等其它变相降价方式。据称,这份协议是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的主持下,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南京地区部分报纸经共同协商”下达成的。此间迹象显示,尽管协议已经达成,各方反应却不一致。有关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20.
竞争激烈的报业现状以江苏省会南京为焦点的江苏报业竞争,从来没有像去年那样引起报业老总们的强烈关注:1999年1月经济早报面世,声称一年内把发行量推到50万份;3月份有60多年历史的新华日报改成ABC版,上市零售,在新闻界掀起新一股浪潮;5月江苏供销社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